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讀書心得報告入選優良作品專輯(二)

第一次讀書心得報告入選優良作品專輯(二)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141期 » 第一次讀書心得報告入選優良作品專輯(二)

 1995-10-25 12:25

高級教職班 天人交通班

如何煉心

高教班乾道第六名

台灣省掌院 劉緒門

  談煉心,須先了解什麼是心,不然如何知道為什麼要煉心。

  儒家陸九淵曰:「心即道」,佛教禪宗曰:「即心即佛,亦即自性」,道教全真大師馬丹陽曰:「但能澄心遣欲,便是神」,綜合上述我們知道修心即修道,明心即見性成佛,能使心清無欲便是神,由此可知各家各教均以心為修持之不二法門及原則,因為煉心有成者,亦即可證悟得道。

  師尊於昊天心法中亦說:「三教聖人都講心,道家主張清心寡欲,佛家主張明心見性,儒家主張正心誠意,可見三教聖人在修持上均講一個心字。」可見修持均是以煉心為不變的法則,所以道家強調煉心,而天帝教更提「煉心」兩字。在佛教之金剛經中有一段話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說:「如何降伏其心」。師尊更說:「心無所住,一切放下,放下一切,;心無所注,一切不想,不想一切。」也就是說:「降伏其心」,「煉心」,「明心」,「正心」,由這兩段話可知煉心之重要性,因而身為一個宗教徒更是應精進煉心之功夫,提升自己心靈之性。

  煉心須煉得空空洞洞,一無所有,必須從「一切放下,放下一切;一切不想,不想一切」著手,亦即將心中的妄想、雜念,全部一切放下,而且不能回想、追憶,最後心性自自然然會一無所有,而達到無心、無念。例如一個人在做任何事情時,能一切放下,放下一切,一切不想,不想一切,專心一致做事情,則此人就已接近此種境界。

  上述說起來很間單,但是如何能將此心,煉得一無所有,怎麼行呢?一、須做到能將「喜、怒、哀、樂」過即不留,無動於衷,亦即在日常生活中必須能在心理上,不受喜、怒、哀、樂之情緒直接影響。例如於平常生活中能視一切俗事很平淡,而不受其影響或激盪,造成情緒之起伏,而能保持平常心。二、修煉至「不動心」,而達「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即在為人處事時,不受外來環境所影響,而動其心。例如在社會上交際處事時,須視外來誘惑如浮雲,心存隨遇而安,即可不受其影響,而達不動心。

  上兩段話,雖然已較有脈絡可尋如何煉心,但總覺還不夠明確,今以天帝教同奮基本之四門功課來敘述如何煉心,詳述如下:

  一、誦皇誥(寶誥):誦唸皇誥時,必須心存謙卑心、懺悔心、感恩心,亦即誠心,才能將煩躁心、功利心、其他雜心洗除,才能唸得無念,唸得無心,一心不亂,使身、口、意合一,即能發揮皇誥三昧之妙用,亦即身、口、意三密結合,不即不離,融合於心爐之中,此時即天人合一,道我交感,我心即道心,無心即我心,此時即能達到煉心之成效,亦即能與宇宙主宰 玄穹高上帝及上聖高真親和,並受 上帝祥光之加持,淨化心靈,達成煉心之目的。

  二、力行人生守則:平時於行、住、坐、臥中,必須力行自己所選擇之兩個字,亦即以此兩個字來規戒我們日常生活中之行為,使我們能減少犯錯而使我們能正氣充足。例如你選定忍字,那麼在行、住、坐、臥中,你是否有達到忍字之規戒,有無對別人發脾氣,是否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能不怕艱苦,不怕別人毀謗;侮辱你,能如此,方可合乎忍字,如此以力行人生守則來磨煉我們的心,使這一顆心,更清明,更明亮,亦使我們正氣更提升。

