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誥聲援啟示錄 之一 無限深情意 盡護美麗家園

誦誥聲援啟示錄 之一 無限深情意 盡護美麗家園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191期 » 誦誥聲援啟示錄 之一 無限深情意 盡護美麗家園

攝影 黃光戒 撰文 林靜竅  2000-01-01 11:40

 ●不忍慘絕人寰的災厄再度發生,(右起)靜竅、靜換、光呼、緒資及光戒五位同奮,特展開為期八日的誦誥之旅。

  一路舟車顛簸,由南投山區的鐳力阿,經由南迴公路到達海岸彎延、水遠山遙的東部。當我們一行五人站立在台東縣初院之時,心中的感受實是難以言喻。遙望著初院外,波濤洶湧的湛藍海水,大夥胸臆中的思緒亦如潮水般起伏翻湧。面對己卯年行、清、平三劫齊降的大總清,詭變的風雲猶如滔天大浪,倏忽之間,騰湧而至。

與魔奮鬥 久持風濤

  而正如本師世尊所言:「我們這些生活在地上的渺小人物,有何力量和宇宙自然法則相抗衡?」「面對現實……試問,我們除掉祈求 上帝拯救天下蒼生,……消戾氣而啟祥和,……有誰能旋乾轉坤,施展妙法,挽救空前危機。……惟有『天人合力』共同創造奇跡。」因此,目前惟有兩誥—這救劫醫世之至寶方可挽此燃眉之急。

  是以,今日,愈是行劫魔氛高漲的險地,我們必站在該處,絕不退縮。是以,今日,處在這劫運蠢動,危險急迫的花東前線,我們愈是昂然奮發,「與魔奮鬥,久持風濤。」

  由於,地震風暴旋蟄旋動,由中部漫延南部,以至於東部。而在台灣蒙受百年大地震的天災肆虐之下,鐳力阿道場同奮親自體驗這驚人心魂的強烈地震之後,再也不忍更不願這樣慘絕人寰的災厄再度發生,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於是阿中數位同奮甚有共識的發起支援嘉義及東部教區的誦誥之行,並獲得翊教光傑樞機全力支持,於是規劃了嘉義一夜,以及支援東部三教院、三教堂,為期八日的誦誥之旅。雖然多位同奮有意參與花東支援,然而礙於繁忙的公務與為期不短的天數,而無法成行,最後得以全程參與的為光呼、光戒、緒資、靜換及我五人。

  十一月十一日,九時許,大家個別至黃庭向本師世尊祈禱畢,即趨車直抵台東縣初院,當晚,適逢初院前的夜市第一次開張,擁擠的人潮,熱鬧的氣氛,天空並施放煙火,燃放鞭炮,彷彿歡迎我們的到來。

精神昂揚 心志高亢

  在一連八日的誦誥行程中,大家時常驚喜的巧遇聲援的各路人馬,在台東遇到高雄、台南的同奮,在天震堂碰到台灣省掌院的同奮們,在天福堂與台北縣初院同奮會合,於花蓮縣初院則是大會師,最後到宜蘭縣初院、天溪堂則是與台北市掌院同奮攜手奮鬥,支援同奮的年齡層由六、七十歲的阿媽們,至十幾歲的小朋友均有之,有些教院的同奮駐紮當地數日,舉凡食、衣、住、行等民生必需樣樣自己來,把當地教院當成家一般,我們置身其中,感受那種自然愉悅與熟悉親切,幾乎懷疑自己是否位於東部?

  在這場風雲際會中,有心同奮紛紛投入參與。利用假日,背負行囊,隻身前來者有之,一家人開車全員出動者有之,開導師前導帶領有之,同奮們一同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趕赴盛會者有之,男女老少均為阻止這世紀末災難的肆虐而克盡心力。

  那種連誦十幾場皇誥,毫無倦意,昂揚的精神,高亢的心志,力挽狂瀾的奮鬥氣勢;那種駐紮十日,老阿媽們忘年忘我,精進不懈的持續奮鬥毅力,在皇誥寶誥交匯念誦的慷慨激越聲中,交織成人世間一幅幅美麗的畫面,沒有時空的阻隔,沒有地域的差距,有的只是一顆顆化延劫難的心,確保鄉土的情,是這樣真摯懇切的心與情,牽繫著彼此,在誦誥的瞬間,匯聚成為一道道正氣光束,以雷霆萬鈞的氣勢,沛然莫之能禦的浩然力量滌盡洶湧掩至的狂囂戾氣。

