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尊天祥行小記
蔡光思 1990-02-25 09:40
首席之非凡精神氣勢,不斷表現在其英姿煥發之高雅氣質中,使吾等更覺首席之道行早已達忘年、忘我而臻於無我之境界──維法佛王
七十九年二月五日師尊前往東部教區巡視,並於二月五日夜宿花蓮縣初院。行程中亦已安排二月六日上午前往天祥一行。事因 師尊之慈悲及大智大慧、先知先覺,一心一意全力為弘揚 天帝真道暨救劫救世之外,從無逍遙台灣名勝之閒情逸趣,因此,有許多同奮內心就一直在思想追問:師尊、師母同行前往天祥是否具特殊意義?但是,真的,大家均不知道,還是順其自然吧!二月六日早上,我們在八點十分起程前往天祥,一路行經花蓮市區、新城、太魯閣、長春祠、布洛灣、燕子口、九曲洞、慈母橋、天祥。
其間,從太魯閣之牌樓開始即為國家公園,此國家公園是讓我們生活走進自然,讓垃圾遠離青山;更為子子孫孫留下美好樂土,為世世代代留下瑰麗明天。於是沿著立霧溪之峽谷,修築起那鬼斧神工蜿蜓上坡的環山橫貫公路,整段路程有百分之四十皆只能單線車行駛,而每段站均有絡繹不絕的遊客、遊車,以及青年反共救國團寒訓的徒步訓練隊伍行走其間,佇足於每段站觀賞其自然之風光。聽取山間的回聲以及山河的呼吸,連同自己真正拋棄世塵的凡俗走進了自然,共享清晰空氣,那只有身歷其境時才能自行領悟的境界。立霧溪哭泣著過去多少血淚留下的歷史見證,矗立的峭壁山岩記載著過去多少原住民的宗教、生存、風俗的痕跡,每一過站之名稱也敘述著每一站的艱辛故事;尤其是公路更是多少開路的血汗所付出的代價;從布洛灣、燕子口至九曲洞之間的岩洞、峭壁的垂直均讓人嘆為觀止,而其心之感受又如何呢?在前人的努力下,後人的享受裡,內心又如何來調適自己呢?這些等等,又有多少人來思考自己,進而行動自己於人類的福祉呢?
大約在九點半左右,大家抵達天祥,經歷彎曲道路,溪水的呼喚,鳥群的招呼,樹林的注目,微風的護送,落石的險象……等現象,我們在天祥徜徉於青山綠水、鳥語花香裡享受春天裡太陽的和煦,大家坐下來,或走動花園間或遠觀山頂雲霧的變幻,師尊仍與花蓮教院的教長們談著未來教務的展望及花蓮多年來奮鬥的成果;師母則環山四顧,似乎胸有成竹,類似祭起了花蓮原住民的累世業障,希望在帝教復興的寶島享受 天帝的鴻光,走出種族、山地平地、風俗習慣的臼殼,重建人類平等的尊嚴,治癒歷史的傷口臻於大同世界。
曾以台灣東部火山成岩的壯觀請示師母和大陸華山山勢之比較俾以了解一二,師母說這種山勢與大陸之險秀乃小巫見大巫,大陸山勢的險秀,實不是用語言所能了解,必須自己眼見為真,有時一塊巨石即成一世界,山勢高聳入雲深處,不知其高度何如,進而從中領悟不知「天高地厚」之意義,真是從內心裡一直憧憬著華山之險、黃山之秀,這些中華民族的國寶,當啟示世人更能發揮智慧,謙虛自己,為人類幸福來奮鬥!師尊仍然沒有說出此行的特殊意義,只是以忘年忘我之境,歡述家常及教務,悠遊之境,仍臻於無我之境,其氣勢很顯然地感受到天上人間不知有多少的無形神媒排班恭敬站立其間,因此,所感受的似乎沒有什麼,但有一股力量,雖然看不到,可是它依然存在;那是師尊天祥行無言的教課,自然的啟示,而其意義又何等深,對應走的路又何等的遠!
最後,我們沿著原路回程,立霧溪一樣呈現著原住民歷史生活的軌跡,以淅瀝之聲述說它奮鬥的心路歷程。連綿的山,微微下坡的公路,均在說明生存競爭、生命、自然、道路與真理之間掙扎,也似乎有太多的掙扎消失在挫折、生死、禁制、習慣、無奈之間,而這些種種也常在自然之現象裡剎那間啟示著生命的造化!儘管如此,又有多少人能從自我、自然、無為、天地間來徹悟宇宙生生不息、和諧精進的真理呢?且讓我們共同努力追隨師尊、師母的奮鬥腳步,以歷史經驗為借鏡徹悟自然無為的法則,全力佈施共同為自然奮鬥,為全人類的福祉而奮鬥,才能確實發揮人類與生俱來的潛在能量,做出具有價值的工作,而達到真正的人生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