  三、反省懺悔:修道煉心,如無反省懺悔,即無法達到洗心革面之效,亦即無法達到知錯改過,而師尊說:「打掃心上地」,即是反省懺悔之功課。此項功課是各大宗教,每日必須做的一件大事情,就是必須承擔自己的過錯後方能反省改過,不再犯錯,亦即須落實於行、住、坐、臥日常生活中,才能達到徹底的正念,止念,不再犯錯。

  一般說懺悔,均是以有相懺悔為主,但在日常生活中,以有相懺悔,時效上是不夠的,必須有無相懺悔來補其不足,亦即要達到完全止念,必須透過無相懺悔,起心動念,尚未付諸行動前,就必須即刻懺悔改過,如此,或能做到完全止念,使我們的陰氣不再累積增加,促使我們之浩然正氣更充足,使心靈更提升。

  四、填記奮鬥卡:為了砥礪自己使之持之以恆,故須以一項記錄以告誡自己,今日所奮鬥之項目有幾項,而少了那幾項在今日未奮鬥,藉以提醒自己明日須再努力,以勉勵自己,使自己日日精進不懈。

  雖然上述功課有四項,但每一項功課都互相關連且有交叉又互補之作用,不能偏廢任一項功課,上述之功課雖易,但必須「知行合一」及「持之以恆」,即知即行,一點一滴累積下來並日日不懈的在做,這樣功夫深了自己就成功,一開始即要求「心無所住,一切放下;心無所注,一切不想」確是困難,只要一門深入,最後自然做到「無心無念」,就可將這一顆心煉得一無所有,即可超凡入聖而登真。

高教班乾道第七名

桃園縣初院天鎮堂 喻緒熟

  「師語」靜參語絲中提到:各家修煉心法:儒家「正心誠意」,佛教「明心見性」,道家「煉心」,天帝教直修昊天虛無大道自然無為心法。而在第二期聖訓錄一0七條提到:靜參之法門各宗教門派各有見地,但須首重心靜啟悟,寂寂然而坐,心不外騖方為正途。佛教金剛經所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其之心必須經過一番修煉,即煉心,而煉心唯一方法乃不動心,磋磨其心性,心定於一,不使心魔作祟,心魔現種種魔相不為所動。是故萬法唯心,萬道唯心,心為人之主宰,亦為精、氣、神之主宰,煉精、氣、神均須自煉心開始。

  修道即以煉心為本,故人而充其愚昧之心則煉之使明;充其偏頗之心,則煉之使正;充其邪惡之心,則煉之使善;充其外馳之心,則煉之使收;充其浮動之心,則煉之使之靜;充其攀緣之心,則煉之使定;充其放誕之心,則煉之使一;充其癡迷之心,則煉之使悟;充其人欲之心,則煉之使聖。此煉字,全是入道工夫,全是治心正法!人人所同者此心,人人所不同者亦此心;以此心同故,聖凡平等,毫無差別,此在本心自同也。以本心同故,人人皆可為聖人,人人皆可為仙佛,聖凡無別,仙凡無別,佛與眾生亦無別。以此心不同故,聖凡有異,差別天壤,此在習心不同也;以習心不同故,人人皆可為聖人仙佛,而不能盡人皆能成聖人。本無別,先天也。終有別,後天也。明心者,明此先天之本心;煉心者,煉此後天之習心。

  人生之境界,在於人之自我創造,創造之目的,在其完成其人生,循一定之軌範,求得自我之正確鍛練,精進不已,自能達到人生修養之最高境界,雖然各家方法不一,然共同之目的,不外師尊於靜坐班曾提:「真實本分做人。」主張先盡人道,即教我們如何將「人」做好,除了勤修四門基本功課之外,就是將「人生守則」融於日常生活之中,言行思想,時時刻刻不離「廿字眞言」,人在動心起念之間,就會產生影響性靈和子和生理變化的微妙連鎖反應,進而趨使行善或做惡的衝動和行為,所以人心之正邪,繫乎善惡之念,所以身心之眞、善、美的顯現即是道的縮影,也就是「修道必先修身,身外無道,修道必先正心,道在人心」的道理。

