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易經(下之一)

認識易經(下之一)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123期 » 認識易經(下之一)

高緒業  1994-04-25 12:15

  易經的道德是告訴我們一個正確的宇宙觀與人生觀,使我們有信心,有定見,樂觀積極,奮發有為,舉世雖在晦盲否塞之秋,我心自有光明正大之域,所謂興於憂患,有志竟成,即是此理。易之為書,廣大悉備,無所不包,而語其要歸,則為明天人合一之道。            張其昀

五行

  五行五行最初見於尚書洪範篇,為洪範九疇之首—「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把五行的五種作用,五種性質(味道)都說了。

  據陳立夫先生解釋,五行是宇宙中五種不同的基本行動:火為向上性,水為向下性,木為向四方伸展性,金為凝集結晶性,土為平而不傾性。陳怡魁先生更修改為五種作用:木(甲乙)是擴散作用,火(丙丁)是向上作用,土(戊己)是往來作用,金(庚辛)是內聚(收斂)作用,水(壬癸)是向下作用。南懷瑾先生則把五行認為是宇宙間的五種動能。

  戰國時代,陰陽家興又倡五行相生,相勝(剋)之說,就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如以木、火、土、金、水五行次序排,簡單的說是「比相生」「間相勝」。這五種動能,「相生相長」,「相剋相消」,「相制約,相調和」成為宇宙萬物「變動不居」的法則。

 ●五行相生相剋圖:(圖略)

 

天干與地支

  天干代表天的氣化,地支代表地的氣化。天干就是五行的法則,五行的生剋法則不夠用,發行了五行的雙重作用,天體在物理世界中又用了十個字的符號,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並編定圖案如下:

  再和五行的方位圖配合起來,就成: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水,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

  五行為什麼要一分為二,以東方木來說,甲木是代表生發的物理,乙木是代表成形的物質。

  天干有十個,是五行的兩極之道,亦即是五行的陰陽變化,而地干是六位數,是陰陽之道產生變化而成十二位。是地球本身,在太陽系統運作,與各個星球之間,互相產生干擾的關係,無形中有一個力量在支持著,十二個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地支是天文上黃道十二宮的代名,代表十二個月。所謂「宮」,就是部位。所謂「黃道」,就是太陽從東邊起來,向西方落下,所繞的一圈,名為黃道面。如我們晚上看天象,每一個星座,從東方出來,共有二十八星宿。這二十八星宿,在黃道面上,每個月的部位也都不同,於是依據這個現象,用十個字來表示。這就是地支。干支也人寫作「幹枝」的。

  我國古代以天干地支配合以紀時,尤其是紀年,以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依照次序輪流配合,滿六十個為成一週期,又從甲子開始,所以名六十花甲。現在可以知道最早的以干支紀年的時間是唐堯登位那一年。從西元前八四一年開始(周召共和元年)亦即庚申年開始,從此就一直沒有中斷過,這一年就成為我國最可信賴的正確紀年了。

  十二地支的生肖,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已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犬、亥豬。這一套生肖,據南懷瑾先生說是漢代從印度傳過來的。今年是甲戌年,所以也是犬年。今年出生的人都是肖犬。

漢宋易學名詞

  漢初說易皆主義理,切人事,不言陰陽術數,但後來的所謂易漢學,可說成為術數說之總匯,西漢易學,喜談災異,東漢易學,喜談卦變。而宋人易學,也可分為義理和術數兩派,後者又稱圖書之學。現在把有關漢宋兩代術數派幾個重要名目,略作介紹。

  術數 古人相信天與人可以相感,天道與人事也可以互相影響。所謂術數或數術,就是傳達其中的消息,以預測人事禍福的一些方法。漢書藝文志所說六種數術為:天文、曆譜、五行、蓍龜、雜占、形法。

卦氣—消息卦

  卦氣出於孟喜,以復、臨、泰、大壯、夬、乾、姤、遯、否、觀、剝、坤十二卦為消息卦。(息卦曰太陽、消卦曰太陰。)惠棟曰,卦氣之說,乾坤各六,主十二月,乾六爻為息,坤六爻為消,消息不協者,謂風雨寒溫不應卦也。

