人生的意義 天帝教精神

人生的意義 天帝教精神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50期 » 人生的意義 天帝教精神

 1988-02-15 09:10

李樞機使者維生為蔣故總統經國先生的人生榜樣作見證

主席、各位貴賓、各位同奮:

  在籌備今天紀念會計畫時,初院負責的同奮和我溝通意見,決定了「人生的意義、天帝教精神」這個題目,當時沒有特別的意義,但是今天我站在此地,心中有無限的感激與懷念,我想以這一份感激與懷念,作為這個題目的中心。

為大我忍人不能忍

  十三日下午三時五十五分,我們最敬愛的總統經國先生,完成了他人生的路,留下了人生的榜樣,他的人生的道路卻是崎嶇的,在說明今天主題之前,我想為大家就我所了解的經國先生作一個見證。

  經國先生的人生可以有兩句話,「忍人所不能忍」與「做人所不能做」。

  他十三日走完人生前一段日子,根據他醫療小組所提供資料了解,從這個月三日起一直到十三日這一段期間,他一身都在疼痛,雖然長期以來大家知道他的神經末梢麻痺,事實上往往疼痛到夜裡輾轉反側,無法入睡,也拒絕打止痛針,第二天照常承擔起責任,面對多變的現實環境,忍痛辦公。

  我想,這是在生理上忍人所不能忍。在心理上,我們知道,經國先生繼承先總統蔣公遺志,面對多變的國際社會,國家社會的轉型期,為整個國家、民族的未來,更是要忍人所不能忍。

做人所不能做的事

  第二「做人所不能做的事」,凡是最危險的地方他去了,最艱難的事他承接了,過去我從事過新聞工作,所接觸了解的事實,向大家報告,在橫貫公路開闢之前,根本沒有路,是經國先生與工程人員一步一步勘查規劃的,在開發的過程,幾乎一有時間就親自前往,有的時候就留宿在工地,我曾經整理過他一篇稿子,題目是「投宿在一個沒有地名的地方」,就是在橫貫公路一個埡口,後來名為「日新崗」,當時做工的都是一批死刑犯,因此,有人向經國先生建議不能留宿下來,太危險了,他表示:「我不怕」,並且在晚上還和大家辦了營火會,講了「投宿在一個沒有地名的地方」,懇切的指出,人生的意義在那裡?如何對得起國家、社會、家庭,當時參加的人,大家被他的真誠感動的流下眼淚。

為國為民奉獻到底

  最令人難忘的是大陳撤退,我們隨海軍軍艦到達上、下大陳時,經國先生巳經停留了十二天,上、下大陳每一個角落,都被他走遍了,安定了大陳島的軍心、民心。大陳同胞拋棄了家園,追隨政府安全的撤退到台灣,那一個人不怕危險,那一個人不愛惜生命,而經國先生在最危險的時刻,到最危險的地方,突破了最危險的事,在金門發生炮戰的時候,經國先生也到了金門,這是做了平常人不能做的事,同時也為了國家、民族盡了他的力,徹底的犧牲奉獻,今天我們談「人生的意義」,經國先生給大家一個很大的啟示,應該充滿感恩的心,回想經國先生在復興基地做了什麼?當他從國防部長、行政院副院長、院長,一直到當選總統,這一段期間,中華民國在國際上遭到孤立,經濟上受到壓力,社會上發生動亂,他領導我們突破國際政治、經濟的困境,才有今天安定繁榮的社會,我們大家都應該有一份感恩的心,延伸擴散開來,成為社會安定的力量,大家看看十三日經國先生逝世之前,政治、社會的危機,在十三日之後,無論所謂的政黨對抗、經濟壓力,受了經國先生個人的感召,一時間都自動安定下來,可以說以個人的生命換取國家的安定,這是基督的精神,也是神的精神與象徵。

人生目標求真善美

  接著進一步談「人生的意義」,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願望,不同追求的目標,因此人生觀也不一樣,但是對於人生的意義,應該有一個共同追求的終極目標,就是求真、求善、求美,因此每一個社會儘管價值標準不一致,但是終極目標是一致的,因此在現代社會的研究,學術上提供了三個境界,在已知的部分,就是科學的境界,包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等;其次是未知的部分,就是哲學的境界,再上去是不可知的部分,屬於宗教的境界,拿科學、哲學、宗教來解答人生的問題,其中以宗教最重要,因為人生的問題,最後都可以歸結到不可知的層次,這是宗教的境界,而宗教貴信;科學、哲學貴疑,由疑生信,與宗教不同,宗教的境界貴信而不疑。

問心無愧才能入睡

  我是出生、成長在一個宗教家庭,小時候常隨祖母禮佛誦經,抗戰的時候成長在道教的中心─華山,常有人問我信什麼教,我回答說:信「睡教」,這一個回答有我的心路歷程,記得當年在華山口,有一座玉泉院,院前有一座石刻的陳搏睡相,每一次經過,看到這一個石刻相,感覺到睡的那麼安祥,那麼好,人如果能夠睡的那麼好,相信這個人一定是「問心無愧」,才可以安然入睡,根據這一個想法,我回答別人:我信「睡教」,做人做事問心無愧,可以平靜的睡覺,這一個答案,是與世界上各大宗教的答案是一致的。

探討生命從那裏來

  基督徒祈禱時,求神與我同在,神在那裡?是在我的心裡。

  佛教也說「心即佛,佛即是心」,都是心的問題,都是為了安心,如果偷了錢後拿去奉獻,會沒有罪嗎?相信即使神會赦罪,自己心裡的罪惡感也無法消除。

  因此任何宗教最重要在於「心」的問題,然後再向兩邊發展,解決人生的究竟,就是我從那裡來?往那裡去?向上追求,解決人與天的問題,人是在什麼位置?