  如何將凡心煉成道心,就是把充滿慾望的心煉得一無所有,以無心、無念、無性、無我為目的,能修到不動心,視榮華富貴如浮雲,酒色財氣如糞土,也就是做到一念不起,萬念俱寂。而人心不滅者,未看淡俗情,衣服恐其不華麗,飲食恐其不鮮美,聲名恐其不彰揚,才華恐其不顯露,銀錢貨物恐其不多,田園屋宇恐其不廣,一切不能看淡而有求福之心,時而有欲安之意,時而有貧苦之嘆,時而有奢侈之思,滿腔私欲,此其所謂人心,凡心也。不滅者,不能看淡世俗使之去也。凡人皆可成仙成佛,是有造之道器,可成之根基,卻因不能看淡世俗,而使道心不徹也。所謂道心者,淡有也,淡無也;淡美也,淡醜也;淡得也,淡失也;淡毀也,淡譽也;淡生也,淡死也,能看淡一切,便是道心。

  如何能看淡?其功夫如何下手?如何才煉得「空空洞洞」,「一無所有」?總括來說:首先要能從「一切放下,放下一切;一切不想,不想一切。」起步,將心裡的雜念、妄想一切放下而且不要回想、追想,最後心中自然會一無所有,而至「無心無念」。當自覺腦中有徘徊、猶豫或狂亂之思潮,這就是起了念,甚至是惡念、邪念。反省懺悔,認錯改過,即是要修正這些惡念、邪念所造成的錯誤,返回人生守則唯一的一條路。

  經過反省懺悔的心靈洗滌,再以誦唸「皇誥」培養謙卑心,懂得自己渺小,培養懺悔心,在 上帝面前認錯,哀求 上帝憐憫我們罪惡之身,也希望 上帝也赦免天下眾生的罪惡。培養感恩心,懷感恩之心面對 上帝,面對眾生,面對挫折,不要記恨,不要抱怨,不要偏執,有感恩心,就會寬容,容天容地,自自然然與天心相合。落實實踐精神,力行四門功課不輟,經由實證,貫通宇宙自然法則,終而能達天人合一之境界,所謂「一日修持一日光明,一日不修一日空廢。」相信成仙成佛之路不遠。

高教班乾道第八名

台北市掌院 吳光輔

  煉心應是性靈上的心,而非肉體之心,性靈上的心是無相的,既是如此,就無法以有形或有為的方法予以匡正,而需以先天靈覺配合靜觀的方法著手。

  「煉心」的「煉」字,是一種痛苦且受煎熬,磨鍊的心靈感受,常有比肉體知覺更甚之情形。

  我們學道之人知道心是先天靈性,是一種靈覺,也可以說是一種精神生命的本來面目。

  孟子曾說:「人性本善」,此性就是先天本性,它是最原始不受污染的,它是靈敏、光明的,只要常保此心必然能遠離塵污,也必能跳出三界輪迴。

  今站在天帝教同奮的立場觀煉心,那更有其非常的重要性,因為從最初階的向自己奮鬥上,從煉心方面好好的自我要求,即能表現出積極樂觀、淡薄名利,人道圓滿。

  第二階段是向自然奮鬥,這階段的煉心修養是促使同奮們能以愛己之心愛人,甚至愛眾生萬物,自然的資源將得以確保,自然的定律亦將永遠維繫。

  第三階段是向天奮鬥,吾人皆知,人的一言一行皆操之於「心」,若心思煩亂,那生活秩序也必將失其法度,無法遠慮,開闊心胸,更何況此階段的同奮是傳承本師世尊的昊天無為心法─急頓法門,此大法就是從御心、靜心、淨心下手,唯有將心的步調調整到一心不亂、放下外緣,也就只有內心光明、無所恚礙才可以參其奧秘,否則對玉皇心印妙經內容:「知者易悟,昧者難行」就無法體會其意義了。

