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親和舉行前的訪問足跡

家庭親和舉行前的訪問足跡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139期 » 家庭親和舉行前的訪問足跡

楊靜聲  1995-08-25 10:50

尋找那些閃亮的星星

  台中縣大里市天安堂第一場的家庭親和,終於在五月廿八日隆重登場了,此次活動代表堂務發展的新紀元。家庭親和除了聯絡同奮間的情感及為主人家帶來祥和之光外,藉此活動找尋那些曾經閃閃發光的奮鬥同奮及曾靈光一現的原人。

  在台灣省掌院、台中縣初院的指導下,天安堂謹慎的再跨出一步,雖不是創舉,但對一個新成立剛滿一週歲的新教堂而言,這步伐跨得戰戰兢兢。

  依照慣例,仍印製了家庭集會親和卡,只是更精緻些,代表更誠懇邀約之心,寄發到大屯區每位同奮手中,唯一不同的是,以主人家為圓心,鄰近同奮的親和卡不以郵寄,而由主人親自送達。

  為了不讓家庭親和只是同奮間的聚餐聊天而已,教務中心親和組做了一個「心」的引導方向,決定找回奮鬥伙伴及皈師後不見芳蹤的同奮。大屯區中大里、太平、霧峰、烏日四個鄉鎮舊有的同奮加上天安堂成立後,一百二十位皈師同奮,總共將近四百位,可是常在堂裡奮鬥的、或曾經出現的,只不過百來位而已,剩下四分之三的同奮那裡去了呢?令人深思、尋味了。

  整整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我才將手中特別留存下來數十張的邀請卡逐一送出。手持親和卡逐戶登門拜訪時,而對不可預知、素為謀面的同奮,內心是又期待又矛盾,尤其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九拐十八灣的找到住址時,發現人去樓空或查無此人時,心中的沮喪不可言喻,只有自言自語一番:「自找麻煩,又沒有人規定要這麼做。」然後大聲唱誦廿字眞言幾次,伸手摸摸發暈的額頭,心想也好,總算做了一次戶口普查。但拜訪到老同奮時,卻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一個午後,按址找到了敏法家中時,雖素昧平生,但當我開口時:請問您是敏法同奮嗎?她投以一個驚訝、高興、熱誠的眼光,雖正值午睡時刻,被按二次門鈴吵醒,惺忪的睡意一掃而光,不但不怪罪,還熱誠招待一番,並侃侃而談早年的奮鬥史呢!

  手持一疊同一住址的親和卡欲登門拜訪時,那錯綜複雜的巷道,找得眼花撩亂,好不容易在牆腳下找到巷弄的指標,正想大步邁進時,一隻兇猛的大黑狗,脫籠而出,對我張牙舞爪又吠又叫,突如其來的狀況,差點人仰馬翻,我只好站在原位不動以更大的分貝對牠說:「別叫,我是天帝教的同奮。」說也奇怪,牠居然不吠了,讓我從容的經過牠面前。

  「叮咚、叮咚」門鈴響,一位少婦應聲而出,站在門外盤問許久,黑暗中蚊子更老實不客氣的親吻我的美腿了,還是不得其門而入,直到我說:「我是天帝教的同奮時」,客廳中一老者出聲了:「是同奮就快請他進來坐!」仙佛護佑,久聞其名的維漢、賢星、光海、光地一家人,我這後生晚輩終於見到了久仰的天帝教奮鬥楷模家庭。這位幽默風趣慈祥的老前輩,如數家珍的告訴我,師尊在中部創教的往事,及許多珍貴的照片,其中有一張師尊頭戴斗笠、玉樹臨風的站立在埔里某一山頭(八十二年師尊第一次閉關的山中別館),更是難得一見的鏡頭。

  初皈同奮是親和小組急於尋找的原人之一,這些皈師數年或更久的同奮,何以音訊杳然,是引進人未將天帝教的精神與特質傳承,或只是將帝教當成一般的民俗信仰呢?或是教院的親和工作未臻圓滿,而讓這些引渡不易的原人,喪失信心,還是另有其他原因?

  當我逐一拜訪這些初皈同奮時,除暢談其個人入教因緣,並轉達教院各項活動,誠懇邀請他們參加,尤其是鄰近同奮的家庭親和。當然,從中也發現了不少當初是為了尋找某種顯化、感應,天帝教未能立即滿足其需求,而道心不再。面對這些只能檢討自己,反省自己,這是教院教化工作、親和工作做得不夠好,不夠完整。而那些曾是正宗靜坐班、高教班結業的同奮,不再繼續奮鬥,只嘆其錯失良機,未能感恩惜福,未能各領天命,各了天命,自食一切後果吧!

  最感人的是,一些久未露面的同奮,他們仍默默的、積極的在奮鬥,身未在院堂,心仍屬帝教,雖不參與教務工作,卻十分關心,一言一行均是同奮的楷模。在此願向他們說聲:同奮您是我的先進。

  願借家庭親和的機緣,尋找每顆閃亮的星星,宏揚 上帝的大道,完成時代的使命。更感謝所有參加這場家庭親和的同奮,由於您的光臨,使我家蓬篳生輝,也讓大家有信心的繼續這份永不停止的使命。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