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廿字真言(經)的體會與感應(七)從人工流產問題探討和諧之道

對廿字真言(經)的體會與感應(七)從人工流產問題探討和諧之道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183期 » 對廿字真言(經)的體會與感應(七)從人工流產問題探討和諧之道

洛杉磯掌院 梅緒媒  1999-05-01 11:35

大家談帝教

對某一種道德標準的絕對堅持,只會造成人與人的對立;唯有廿字真言,
可以從個人內在形成平衡與整合力量,進而帶動群體的和諧共融。

  像儒家與道教一樣,天帝教的道德教化以個人的自我要求及悟性為重點,而不重外在的、絕對的規範或律令。天帝教的廿字真言是同奮的人生守則;通過實踐與修持,我們希望把「守則」變為自己身上的素質,因為這些素質能使人生變得更美好。這二十種素質可以無限深化,每一種素質只要你往深處推究,不難發現它與另外十九種都相輔相成、互相通達。但像我們這樣有限、有缺陷的個人,心念無時不受因緣與物欲的驅動,要同時顧及這二十個守則真的很難,若要使二十個守則形成和諧的整體更難。因此我們才需要修「道」。當我們在單方面的價值之間尋求和諧的人生歸宿時,我們所踐履的道路就是道。

  對某一種道德價值的絕對肯定,確實是一種有力的姿態。早期的基督教徒肯定了每人的靈魂在 上帝的面前一樣重要,因此他們在羅馬時代敢於堅決反對奴隸制度和多妻制(用廿字真言來說,是奉行對人類永恆靈魂的「義」),這種堅持好像鐵樁一樣打入了異教徒的心中,不能不理。絕對的道德價值使早期的基督徒有道德勇氣,因而把該教傳遍整個羅馬帝國。(但以後美國南方的奴隸販以基督徒自居,甚至認為將黑奴賣到基督教國家有益于拯救其靈魂,這可以說明絕對價值可能會因人性而變相、扭曲。)

  一部分的基督徒曾經以「信仰」為絕對的價值。尤其佈道派基督徒認為只要你信 上帝,一定得救。天帝教的廿字真言也包括「信」。而「信」字有兩個解釋:一、要仰賴 上帝的真道;二、要作一個值得別人信靠的人、要講信用。但光靠一個「信」字不能消除面前那一大堆把我們往下拉扯的業障。信仰可以使我們振作起來,可以安頓我們的心靈,可以招來天帝的應化力量,但我們還是要向業障一步一步地作化除工作。這種消業工作需要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種種善行,也需要我們向神明發出慈心的哀求,以淨化人心、化除劫難。當今有兇猛逼人的行劫力量,已經充斥於我們的世界中,救劫的力量要與之抗衡,必須做堅韌的奮鬥。我們如果拿信仰作絕對的標準,人們可能認為只有「我們的團體」才具有救劫的不二法門。。如果「信」沒有得到「博」、「明」」、「公」的調解作用,也許會產生優越感。「信」從根本上需要藉其他價值的滋潤、調和才能完善,而這樣的調解不是幾條律令所能定出來的,只能在「道」中去尋。

單一律令不能評斷墮胎對錯

  像上面的問題一樣,人工流產的問題不能單憑一種規範或律令作出最後判斷。廿字真言裡的「慈」相當於聖經裡十條戒的「戒殺」。(「慈」的範圍比戒殺還廣,因為它包括對其他生命的關懷。「戒殺」意味著對人類生命的無限崇敬(reverence for human life)。反對墮台的人,多半以「戒殺」為道德根據。但是,對反對墮胎的人,我卻要問:反對墮胎者,多半身居富裕的發展國家,在世界經濟的不均等制度中,他們站在贏者的一邊。因為經濟制度的不平,貧窮國家的死亡率比富有國家的死亡率要高。。在貧窮國家有比較多的幼兒因缺糧或動亂而面對死亡。一個人如果正享受著不均等制度的「好處」,而不負起與窮人分享財富的責任,他等於是在擁護一個摧殘「另一群人」的制度。一個人如果擁護一個使「他國」或「他區」的人遭死的制度,這樣與殺人有絕對的區別嗎?當我們享受著空調超級市場的安樂,並沿著過分寬廣的街道駕駛私人汽車時,正是非洲的兒童普遍死於飢餓與寄生蟲之日。這個情形與殺人有絕對的區別嗎?