  在三期末劫的應劫時代,各種天災人禍不斷,人心更是現實貪妄的。本教所負的救劫使命是曠世艱辛且沈重的,而面對這些不易又必須做的救劫工作,唯有先從同奮本身從根自救做起,這也是煉心的作為,下手的方法應從去我執、淡薄名利、清心寡慾等方向去自我要求,讓自己常保虛心、感恩心。個人認為能有以上表現自然正氣充足,如此必能不求正而自正,不化人而人自化,正氣充滿大空,劫運自然轉化減消。

高教班乾道第九名

雲林縣初院 柳緒吾

  自古以來修道者「車載斗量」,但何以成道者即是「鳳毛麟角」呢?其中因素諸多,而煉心功夫如何便是其中關鍵之一。

  人在紅塵中打滾,自然會受到周遭環境的影響,七情六慾在心中翻滾,無時無休,對修道產生極大阻礙。因此即使帝教同奮修的是「昊天自然無為心法」,仍要從煉心著手。那要如何煉心呢?

  一、懷抱謙虛之心:「滿招損,謙受益」,唯有虛心求教,謙和能容,才能承受委屈之氣、不滿之氣、傷人之氣,進一步正己化人。

  二、有容乃大無欲則剛:清心寡欲,無欲無求,忍辱負重,才能轉化外來的干擾,培養一般剛正不阿之氣,進而能容而成其大。

  三、去私心存天理:凡人之心往往受世俗外物所蔽,因此易以「自我」為中心。但同奮若能抱著「不見自我只見蒼生」,則自我凡心死、道心生,天理昭明。

  四、心無我住、放下一切:想要超凡入聖,須如師尊說的「心無所住,一切放下;心無所注,一切不想」,才能將一顆心煉得乾乾淨淨一無所有,最後自然做到「無人無念」,到了最高境界,凡夫一切的習氣、陰氣、濁氣就沒有了,一身純陽之氣,修道目的就自自然然達到了。

  以上諸法都是煉心的法門之一,看似簡單,但卻需點滴累積才能成功,因此唯有加上身體力行,煉心才有望。

高教班乾道第十名

台灣省掌院 金緒訊

  入夜了,一群人低頭皺眉,奮筆疾書,為的是寫一篇「如何煉心」的作文,叫我深深的懷疑,「煉心」是一生一世的事,怎是花個夜晚,抄抄書,堆砌數百個文字,爬滿一紙格子就能應付了事的呢?生命中到底該融入多少誠摯以待己、以對人、以面 上帝,還是輕輕鬆鬆得過且過的混完這一輩子呢?

  常在午夜夢迴憶起師尊清癯的臉龐深鎖的眉峰,那纏心糾葛揮之不去的是傷懷夾雜著幾許慚愧、愀心。

  煉心

  悔懺、口誦心銘,敢認錯肯改過,不是虛應故事;煉心,無執無私,為清流於濁世,豈是說說而已。

  醒省惺

  當心靈自懵懂中甦醒,心窗早已塵埃滿佈,習慣了不乾不淨的日子,只覺得陽光刺眼毫不溫煦。

  是種什麼樣的聲音,自心底深處串串響起,含雜著對人生歲月的追悔,夾帶著對過往雲煙的懷思,但聽得一聲澈天暴喝:「孽徒,還不醒來!」睜開晦澀的眸,祂那孤單的身影早已遠去,望著那不堪重擔的肩背,眼滲滲泛出了淚,不是畏恨,是悔悟的感恩。