  其法以坎(水)震(木)離(火)兌(金)作為四正卦亦稱四監司。坎司冬,震司春,離司夏,兌司秋,每卦六爻,凡二十四爻,分主二十四節氣。其餘六十卦主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因此一卦值六日七分。

  十二卦又稱十二辟卦,其實就是乾坤十二爻畫,以卦值月。復卦一陽復生於下值十一月,臨卦二陽,值十二月,泰三陽值正月,大壯四陽值二月,夬五陽值三月,至乾六陽,值四月;反之姤一陰生於下值五月,遯二陰值六月,否三陰值七月,觀四陰值八月,剝五陰值九月,至坤六陰值十月。六日七分則是每月五卦(除四正卦),未濟蹇頤中孚復值十一月,屯謙睽升臨值十二月,小過蒙益漸泰值正月,需隨晉解大壯值二月,豫訟蠱革夬值三月,旅師比小蓄值四月,乾大有家人井咸姤值五月,鼎豐渙履遯值六月,恆節同人損否值七月,巽萃大蓄賁觀值八月,歸妹旡妄明夷困剝值九月,艮既濟噬嗑大過坤值十月。完全是用來占驗的,不是真正的曆學,不是科學,而是術數。

納甲與爻辰

  納甲 納甲是拿八卦和十干相配,舉甲字以包括十干,所以叫納甲。京房易傳說:「分天地乾坤之象,益之以甲乙壬癸;震巽之象配庚辛,坎離之象配戊己,艮兌之象配丙丁。八卦分陰陽,六位配五行,光明四通,佼易立節。」這是因為十干和八卦,數目不齊,所以讓乾坤配了雙分。

  爻辰 把易卦的陰陽六爻和十二時辰相配合,以推驗吉凶,叫爻辰。根據易緯「乾鑿度」,乾的初爻,以十一月子為貞,陽時六;坤的初爻以六月未為貞,陰時六。乾坤交錯而行,也叫納子。(卦納天干而爻納地支)

  納音 術數家以六十甲子分配五音(宮、商、角、徵、羽)十二律(黃鍾、太簇、姑洗、蕤賓、夷則、旡射、大呂、夾鍾、中呂、林鍾、南呂、應鍾)稱為納音。

  又有以六十四卦之爻,合乾坤分二十八宿之度數星象合卦爻之象來解釋易經的。

八宮卦、世應、游魂歸魂

  相傳八宮之序出於連山易,現為卜筮者所常用。京房易經有:「孔子易云,有四易:一世二世為地易,三世四世為人易,五世八純為天易,遊魂歸魂為鬼易。」乾震坎艮坤巽離兌八純卦各變為八卦(各變出七個卦,連本身為八),初爻變成之卦為一世卦,次爻變成之卦為二世卦,以至於五世,至上爻不變,復回變已變之四爻,謂之遊魂;更變遊魂卦之下體三爻,謂之歸魂。乾宮所生之卦,謂之乾宮卦,餘以類推,八卦所生凡六十四卦,謂之八宮。

 

  世 本 一世 二世 三世 四世 五世 遊魂 歸魂

 宮 

乾宮  乾  姤  遯  否  觀  剝  晉 大有

坎宮  坎  節  屯 既濟  革  豐 明夷  師

艮宮  艮  賁 大畜  損  睽  履 中孚  漸

震宮  震  豫  解  恆  升  井 大過  隨

巽宮  巽 小畜 家人  益 无妄 噬嗑  頤  蠱

離宮  離  旅  鼎 未濟  蒙  渙  訟 同人

坤宮  坤  復  臨  泰 大壯  夬  需  比

兌宮  兌  困  萃  咸  蹇  謙 小過 歸妹

 

  八宮首卦,取上爻為世,餘卦都以變爻為世,姤取初爻,遯取二爻,否則三爻為世:所謂世,表示主動之爻,中隔兩爻與世爻相對者為應爻,如初世則與四爻應,二世則五應,三世與上應。反之上世與三應,五世與二應,四世與初應,游魂同四世初爻為應爻,歸魂同三世宇上爻相應。(世應建立的用意,乃重卦之後,取代上下卦表徵之運用,世者乃代表主體,應者乃代表客體)