  有一些國家正面對著緊張的人口問題,如果將來因人口問題而爆發戰爭的話,世界的人都不需要大驚小怪,因為歷史已經為我們作過太多次見證:人口的壓力會為戰爭準備豐饒的條件。像中國大陸那樣的國家推行強硬的家庭計劃政策,可以說是充分負起了對世界人口問題的悲苦責任。其實推行這樣的政策,是預防將來爆發戰爭的措施。這是人家的「難言之隱」,如果對之採取道德高姿態,只能為自己贏得「說風涼話」的惡名。不可否認,家庭計劃政策的推行方式確實違反了很多人的「人權」,但不能否定這個政策的初衷,事實上,戰爭也是極度違反人權的事情。如果拿尊崇人類生命為道德標準,哪一種情形比較可怕?是犧牲幾萬條未完成的胎兒生命比較糟糕?還是因社會不好好照顧已經生下的人而陷入戰亂,故犧牲好幾萬個已經形成的生命較為殘忍?

  反對墮胎的人一定會堅持:當今這一代的人生命是絕對神聖的;而下一代的動亂或戰爭,與這一代人珍惜生命的抉擇沒有必然的關係(註一)。這一代人的手,因拒絕「犯」墮胎罪是乾淨的。其實,這一代的行為與下一代的遭遇有密切的關係。如果真的要發揮珍惜生命的價值,我們必須了解生命是如何被因果塑造的。我們對生命的絕對珍惜需要與其他的價值互相調和,我們要學習如何把不同的價值儘量編織在一起。

絕對標準只會抵消彼此力量

  沒有人知道在當今的因緣下,如何把二十個人生守則完美地編織在一起。。因此,「道」是一種歷程,我們只能從各自有限的自我、有限的利益出發。(如果我們突然抓住一種絕對標準,結果可能是把為自己打算的狹隘觀念堂而皇之地轉移到道德標準上去。)因此,天帝教的初皈同奮都要選廿字真言中的兩個字,作為反省的尺度。也許這兩個字對他具有特別的挑戰意義,或者他認為自己比較有能力奉行這兩個字。同時,我們以唸誦真言為日常功課,因此也經常把廿字真言當一個整體去觀想。通過我們的修持,我們開始了解每個守則的深層意涵,也開始了解到守則之間的關聯。難怪廿字真言的最後一個字是「和」;「和」是種種道德價值的登峰造極。

  其實,抱定不同道德標準的人出發點可能都是好的。比方說,也許某甲直接抱定「生命是神聖的」這樣的理念,因而認為人工流產是不道德的,他的觀點確實有可取之處。如果社會上的人普遍認為墮胎是小事,年輕人對性行為會產生隨便的態度,而隨便的性行為會導致風氣的敗壞,遲早會損及社區的安寧和穩定。如果年輕人認為墮胎是很嚴重的事,他們會約束自己,自我約束能促進他們的自覺,成為立志向上的轉機。因此,建立絕對尊崇胎兒的規範,對年輕人可以成為一種正面的教化。

  但是,有一個重要的條件,提倡尊崇生命的人,除了按這個標準要求別人、審判別人以外,能不能用其他行為體現生命的神聖?能不能要求自己,讓社會具有更好珍惜生命的條件。往墮胎者的臉上貼一個凶殺犯的標籤,,作為珍惜生命的「善舉」總嫌不夠圓滿。一個人如果要呼籲大家重視生命的神聖,就應該感到有很大的責任:如何愛護破落家庭的少女,如何輔導她們,讓她們看到肉體衝動以外的人生方向?還有被整個社會忽視的兒童,如何擔負其教養的問題?有的青年完全在絕望的奇特生活圏中長大;他們一而再地被週遭的暴力打倒。在貧民窟的小社會中,人們並沒有把生命當作寶貴的事。珍惜生命的人應該能看到,普遍墮胎的現象是這些問題的結果,而不是起因。高牆以內的少年和高牆以外的少年,其前景有太大的懸殊。後者所生的私生兒,很少能得到好的教養。珍惜生命的人,應該要求自己,努力去擺平上會上這種可怕的、甚至「助殺」的懸殊。