高教班乾道第十一名

雲林縣初院 黃光仗

  如果常無欲,何必勤煉仙。煉得念念盡,仙中法雨津。

  無欲豈容易,煩惱難斷根。念日稍清靜,明日又不寧。

  諸法皆方便,不限那一門。只要時觀照,切實做反省。

  見得心中賊,隨即發悲心。悲己又悲人,自在行如雲。

  了然玄機處,速往解妄行。盡己至無欲,千古有真情。

  忠字是根本,恕字是道伸。兩德循序踐,不亮也繽紛。

  故知此中意,當重兩極尊。盡己窮無我,無我兩不分。

  無欲如鐘沈,無我似風昇。推及又及人,春秋永不爭。

  不爭心中欲,不爭他人珍。兩袖繞清風,逍遙迴一身。

  陰陽相濟濟,內聖外王成。如何來煉心,無欲且無人。

  一朝工夫盡,內外常純真。動中無人我,靜中有蒼生。

高教班坤道第六名

台灣省掌院 張靜近

  如何煉心這門畢生必修的課程,在師語及一至四期的聖訓錄中,有著師尊與先天大老們的諄諄教誨;亦散見於教內各書籍刊物,而於師尊手著之「宇宙應元妙法至寶」集其大成。我無法再提出任何更好的見解,只有從自己如何鞭策自己切實「煉心」切入主題。

  舉凡煉心、修心,不外乎由本教之五門基本功課著手,念茲在茲,持之以恆,矢志力行。於此,我只選擇由祈誦兩誥這門功課,談談我的心得:

  「得之於別人者多,出之於自己者少」,隨著年紀漸長,對於這句自小烙印心中的話終於明白。我們居於這個分工合作的社會,衣、食、住、行之基本生活需求,是無法「獨善其身,自給自足」的。

  未入帝教前,馬齒徒增的我,不知生活所為何來,所有行事的出發點皆是「為我」。而與小妹靜系,信仰交流之際,得知誦誥可化延救劫,那時興起一念,如果蒼生皆齊心口誦心惟,何劫不能救。入得帝教,始知人心難渡。因為自渡尚難,遑論渡人。

  得入帝門,真正是受師尊、師母的精神感召,我的生命有了意義。起初,自己期勉自己,透過虔誦兩誥,為天下蒼生盡一己棉薄之力,現在更明白,寧可今天多流一點汗,不願見將來血流成河、玉石俱焚的慘烈悲劇。

  皇誥、寶誥是 上帝賜給蒼生自救之僅有的兩件法寶。 上帝慈悲,蒼生甚幸,我們怎可不知感恩頒受而念茲在茲為創造宇宙繼起生命、增進人類全體生活而積極奮鬥。

  虔誦兩誥將是我永生的作業,勉勵帝教全體同奮皆能上體天心之仁,一心一意「不為自己打算,不求個人福報」虔誠誦誥,不僅蒼生有救贖的機會,自己的宿孽亦可因此誠念而消除,臭皮囊的陰電子減少,如果能夠再配合力行其餘四門功課,我想「煉心」自然水到渠成。

高教班坤道第七名

台灣省掌院 周靜艾

  「生活即修道」,這是我有一次打坐後得到之靈感,人在日常生活中所遇見大大小小的事皆是道,「道在人心」,就看我們自己如何去處理,如何去拿捏。一切形形色色的物體亦皆由心生,再加上人類之七情六慾作祟,故產生各種不同的心理變化及反應,若無經過正確之指導,此心很容易誤入歧途而不自知,或遭心魔擾亂,若不加以制止,此心魔必定日益壯大,最後受其控制永不得翻身也。是知人為什麼要修道,其實就是作「煉心」的功夫。人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而失去正確判斷能力,甚至迷失了方向,迷失了本性。為了能找回自己,就必須經過不斷地「反省懺悔」,就是「打掃心上地」的意思。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問題是人必須要能真正的面對自己,好好地檢討自己有那些缺點、弱點或不好的習性而加以改過,實非很容易的一件事。人都會照鏡子,當自己面對鏡中的自己時,有時候我會問:「這個人就是我嗎?我喜歡我自己嗎?我對自己感到滿意嗎?別人對我又是什麼看法呢?我受人歡迎嗎?」我發現人要是不懂得捫心自問,就永遠不知道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

