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奮點點滴滴

同奮點點滴滴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189期 » 同奮點點滴滴

呂靜式‧吳靜輪‧宋靜貴  1999-11-01 11:55

北東教區   /呂靜式

攜手八年 共行奮鬥道
光仗靜描錫光祝福下證同心

 ■台北市掌院黃光仗與周靜描二位同奮,他們不但是大學哲學系前後期的同學,而且還是一對人人稱羨的才子佳人,兩人愛情長跑了八年,今年四月及六月時,又分別通過論文,雙雙獲得哲學碩士學位。而七月份第二期傳道、傳教使者的閉關,二人更義務參與課務組輔導員的工作,由於光仗出關後即要入伍當兵,因此在出關前結業典禮上,鐳力阿的同奮及學員們,精心策劃了一場溫馨感人的錫光祝福儀式,為他們及另一對緒妙、靜雯同奮獻上誠摯的祝禱。

  當天在全體學員哼唱「結婚進行曲」的歌聲中,維生首席賜與坤道水晶珠鍊,並將同奮們巧心製作的「同心環」,分別套在二對新人的手上,更將一串碩大的一0八顆古樸念珠圈住了新人的頸項,象徵「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永結同心之意。在同奮們歡呼鼓掌聲中,他們滿懷感激接受大家真心的祝福,連光仗的父親顯立(長青班)都忍不住喜極而泣,一場原本離情依依的結業典禮,轉變而在喜悅溫馨的氣氛中落幕。

立願結集更多青年才俊

  光仗自小即與宗教結緣,在唸高雄工專時,因緣際會而入帝教,在學校相當活躍的他,不但參與各種社團,學佛訪道,更創辦「明軒客棧」,結合有志同好,鑽研哲學、宗教與藝術,插入文大哲學系後,亦將社團北遷至文大,開辦靜心靜坐課程,希望結集更多有心探索宇宙大道的青年學子。

  也因為此一機緣,光仗認識了當時正為母親重病而遍尋醫療的靜描,於是多次幫她的母親作炁功,雖然後來依然回天乏術,卻也引渡了靜描入帝教。

  靜描深刻地記得當光仗帶她去北市掌院,上光殿時她聽到同奮正在唱誦「玉皇心印妙經」,剎那之間她的淚水不聽使喚地直落,心裡有種回家的強烈感覺。從此靜描全心投入奮鬥行列,一路從正宗靜坐、第六期高教班走來,她希望在修道之途能精益求精,而光仗亦給了她許多鼓勵與幫助。去年二人同時閉關,分別參與第一期傳道及傳教使者班的修煉,而光仗在閉關期間發表了一篇「靜參訣」的心得報告,有他個人融合哲理、宗教的獨到詮釋,令人印象深刻。

正大光明獲感應

  去年七月,二人呈報告請准留在鐳力阿完成碩士論文,這段期間,他們每天早上必到黃庭祈禱,下午當義工服務,其餘時間誦誥打坐及撰寫論文,規律的生活使他們的論文得以順利進展,而二人也一致表示無形給予了他們不少的靈感與加持,當同學們在紅塵中為畢業論文備感壓力,身心俱疲之際,他們卻能心無旁騖,悠然自在地完成,甚至許多煩瑣的準備手續也莫名其妙迎刃而解。這點點滴滴的感應,讓他們感恩而發願更加奮鬥以報天恩。

  光仗在入伍之前,曾發生一件有趣的小插曲。當他和靜描決定今年七月閉關義務當輔導員之時,他一度擔心自己早已超過役齡,可能有隨時被徵召之虞,於是請哥哥幫忙說項,希望能緩召,但是回應卻是「不太可能」四個字。靜描多次向師尊祈禱,希望能讓光仗參與閉關後再當兵,而光仗此時也想起師尊常言行事要「光明正大」之訓,於是他乾脆自己打電話到兵役課,表明自己要閉關,盼能緩召,沒想到電話那頭的小姐二話不說,說了聲「好」就解決了難題,這麼容易,反倒令光仗錯愕不已,也因此光仗得以順利留下,八月底出關後,直到九月初才接到徵召單,為國家盡義務當兵去了。

  問起二人的佳期,靜描嬌羞地說等光仗退伍,考上博士班後再談婚期,而她目前一方面準備明年博士考;一方面在北區「新境界」兼職,希望能藉著多辦活動,凝聚更多的青年才俊,共同參與奮鬥的行列,亦盼能培植更多探究帝教宇宙大道的人才。

入教十年 氣喘宿疾仍纏身
光璽放下小我 奮鬥如一日

 ■宜蘭縣初院陳光璽同奮,是早期的資深同奮。今年已屆七旬的他,自年輕時即受慢性氣喘病之苦,光璽說這病雖不至於要人命,卻也讓他苦不堪言,發病時全身無力,走路氣喘如牛,有時也會咳嗽個不停。雖然如此,退休後的他幾乎天天上教院,或誦誥打坐,或與同奮親和聊天,不論平日或龍華會期間,奮鬥不懈,始終如一。