  在另一方面有一個人叫作某乙。他認為我們對人類的問題應該認清其癥結所在。在廿字真言裡頭,他也認定一個「慈」字,但他奉行「慈」的方式跟某甲不同。他承認社會上有得不到教養的孩子和不負責的家長。他擁護自由墮胎,因為他能清楚地看到:沒有要的孩子在社會中會釀成很大的問題。他想尋求「慈」與「明」互相運作的最佳方式,並且他覺得應該本著「恕」字尊敬別人的自由選擇。當他探討基本問題的時候,也許他進一步認為個人的「貪、嗔、癡」是社會苦難的根源。他發誓要自己悟道:一方面可以避免把自己的「無明」轉嫁給別人;另一方面可以為別人樹立一個悟道的模範。他覺得社會的問題太龐大,個人無法直接解決:只有在越來越多的個人提高悟性的情況下,才能造成一個新社會,要不然不負責的性行為仍會繼續氾濫下去。

  其實,「甲」和「乙」的觀念都有其片面性。他們都認為只要肯定一個高尚的道德原則,就證明了自己作得很對,但他們兩個都沒有擔負減少未婚孕婦的社會責任。他們抱定一個道德原則,但沒有通過自己的行動使這個原則能夠改善世人的生活。他們還需要學習如何把自己抱定的價值與其他的價值整合起來。

  「甲」和「乙」都應該可以改善別人的生活,因為他們都真誠地抱定了一種人的價值。甲和乙有可能同時都是在「道」上行走;他們將可能一齊到達一種兼容甲、乙兩種理想的和諧社會。很可惜的是,因為各自的片面性,他們可能無法真正實行各自的理念。他們在道中不能在一起行走,因為到最後他們以責難、「義憤」去抵消彼此的善良和精力。

人類倫理需要整合向道發展

  天帝教不以絕對價值為重點,而是以廿字真言作為奮鬥的方向。通過入世的精神修煉,我們檢討各種行為的後果,其目的在形成一種內在平衡和整合性,以此來調解自己、約束自己。即使設立外在的律令,也是要通過這樣的過程才能產生效果。我們也相信,通過正氣、通過熱準的提高,能引來宇宙的靈陽真氣,這樣可以把內心的修持提升到新的層次。

  在現代愈來愈複雜的社會中,大家都知道我們需要更多的專門知識以應付層出不窮的物質問題。但種種拼命發展的科技領域也遲早需要歸於一個整合知識的層次,以避免資源的濫用、能源的過度擴散。其實,道德問題也有類似之處。現實社會確實會產生一些奇怪的問題,有時候只能用「專門」的善行去對付。種種善行都要作,人的種種價值都要極力肯定;但大家如果只沿著片面的善舉走下去,很容易出現互相抵消的局面。因此人類的倫理問題也需要一種整合力量。現代人比前人更需要慕道、修道、樂道,雖然命運只安排一些近在身邊的善事(或蠢事)給我們作,但「道」可以漸漸引導我們,我們對整體的和諧有所貢獻。

  註一:他們認為一株生命的幼苗與成熟的人一樣具有完整的靈魂。但筆者認為:全能的神明也應該有能力為了沒人要的胎兒準備不完整的靈苗;當少女作手術的時候, 上帝可以把靈苗收回,避免使一個蠢蠢的少女因殺生而受德折磨。如果少女能回心轉意,決定不動手術, 上帝仍然可以使胎中的靈苗茁壯起來。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