  對我而言,反省懺悔確實給我很大的啟示。因為反省懺悔,使我認清了我自己,才發現自己有那麼多的缺點而不自知。當然在這過程當中我非常痛苦,甚至很不想去面對,所以找了一些理由安慰自己。但是人可以欺騙別人,卻欺騙不了自己,除非這個人真的無藥可救了。當我發現自己的缺點後,內心經過了一番掙扎,由於有了宗教信仰將自己的觀念導入正確的方向,於是乎就產生了慈悲心,當慈悲心產生後,我對於一切的人、事、物就有了不同的看法與感受,本來很可惡的變成了可愛的,本來沒愛心變成了有愛心,內心充滿了祥和之感,自己都感動的流下淚來,我相信人人皆有顆「赤子之心」,只是視其受污染之程度。在我的想法,我認為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人跟絕對的壞人,心皆有好的一面與壞的一面,人要變好或變壞完全看此人之意願。

  透過反省懺悔,我發現自己長大了,比較不那麼任性,處世待人比較圓融,對人對事較能以旁觀者立場面對之,當然認識了一些朋友。而每個朋友都是一面鏡子,面對這些鏡子使我感到戰戰兢兢,不敢怠慢。由此我發現人必須要經過不斷地反省懺悔才能變得比較有智慧,而且此懺悔心要保住相當不容易,因為人皆有「我執」與「偏見」,所以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就是這個意思。我相信廿字眞言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不過慚愧的是我所選擇的兩個字─節、儉都沒有做好,一犯再犯,真的是要好好地反省懺悔,否則等進了棺材就後悔莫及了。

  人生在世不過數十年歲月,實在沒有什麼好爭的。物質生活只會使人墮落,唯有追求精神生活才使人活得有意義、有價值,畢竟人是萬物之靈,怎可自貶身價呢?既然身為人就好好地做人,扮演好人類的角色,這樣世界才能和諧!

高教班坤道第八名

鐳力阿道場 廖敏樞

一、何謂煉心

  人生最難把握的就是自己的心,三教聖人均以「心」為修道的總綱。儒家講正心、誠意;佛教講明心見性;道家講煉心。我們天帝教當然也講「煉心」。所以修道即修心,修的心不是形體的心,而是修無形靈覺的心,是屬於無形的煉心的修養。因為人的慾望是永遠無法滿足的,修心就是把充滿慾望的心,煉得一無所有。中國有十六字心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便是說明煉心之堂奧。煉心就是把什麼都有的凡心(人心),煉到什麼都無的道心(天心)。

二、如何煉心

  (1)力行廿字眞言人生守則:以自己皈師時所認定的兩個字來規範我們的本心,使本心不受污染。

  (2)唸皇誥、寶誥:聲聲為蒼生,念念發慈悲,可以擴大心胸,消除私心、我見。誦誥最重要的是一心不亂,神不外馳。

  (3)反省懺悔:天天檢討做人做事有沒有違反自己的良心,如果有立刻認錯改過,天天有錯天天改,就在那一剎那,凡靈、原靈合而為一,發揮天地正氣。用廿字眞言來省照內心,拭擦心鏡污染,以先天靈氣改變後天濁氣。反省懺悔也煉心,是最重要的一門功課。

  (4)填記奮鬥卡:每日填記,日久成習,念茲在茲,時時自我惕勵及鞭策。

  (5)靜心修持:心無所住,一切放下,放下一切;心無所注,一切不想,不想一切。經常保持將睡未睡,似覺不覺身心放鬆的心理狀態。

三、結論

  現在的修道人應積極入世,用本心、初心去悟出常理,作內修自省外治行持之道,即待人接物之理。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道,在塵而不染塵,對功名富貴,酒色財氣看淡,心裡空洞無物;要每天做,時時做,順自然合理之原則,不急不緩,腳踏實地去體驗、去領會,以平常心做人做事,做到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帝教同奮更要做到見可欲而不動其心。