  升降 荀虞諸家率以升降解易。以陽在二者當升。居坤五為君,陰在五者當降,居乾二為臣。初但以二五言之,後並及于諸爻。而成于坎離二卦為既濟定正之說。

  飛伏 京房易之說謂之顯現與否,顯曰飛,不顯曰伏。飛伏世應多近術數,飛伏言卦之見否,朱子發云,凡卦之見者為飛,不見者為伏,飛方來也,伏,既往也。本為占術,與易義無涉。

  孟喜明卦氣,京房言納甲飛伏,鄭玄闡爻辰,虞翻推消息。

先天學與後天學

  先天學 先天易學是宋代邵雍利用八卦圖建立起來的一套哲學思想。照邵雍的說法,有文王的八卦,有伏羲的八卦。文王的八卦是後天學,伏羲的八卦是先天學。

 ●八卦方位圖

 ●現代地圖方位

 ●一歲十二月六陰六陽之象

 ●伏羲八卦方位圖

  說卦:說卦

  天(乾)地(坤)定位

  山(艮)澤(兌)通氣

  雷(震)風(巽)相薄

  水(坎)火(離)不相錯

  此中左半為「一二三四」,右半則接「八七六五」後半由坤數至巽,所謂「逆數是也」。

 ●文王八卦方位圖

  說卦:說卦

  帝出乎震 齊乎巽

  相見乎離 致役乎坤

  勞乎坎  成言乎艮

  說言乎兌 戰乎乾

 ●八卦正位圖即八卦天地定位圖

 ●五行及天干方位圖

河圖洛書

  繫辭曰:「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但唐以前,都沒有說這圖,突然在北宋之初,出現了這圖,講演頗盛,至清胡渭作易圖明辨,證明圖書出於依託,並非作易的根底,是演「數」的。不過,據黎凱旋先生言:「墨子的迎敵祠篇,大載禮的明堂篇,小載禮的月令篇等,都已用數字述明了這兩圖的方法。」晚近大陸更出土了四千多年前的玉質河圖縮小的模型,希臘也發現了三千二百年前陶盆河圖的記載。

 ●河圖

  河圖是用點來表示組成的結構,從一點到十點,形成一種圖形組合,一和六列在北方,二和七列在南方,三和八列在東方,四和九列在西方,五和十佈列在中央,奇數概用白點,偶數概用黑點,奇數代表陽,偶數代表陰。而每個方位所排列的數字,都是一奇一偶,表示陰陽相配。恰與繫辭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之數相符。天數(陽數)二十有五,地數(陰數)三十,天地之數,總和五十有五。分別內外,一、二、三、四、五,列在內是為生數(屬於陰,數之母),六、七、八、九、十列在外,是為成數(屬於陽)。相得而相合。

 ●洛書

  洛書一九相對而居南北,三七相對而居東南,二居西南八居東北而相對,四居西北六居東南而相對,五則獨居於中而不及於十,其數僅四十有五,以分佈於四正四維(隅)之八方。一、三、七、九佈於四正,即奇數居正;二、四、六、八佈於四維,即偶數居隅,五居中,交互四正四隅之奇偶。

  河圖數為五十五,洛書數為四十五,兩數雖不同,合之則成一百。如以一百之數,列成一正方圖形,由對角線中分,一得五十五,一得四十五。又以十個點排成三角形,如計其點數,則適為五十五,而計其冪(二點間的空)則適為四十五,由是觀之,河圖與洛書之數,合之為一體,分之則為二,如右圖:

  洛書之位,一居於北,與河圖相同,由北而東北而東,而東南,原是一二三四之位;由西北,而西而西南,而南原是六七八九之位,將二八兩數互易其位,就成了洛書之數了。

 

 ●河圖內外之數

   九

四     八

三  五  七

二  十  六

    

   一

 