  所以,宗教的問題,由「心」向外延伸,在解答生與死的問題,天和人的問題,我們在科學上(這是已知的部分),如果把人加以分析研究,可以按照成分,製造出一個假人,這是科學上可以做到的,但是缺少人的智慧,也就是缺少人的靈魂。科學可以製造出假人,但是沒有智慧、沒有靈魂,比方試管嬰兒,還是要在母體內形成,才會有生命,這是不可知的境界,宗教的境界。我們要探討人生的意義,首先要問生命從那裡來?這是非常的玄妙,科學的境界沒有得到解答,所以科學承認有「靈魂」,然後有了鬼、神,才有了人與天的問題,形成了宗教的人生觀與宇宙觀,這是所有宗教的共同點,基於這一個過程,於是乎我們可以發現人生的意義究竟在那裡,首先要問人從那裡來?往那裡去?

認識三個奮鬥階段

  根據各個宗教共通的說法,都認為從 上帝那裡來,將來回到 上帝的身邊,也可以說從神的地方來,回到神的地方,我們了解一個事實,一個人一生再如何努力,永久無法改變生死的事實,因此一個宗教就在提出勘破生死,如何進一步追求新生、永生的境界,也就是如何在生死那一剎那問心無愧的存在,這也是人生最重要的問題。

  天帝教的精神認為「聖凡平等」,神與人均為相同的基礎,天人大同,天與人沒有區別,認為人可以做得到神的地位,神是人的進化而成,所以在天帝教的教義對於神有三種見解。第一神論,神為暴君,舉凡地震、火山爆發、雷電都是神的意旨。第二神論,神為救贖主,是來救世人,好像基督在十字架上用血來贖世人的罪。第三神論,神是媒介,介乎自然與人之間,是一種人可以達到的境界,這個過程要通過三個階段:向自己奮鬥、向自然奮鬥、向天奮鬥。

有我、忘我、無我

  向自己奮鬥也可分三個步驟。第一是「有我」,首先在人事上肯定自我,先要有自己,要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希望自己成就什麼樣的人生,肯定自己才會對自己有期許,建立自己的人生價值觀,所以先要有我,然後擴充自己,肯定自己。到第二階段「忘我」,超出實存的境界,到了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境界。第三才進入「無我」,我們再來看經國先生的所作所為,早已把自己存亡與國家存亡結合在一起,完完全全犧牲自己,奉獻給國家,已經由有我,到了忘我,進一步提昇到無我的境界,所謂「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所以天帝教要求每一位教徒,先做好「人」,在修持功課中有一項人生守則─廿字真言,先選擇其中的兩個字,做為一生努力的方向,也是人生的起步,拿它來向自己奮鬥。

  通過向自己奮鬥,要向自然奮鬥,要努力與天地合德,希望體會了解整個宇宙是一個均衡體,人類追求的整體目標也是一個均衡的目標,無論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等都是為了求取一個均衡,比方經濟學在求財富的均衡,政治學在求權力的均衡,這是自然的法則,整個宇宙的真理,如果破壞了均衡,整個宇宙會毀滅,地球也不存在了,這其中包含了宇宙觀。所謂天人的關係,天帝教以為人來自於自然,也將回歸於自然,所以一切順其自然,也就是如何與天地合德的境界。

由凡入聖‧天人大同

  第三為向天奮鬥,希望人可以達到神的境界,在人與神共同的基礎,達成聖凡平等、天人大同的最終目標,聖本與凡平等,聖由凡而成,端看努力奮鬥如何,我們拿這一個境界來看經國先生,相信經國先生一定可以回到 上帝的身邊,因為經國先生已經通過了有我、忘我、無我的階段,而且通過了均衡的階段而與天地合德,而所謂「聖」與「神」者(指第三神論媒介之神)為口代天言、心代天意、手代天工、身代天行,也就是執行天意、天言、天工、天行之義,經國先生無論在政治、社會、經濟都領導我們邁向均衡,我們看到在經國先生逝世以後,台灣社會安定,政治權力移轉順利地依照憲法的程序辦理,這是人間的天國,他的努力使我們國家、社會朝著這一個方向走,就是「口代天言、心代天意、手代天工、身代天行」,的的確確做了聖的功夫,到達「聖凡平等、天人大同」的境界。

  今天以個人的親身體驗,一面為經國先生做一個證道,相信經國先生不僅已經回到 上帝的身邊,且將永遠地為台灣這塊復興基地的守護神。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