高教班坤道第九名

台南市初院 謝靜端

  煉心,為何要煉心?如何煉?煉心之後要做什麼?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因為做一件事要做得徹底,首先得要有動機,之後要有方法,最後則是要有目的。如此,有動力、有方法、有目標,循序漸進,終有一天能達到目的地。

  首先先談談為何要煉心?煉心從心理學小我而言,可稱之為改造自己,就是改變自己的習慣、觀念,從而發展健全的人格,開發自己的潛能,創造一個美滿快樂的人生,這也就是為何要煉心的原因。從宗教廣義而言,就是希望能悟透生命的本意,了脫生死,跳脫輪迴之苦,明白人生的價值,回到生命的本源。

  現在談談如何煉心?從心理學小我而言,煉心有三步驟:認識自己、接受自己、改變自己。為什麼要認識自己?每個人從小到大養成的觀念、習性等等,經過一、二十年的培養,早就已經深入我們的意識中,成為我們人格特徵的一部份,所以首先就要找出自己的習性、優點、缺點,窮其本源,找到最初的時刻、動機、事情,因而造成現在的你,等到差不多清楚自己的個性、人格特性後,再來就要全盤的接受自己,不管是優點或是缺點,都要用平實的心去看待它。否則,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缺點,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最後會變成自卑;但是,如果只看到自己的優點,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最後就變成自大,這都不是正常的現象,所以要全盤性的了解自己、接受自己現在的樣子,這時你會小看自己,之後再針對自己不好的,要改變的地方加以改變,如此,在改變的過程中,自然不會因自信心受到打擊而覺得痛苦不堪,反而會與日俱增自己的自尊自信,既不會好高騖遠,也不會逃避現實。雖說是三個步驟,卻是同時進行,這是從心理學小我而言。從宗教廣義大我而言,就是要把一顆心煉得空空洞洞,面對一切的酒、色、財、氣能不動心,將一顆凡心煉成道心,著手的方法就是五門功課,用皇誥來達無心,用反省懺悔來達潔心,用人生守則來節心,用靜坐來靜心,最後用填奮鬥卡來勵心。人因為很容易執著於小我之私,此時若能以皇誥來去私心,拓展心胸,日久必然能去私心,存天理,再者,如何明白自己之私心則是反省懺悔的功夫,而於初時,毫無頭緒,勢必需要一個準則來依循檢討,而最好依據就是人生守則,另外靜心的功夫也是不可偏廢,如何時時保持一顆清明寧靜的心,非得靠靜坐不可,如此才能時時反觀自我的變化,加以匡正,最後則是持續的功夫,而填寫奮鬥卡不僅可以培養恆心,更可以將一天所作所為回顧,如此,每天勤做五門功課,久而久之,必能達明心見性的境地。

  最後談談煉心之後要做什麼?這個問題就類似開悟之後要做什麼?其實就是我們現在做的─渡人弘教,我們天帝教和其它宗教不同的是我們且戰且學仙,而師尊更是開宗明義地告訴我們,要不為自己設想,不求個人福報,師尊把我們都當成是開悟的人了,我們要更加努力奮鬥才是。

  其實,從為何要煉心到煉心之後要做什麼,這其間是環環相扣、不可分離的,而其間最大動力是慈悲,最大的目的是渡人,宣揚 上帝的教化。

高教班坤道第十名

台南市初院 陳靜更

  隨著功利社會的來臨,人已漸離本心愈來愈遠。本心即是赤子之心,宗教談修心養性即是修赤子之心也。本心受到七情六慾的影響、沾染污穢,今日我們要修赤子之心,則要時時反省懺悔。在生活上亦有許多我們可煉心之處,例如:人際關係,因為有人的地方則有是非,人是群居的動物,人與人之間的磨擦更是難免,因此處處皆可煉心。