情志交融 難以言盡

  以人世間最美的心,護住花東這美麗的家園,這一站站的行走下來,腳底下踩踏的家園是如此的真實,每一個教院均以家人的心彼此擁抱。這樣的感受,與一般時刻在教院偶然相遇,單純的笑語寒暄是截然不同的。在此時此刻,此情此景,大夥情志交融,同心一氣的交心與感動,就不是任何言語所能道盡的了。

  緒資同奮感覺到在花蓮初院誦誥時,由全省各地、四面八方聚集而來的支援同奮,彷彿是抵抗魔氛的戰友、同袍,花東地區的同奮並非孤軍奮鬥,而是大家一起並肩作戰,心連著心,齊為災難而努力。是以皇誥愈誦愈起勁,忘記了疲倦,竟然從早到晚,一場接一場,一連誦了九場,毫無倦意!

  光戒則提及十一月十三日,行程安排當日前往天震堂與天福堂兩教堂各誦二千聲皇誥後,當天晚上十時許必需趕至花蓮,夜宿初院。然而待趕至天福堂時已五時許,適逢台北縣初院從早上到下午的最後一場誦誥,之後即是靜坐時間。然而,考量到我們趕赴初院的時間過晚,光筆開導師與台北縣初院同奮居然不顧鎮日誦誥的辛勞,改變了原訂計劃,硬是陪我們加誦了一場皇誥,並招待大家享用晚餐,雖然只是幾道簡便的家常菜,然而那份體恤、關愛與熱情招待,讓大家備感溫馨,一口口的飯菜也顯得十分的香甜可口。

  另外,在行程的最後一站宜蘭天溪堂亦是如此,原本下午欲誦念寶誥的台北掌院同奮們,為了不願延誤我們趕回阿中的時間,光富開導師決定兩院會合一起誦念皇誥,較合「經濟效益」,之後,還歡送我們返回阿中,如此盛情令人感動。

能為眾生祈禱 何處非吾土

  花東海岸沿路水碧山青景色幽,花光柳影風光媚,一邊是巉巖峭壁,水天一色,一邊是層巒聳翠上出重霄。

  面對這樣靈秀明瑟的山川景緻,我們何忍天災人禍的荼毒肆虐。畢竟天與人是一體的。在一站站的行程中,或單打獨鬥,或合力奮鬥,我們以最樸實純真的心來面對自然景色的山送水迎;在光殿上,我們以最赤誠專注的心來化解人類未來的劫難。宗教,自古以來即是為了承擔人類一切存在的苦難,在宗教的殿堂中,我們是情意相通的。雖然人由先天落入後天,便導至於「無限深情意,盡落有限中」,然而透過祈禱的真情發抒,生命的有限又立時轉化為無限的價值之路。我常常覺得「光殿」是同奮們心與心之間「最沒有距離的地方」。是以能夠彼此交會感應,成就宇宙人間最純真的美,進而更彰顯出人性的璀璨光華。

  在回程的途中,大家不禁思索著,花東地區所在各教院、教堂,多數座落得宜,景致幽美,想來,前期同奮在創建教院(堂)之際,必定是篳路藍縷,辛勤開拓,誠是創業維艱。然而,時至今日,行劫氣焰高漲,道考、魔考層出不窮,是以守成更是不易。如何增強東部教區的道氣,在公元二千年顯現出弘教渡人的新氣象,是大家關心深思的一個課題。

  而為期八日的誦誥之行,在教院同奮無微不至的照顧下與噓寒問暖的關心中,人人有種回到家的溫馨感受,心中不禁與東部各教院有種微妙的牽連,天帝教真的是一個救劫大家庭,在彼此的血脈中流淌著一份「救劫」的情愫,是以不論熟識與否,大家均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心氣交流,親切熟悉一如家人。此次誦誥之行真的是有著「宇宙為家」的感受,只要是為眾生祈福,人間何處非吾土!只要是為了化消劫難而努力,宇宙何處非吾家!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