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世紀末亂象:宗教須善意對話並接受公開評議

化解世紀末亂象:宗教須善意對話並接受公開評議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169期 » 化解世紀末亂象:宗教須善意對話並接受公開評議

宗哲社祕書 盧靜子  1998-02-25 11:15

哈佛大學杜維明教授應邀從人文學、儒家觀點看宗教

  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宗教研究中心與本教輔翼組織中華民國宗教哲學研究社,為推展宗教學研究,元月六日於政治大學舉辦宗教特別講座。邀請美國哈佛大學中國歷史與哲學教授─杜維明先生,主講「從人文學看宗教研究」及「儒家人文精神的『宗教』涵義」。此次講座不僅學者踴躍參與,也吸引不少宗教界人士與會討論,而本教維生首席亦撥冗出席,各方對許多宗教議題均廣泛交換意見。

  杜教授歷任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院士、哈佛大學宗教研究委員會委員,目前致力於儒學研究已普獲國際漢學界推崇。其在美時期正逢宗教研究蓬勃開展年代,故藉此切身參與經驗提供國內宗教學界借鏡參考。

  杜教授首先提出在學術界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鼎足而立的人文學領域的內涵及研究方法。他指出涵攝文學、歷史、哲學等科門的人文學是最貼近人類自我反思、自我觀照的學問。其與研究對象間既參融又疏離的辨證關係更有別於中立客觀的自然科學方法,而表現出一種獨特的「體驗之知」,由此開展出研究對象的深層內涵。

  然而回顧歷史中的人文學發展,自十八世紀的啟蒙運動以來,人文學的合法性便不斷遭受做為學術價值判準的科學主義的挑戰。特別是探究生命終極意義領域的宗教學,更遲至近二、三十年才被認可納入人文學科範圍。以美國為例,「人文學委員會」在一九六三年方決議將「歷史和比較宗教」這個科別列入人文學科。而後哈佛大學順大勢所趨,於大學部成立宗教專業,並設立全球性研究視野的「宗教委員會」。秉著對宗教有同情的理解,再加上學有專攻的知識菁英所提供的豐富資源,宗教研究的面向而得能增益開展。杜教授強調:「雖然宗教研究與傳教間的曖昧模糊多少損傷了學術的客觀嚴格性,然而拒斥宗教研究卻絕對是學術界的失職。」尤其當此人類心靈迫切渴求宗教資糧,宗教亂象卻屢見不鮮的世紀末,對宗教進行各面向的反思批判是人文學界責無旁貸的任務。

  下午二時起,杜教授進一步論述儒家的人文精神。追溯中國知識分子近百年來的心靈困境,他指出,在西方啟蒙後形成的經濟、軍事強權的侵略衝擊下,中國知識界為救亡圖存而全盤揚棄了中華傳統文化中豐沛的人文精神,失之偏頗地獨尊僅為啟蒙思潮之一部分的唯物、實證主義,而造成知識分子至今仍難解的僵化科學意識型態。由此從傳統文化的時代斷裂中思索儒家的人文、宗教精神,便正是杜教授特別鑽研的論題。

 ●杜教授主講宗教特別講座吸引不少宗教界人士參與。/郝光聖攝。

  他說明儒家人文精神具有四個側面、三種連繫,其中以做為主體的「人」為核心,開展出個人與家國群體的互動交融,進而人與自然的和諧共榮,直至宗教層面上人心應天道的天人合一境界。簡言之,儒家人文精神所體現的就是推己及萬物的仁道社會。

  此種人文精神非但異於啟蒙理性未曾彰顯的自私爭奪的人類中心性格,甚至目前學界普遍認同藉儒家的厚實精神內涵正足以對治科技主宰下引發的工業社會弊病。杜教授提出幾項國際性會議共識為例。一九九三年於美召開的世界宗教會議中簽署的全球倫理基本原則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待人以仁。一九九五年草擬地球大憲章的環保會議中亦提出「人與天地萬物一體」的主張。另外,如錢穆、馮友蘭等窮其一生心力於中西思想研究的學界碩彥,於其晚年都不約而同地回歸儒家思想。由此可知,百年來屢遭考驗的儒家不但未被淘汰,反而與時俱進的建構出新的人文精神。

  最後杜教授描述理想的宗教討論情境。他認為,於今層環相扣的社會中,宗教非只是私人領域的體驗,尤其是個別宗派的組織、活動,均在在牽動著社會的公眾生活。是故各宗教必須接受公開透明的評議,宗教若秉持排斥外界的態度只會造成內部權威的腐化,甚至危害社會秩序。而在各宗教間,也惟有藉頻繁善意的對話而非單向的宣傳,來增進彼此認識而化解可能的誤解衝突,並藉此維持社會價值的多元化,以開發人類豐富的精神潛力。

  「人文學雖非量化的經濟資本,也不如科技演進的快速精確,但卻為人類社會的行進掌舵。」杜教授總結地表示。而儒家做為人文學貯蘊豐厚的礦藏,是否能充分發揮其資助人類心靈的效果,則端賴為其承繼者的中國人如何採掘耕耘了。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