  誦誥亦是在煉心,如何唸到身、口、意合一,唸的無念無我,一心不亂,一心為天下蒼生祈禱,不為自己設想,不求個人福報,發這個慈悲心真心誠意的祈禱。首先,先去了解國家的危機,常看報章雜誌關心國家大事,才能秉持一顆愛國心、愛人類的胸襟去祈禱。反省懺悔更是煉心的不二法門,當自我反省時,看到自己內心許多的灰塵,心裡自感慚愧,仰愧於天,俯愧於地,心胸無法坦坦蕩蕩,無法面對自己的良心,心中則起種種責怪自己的聲音。因此如何做好煉心的第一步即是先發覺自己的缺點、錯誤,而且是要從內心深處去發掘,進而在生活上不斷的警惕自己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學習認錯改過。

  人與人間相處時,難免會有衝突,不能調和,意見有所出入之處,此刻正是訓練自己容忍心的最佳時機。人與人之間發生衝突時,我們常怪罪別人,將過錯歸於別人,錯誤的箭頭常指向別人。如果今日換個角度、方向,我們反觀自己,先反省自己,是否態度不當,應當先冷靜一下,因為衝突的發生常是缺乏冷靜,所以不要一下子就怪罪別人,這是我們常犯的錯誤,在此也可訓練自己忍的功夫,也借此提升心性方面的修養。所謂忠言逆耳,良藥苦口,每個人都喜歡聽好聽的話,真正對自己有幫助批評的話卻難以接受。所謂有容乃大,無欲則剛,學習大海容納百川之胸襟,放寬自己胸懷,接受別人對你的批評,學習虛心接受建言,訓練自己的包容心,此胸襟將使自己在人生受用無窮,也是踏出成功的第一步。

  師尊常告訴我們要心存「感恩、知足、惜福」之心,飲水要思源,不可忘本。要常想若沒有父母親,則無今日的你,若無師尊,則無今日新生命的產生,所以我們要常心存感恩,為教奉獻犧牲以報師恩。對於父母更應心存感恩,懂得感恩則知要孝順,若人人懂得孝順,則社會上就不會有子女弒父母之天倫悲劇的發生。了解知足常樂,就會去珍惜我們生命中的一切,對於食物、水、電任何資源就會更加珍惜,珍惜現在的一切,使明天會更好。

高教班坤道第十一名

彰化初院天祥堂 孫素靜

  中國幾千年來傳統的修煉最高原則是「性命雙修」,命功是從打坐工夫下手,而性功則是注重個人之修持及培功立德,修持法則就以「煉心」為重心。要如何將心煉得無心無念,不動心,恐非一蹴可成,需靠每天一點一滴慢慢的累積,持之以恆的去做,而且不需向外求道,從自身做起。

  個人到目前為止所體悟的煉心方法有下列幾項,也是現在努力學習的方向,分析如下:

  一、心存知足即能少欲:人如能常感知足,即能減少許多不必要的慾望及貪念,不貪名、不貪利。

  二、反省懺悔:生活中隨時隨地反省懺悔,培養正氣,可增加陽質,減少高傲之心,增加謙卑之心。遵行人生守則。

  三、借鏡:從日常生活之食、衣、住、行中,接納別人的缺點,將別人的缺失做為自己的借鏡,把別人當成一面鏡子。

  四、禁語:在現今的功利社會中,要不說話是不容易,而從禁語中不僅可以儲氣,還能減少說些無意義的話,真正靜下心來思考問題,用「心」體悟人生,用「心」生活,用「心」看世界,用「心」傾聽自己的聲音。

  五、學習「忍」:宗教生活是靠信徒自己發心發願,在宗教生活中如遭受辱罵而能夠「忍」下,這種忍比在社會中的忍要真,因社會中的忍是含有利益交換,而宗教生活中的忍是真正發自於內心,真正能修煉自己的心性修養。

  總之,修道先修身,身外無道,修道必修心,道在人心。可見修心不必外求,自身即道,所以我希望能從反省懺悔,放下身段,寬恕別人,知足常樂中,解除自身內在心結,以求達到放下一切,一切放下的進階,並經常懷著一顆學習的心,持之以恆,期盼能達到修道的最高境界。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