  光璽不諱言表示,當初會入帝教學靜坐,是希望藉此改變體質,擺脫這擾人的宿疾,因此他更積極地參加第五期師資班,但是氣喘的毛病讓他咳嗽得厲害,身體又虛弱,好幾次幾乎要放棄中退,但是一股奮鬥的信念,讓他終於完成閉關的修煉。

  近十年的奮鬥,光璽表示他的宿疾依然如故,時好時壞,早年他心裡不免犯嘀咕,認為誦誥對自己的病體並無幫助。這幾年他慢慢有所覺悟,他感念與師尊的師徒之情,「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信念,讓他體悟到師尊強調「誦誥救劫」的急切,他這徒弟就該遵從師訓。也因此光璽放下了病體的牽絆,仍舊持續不斷誦誥,為的是實踐師尊諄諄告囑的「不為自己打算,不求個人福報」的信念。

  光璽說自己的宿疾雖然依舊纏身,但他的兩個女兒,很巧的第三胎都生了兒子,而且孝順的她們主動向光璽表明願意讓兒子從母姓,以延續陳家的香火,這件事讓光璽很感動,他深信,這就是無形對他的另一種眷顧。

  (以上為靜式撰寫)

個性堅毅 奉獻精神令人誇讚
孝願已了 靜讚七月回歸自然

 ■靜讚同奮是新竹初院一群奮鬥的銀髮族成員之一,於七月十三日因病過世,新竹初院少了一位奮鬥同奮的身影,令人不勝感懷!

  靜讚同奮最引以為傲的事是師尊賜予的道名,因她在短短的三、四個月內,便誦滿近四十萬聲皇誥,師尊大為高興,豎起大拇指說:「讚!讚!讚!」於是她便得了這個深以為榮的道名。由此小故事可知其個性之堅毅,也因此個性,她對新竹初院的奉獻是功不可沒。每當有聚會時,她總是一手掌廚,做出一道道美味可口的餐點,尤其是炒米粉及髮菜湯,最令人垂涎!更令人敬佩的是,她發願打掃光殿,不論其身體狀況如何,她都堅持要打掃,光殿裡的香及花,都是她所奉獻。而巡天節期間,晚上皆排班通宵誦誥。

  靜讚與帝教結緣,乃是其於七十八年生大病,命在旦夕,當時開導師光震同奮為其做炁功理療而病癒,於是便參加七十九年坤修第四期正宗靜坐班,接著又參加第四期高教班。在開課時她連樓梯都爬不上,卻能在結業時誦滿四十萬聲皇誥,其毅力令人折服!她的孝心亦感動上天而助其心願,她經常向殿主祈求能親手為其母親辦喪事,以免發生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劇,孝心感天,就在其母於去年以九十七多歲高壽離世後,靜讚於今年亦回歸自然!

  長江後浪推前浪,救劫之力亦應是前仆後繼,看到老一代同奮凋零,年輕的一代該有勇於承接的使命感,願靜讚同奮在天之靈,能像以往一樣照顧新竹初院的成長!

  靜讚!我們懷念您!

  (以上為靜貴撰寫)

畢生結晶 緒民發明環保煙囪
突破性防污效果 名揚海內外

 ■彰化縣初院蘇緒民同奮累積畢生智慧與經驗,於八月十二日假中華民國大氣保護協會,經濟部工業局第一會議室發表「兼具除塵脫硫脫硝功用的煙囪」發明,獲得與會者一致肯定。

價廉物美 取得多國專利

  此項防治污染的環保設備,由於可同時處理二氧化碳、氟化物、氯化物、鹽酸、硫化氫、戴奧辛、夫喃、汞、鎳等各種不同的有毒有機溶劑及廢氣,對降低地球溫室效應、預防臭氧層破洞、消除酸雨及光化霧有卓著的效果及貢獻;又可使工廠免去裝置不同污染防治設備的困擾,節省了設備投資及操作維修成本,普獲環保界認同,並已取得我國、日本、大陸、歐洲等十八國專利權,美國、韓國刻正申請中。由於跟國外引進動輒上億元的防污產品相較確實價廉物美,目前台塑集團之下的台化、福懋已率先採用;福懋公司的四十支煙囪全是採用緒民的產品,足證臺灣鄉土的發明才是符合業者所需要的。

  沒有人是天生的發明家,發明的動機也許是環境事物給與靈感觸動,要完成心願夢想卻要靠努力及恆心,緒民同奮的成功,對這句話是最鮮活的例證。

  早在民國四十一年,任職中縣烏日鄉中和紡織紗廠的鍋爐主任時,緒民注意到鍋爐大煙囪排放了大量黑煙及微細飛灰,這些含硫的煤炭廢氣物隨風飛竄,讓人眼睛又酸又痛,附近農田的水稻甚至只開花不結穗,緊臨廠區居民時常抱怨家中廚房、餐廳處處是煤灰;然而環保意識及法令未抬頭,加上國外設備體積龐大,費用又高,終究是不了了之。