 ●二八易位成洛書之數

   九

四     二

三  五  七

八     六

   一

 

  河圖變化十分奇異,亦有變體合十一之數的。見左圖下。

  而使人最感興趣被西方人士所盛讚的洛書魔方陣,歐美國家的算術課本中叫做「三三圖」,東方國家稱它叫做「九宮圖」,從九宮圖看出無論縱的橫的斜的拉成一線時,各成十五數。

  ┌─┬─┬─┐

  │4│9│2│

  ├─┼─┼─┤

  │3│5│7│

  ├─┼─┼─┤

  │8│1│6│

  └─┴─┴─┘

 

  洛書除三三方陣外,並有四四方陣(各圖每一縱橫斜行及中心對角四數之和都是三四)五五方陣(和都是六五)。七七方陣(和都是一七五)。

 ●河圖變體合十一數圖

邵雍的皇極經世

  邵雍另一重要著作是皇極經世。

  邵雍根據易經的數理,聯合六十四卦的系統,構造了天地變化的數理系統,以元會運世的方法,計算宇宙的年代。

  三十年為一「世」,十二世為一「運」,三十運為一「會」,十二會為一「元」。其計算方法,不過以「十二」及「三十」交替相乘。倘就年往下推,則一年分十二月,一月分三十日,一日分十二時,一時分三十分,一分再分十二秒(此與現代語所謂「分」「秒」不同),仍是十二與三十相乘。因此一元長達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一會長達一萬零八百年。他以唐堯時代為此會之三十運中第九世,西元二十世紀仍在此第七會中。皇極經世在邵雍的企圖裡,要包括宇宙的變化和人類歷史的演變,應該是一部宇宙大全。

  其子伯溫釋皇極經世之文曰:「至大之謂皇,至中之謂極,至正之謂經,至變之謂世,應變無方之謂道。」

  康節以四象為數之本。這四象為陰陽剛柔。天的產生由於動,地的產生由于靜,有動然後有天地,動的開端發生陽,動的終極發生陰,陰陽相合而成天。靜的開端發生剛,靜的終極發生柔,剛柔相合而成地。太陽為日,太陰為月,少陽為星,少陰為辰,「日月星辰而四者相交天道盡矣。」太柔為水,太剛為火,少柔為土,少剛為石,「水火土石四者交而地之道盡矣。」

 

 ●周敦頤的太極圖說:

 

      陰靜 水 金 坤道成女

無極而太極     土       萬物化生 周子太極圖

      陽動 火 木 乾道成男

 

  太極圖說明:

  圖分六層:

 1、最上曰無極,不可以圖見。

 2、次二曰太極,即由無而有也。

 3、次三曰陰陽和合,陰靜而陽動也。

 4、次四曰五行相生,金木水火土,各一其性也。

 5、次五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也。

 6、次六曰,萬物化生,即天地交泰而萬物通,二氣交感而萬物化生也。

 

  吳康先生就太極圖說申說其要旨:

  1、人身兼有形與神二元素,即由其身體與心靈二者之結合,秉有五性,五性實踐得其合理者為善,否則為惡。

  2、以仁義中正為道德最高標準,謂仁義得其中正之極則,即是最合理之軌範,所謂人極。靜中能辨一切是非然否,故必主靜,而後能立人極。

  3、理想人格為天地日月四時鬼神之形體功用相冥合之聖人。

  4、天之象為陰陽,地之性為柔剛,人之德為仁義。陽剛與仁為物之始,陰柔與義為物之終,天道、地道、人道一一相應,則三才之義立,而天人合一之哲學思想得以完成。

  濂溪的太極圖與道教有關,他是把道教用於專講條煉方術上面的太極圖予以新的解釋與新的意義,把它看做是解釋宇宙發生的根本原理。

  他的另一重要著作「通書」和「太極圖說」的思想,在人道方面,都以仁義中正為人極。宋明理學家常以主靜為修身的要道,乃因周濂溪首先倡主靜以立人極。而主靜的修練工夫,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誠」。他說:「元亨,誠之通;利貞,誠之復。」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