  因為這機緣,緒民埋首鑽研各先進國家對廢氣、除塵設備所運用的靜電過濾或水洗裝置;直到六十五年九月,中部地區一連下了四個月的大雨,給了他很大的啟示,他發現煙囪的排煙量少了、灰塵也絕跡了,於是想出在煙囪裡製造人造雨的方法,經過半年實驗並報告環保衛生當局,在派員測試後,發現除塵效果百分之八十七,二氧化硫亦除去百分之八十五,這個突破性發明使他取得我國、美國、大陸、南非專利,七十年更榮獲中山技術發明獎。

  因為發明的經驗及興趣,緒民提早在七十一年退休,並成立「台典污染防治公司」,替廠商解決了不少空氣污染問題;而此次的發表成果是綜合過去經驗,以達到兼具多用途的經濟效益,也肯定長達二十三年在防污領域努力的成果。

恆心加毅力 誓達標的

  研究中有很多利用化學反應原理達成效果,高工學歷的他,利用長達四十多年不間斷的自修而擁有的英文及日文基礎作後盾,遍覽中外書籍,克服了這個難題;看過緒民專用字典的人,恐怕都要畢生難忘,兩本已經爛了,第三本也因翻閱次數太多而膨脹得嚇人。「苦讀」與「有恆」是發明家背後不為人知的事實。他的毅力加上「改善環境」的善心,也獲得工商界朋友的支持,常常義務支援、廣告,獲得不少友情當是他的另一收穫吧!

  提起接觸帝教的因緣,說是嫂嫂靜控「強拉」入教;其實,我們也常聽同奮開玩笑說:當初自己是「被騙」才進入帝教;有趣的是這些人,通常也是最快樂、修持心得最多的人。緒民就覺得皈入帝教,學習五門功課,受益匪淺:除了在發明領域中「開竅」不少外,更記起了小時候聽過的三十首日文兒歌;兄弟姐妹都訝異,已經四十幾年沒聽過他開口唱歌,如今他卻常常要把這些歌唱的喜樂和驕傲,分享給身邊的每一人呢!

  已屆從心所欲之年的緒民,早把生活、修行與學習結合在一起了,每晚他的催眠功課是以毛筆抄寫各項經典;另外,在彰化縣初院逢著坤道同奮都喊「漂亮小姐」的親切口吻,也令人印象深刻。他抱持的原因不外:見人說好話,對方就會往好的方向發展。

  鑑於筆者殷切的要求,發明大師有壓箱法寶要與大家分享:「依各人專長選擇人生目標,恆心加上毅力,不達目的不休息。」在他身上,我們看到許多現代人失落的美德,希望緒民的奮鬥精神能給大家一些正面積極的啟示;也祝福他洽談中的台塑六輕防污工程,一切順利。

  (以上為靜輪執筆)

百年震災維旦夫婦不幸罹難
一生好道 歸證時神色安詳

 ■南投縣初院廖光效同奮的雙親維旦夫婦,在這次九二一大地震中不幸遇難,他們位於草屯坪頂山上的土角厝,一夕之間盡毀,夫妻倆人攜手回歸自然;光效心中雖然萬般不捨,悲慟不已,不過想到雙親離開時只有剎那間的痛楚,身體雖有受創,但二人神色安詳,沒有恐懼驚慌,光效每念及此內心頓覺安慰。孝順的光效並在頭七之內,替尚非同奮的母親補辦皈師,盼望雙親能比翼雙飛,在另一個世界裡夫妻雙修。

  維旦同奮得年六十八載,光效說他的父親自幼即非常好學,國學基礎深厚,平日喜讀四書五經,並加以眉批。維旦亦寫得一手好字,每逢年節,家裡的春聯、門聯均出自他手,除此之外,他對國樂亦有相當的天份,不但無師自通拉二胡,還會自製笛子吹奏,平日在山上工作之餘,維旦多以閱讀或彈奏樂器自娛娛人。而從年輕即寫日記的他,更是四、五十年來不曾間斷,如此之向學,真可謂是「活到老,學到老」之最佳典範。

  維旦夫婦平日住在坪頂山上,因此無法時常至教院誦誥,但每當他下山至光效家中,一定會到教院誦誥並打坐後才回去,遇有法會更是勤於跑教院,對於帝教的經典書籍,維旦亦是熱心研讀,尤其是教訊雜誌,更是他每月必閱讀的修道資糧,因此他雖深居簡出,對全教的動態卻也瞭若指掌。

  偶爾光效忙於修車廠的工作,老婆靜秀忙著照料家務,當夫婦倆疏於誦誥時,維旦總會提醒及鼓勵他們要多打坐誦誥。提及維旦,媳婦靜秀滿懷欽佩及思念的說:「公公胸襟寬大,待人和善,他總是勸人為善,是一個修養甚佳的老人。」

  這次的劫難,讓光效天倫夢斷,喪親之慟刻骨銘心,但他表示同時也感受到了同奮們的關懷與熱誠相助,尤其是飾終典禮那天,彰化、台中、天極行宮、南投等地教院均有同奮前來上香及唸經,送維旦夫婦最後一程,使得典禮既隆重又莊嚴,這些點點滴滴的恩情,光效與靜秀銘感於心,他們願藉教訊一隅感謝所有關懷幫助他們的同奮們。

  (以上為靜式執筆)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