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清虛妙境自然亭三副對聯的臆解(六)

對清虛妙境自然亭三副對聯的臆解(六)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192期 » 對清虛妙境自然亭三副對聯的臆解(六)

教訊雜誌社社長 高緒業  2000-02-01 11:20

坐忘心齋是虛極靜篤、心無所住的功夫,自在真如是靜坐修煉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對莊子坐忘、心齋已在上期詳加詮釋,本期則對自在、真如再作解釋。自在、真如思想,在佛教空門理論中,可說是獨有的、入世的、積極的思想。世尊獨取此二者,則其挽回世運、拯救人心之深意,躍然可見。深望同奮深加體念。

佛教僅有的入世積極思想

  佛教又稱空門,思想偏於出世、消極,在詮釋心無所住、萬念皆空時已作詳細的分析。在佛教思想中較積極而有入世思想觀念的,僅有自在與真如。尤其真如,同義名詞之繁多,在佛學中更絕無僅有,而「證得真如」的諭示,更如空谷足音,使人警悟佛教並非純然教世人出世。世尊以此作三幅對聯之結束,豈有偶然,此中三昧,值得體會。

自在

  學佛的目的,在求精神之自在,是掃去一切窐礙,獲得解脫的一種境界。佛家語,進退無礙,謂之自在。又指心完全脫離煩惱的繫縳,通達無礙。《法華經序品》「盡諸有結,心得自在。」唯識演秘四末曰:「施為無擁,名為自在。」在不同時空以內的自在無礙,就是覺行圓滿。所謂涅槃三德中,般若、法身、解脫就是自在。

  在印度數論派謂超自然力之瑜珈行為自在。瑜珈之最高神為自在神,其修持注重精神之統一,是以自在為解脫,原不始於佛教。

  大自在是謂絲毫無拘無束的真自在。《法華經》「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此處「大自在」是指有廣大力量無論何事皆可去做。

  如來所持之我德具八大自在,故稱佛曰自在人。《易行品》曰:「自度亦度我,我禮自在人。」所謂八大自在我—大般涅槃有常樂我淨之四德,其我德以自在為義。自在有八義,名曰八大自在我。一能示一身為多身,二示一塵身滿大千界,三大身輕舉遠到,四現無量類常居一土,五諸根互用,六得一切法如無法想,七說一偈義經無量劫,八身遍諸處猶如虛空。見《涅槃經》。

  因佛具有八大自在的真我,即能示一身為多身,示一塵身滿大千界,大身輕舉遠到、現無量類常居一土,諸根互用,得一切法如無法想,說一偈義經無量劫,身遍諸處猶如虛空。《法勝阿毘曇心論》:「世尊於一切法於一切種而得自在,故名最勝。」是自在唯佛能之。

  自在心,佛教指凡夫六十種妄心之第二十心,欲對治此心,可觀諸法係眾因緣和合而生,並無自在。大日經住心品:「云何自在心,謂思欲我一切如意。」又大乘義章:「能淨佛土,名色自在;善知心物,名心自在。」故有事障理障者,均不得自在。

  自在天亦稱大自在天(又名摩訶涅槃那),是佛教三十三天中色界十八天中之最高天,此天天王生有三目。又印度外道,以自在天之主神為大自在天,在色界之頂,為三千界之主,為世界之創造神。自在天是神的人格化,同一位神在不同教派中,可成為不同的自在天。大自在天名稱繁多,總數有千名,現世所知唯有六十,魯達羅即一名。

  佛教就哲學觀言,真是繁瑣哲學,對於「自在」,名目繁多,姑抄錄如下,藉作參考。

  【二種自在】一觀境自在,謂菩薩以正智慧照了真如之境及能通達一切之諸法圓融自在也。二作用自在,謂菩薩既以正智照了真如之境即能由體起用,現身說法,化諸眾生,圓融自在也。—《華嚴大疏》

  【四種自在】一得分別自在,住於菩薩第八不動地,即捨一切功用之行得無功用法,於一切法遠離一切分別之想而得自在也。二得剎土自在,菩薩住於不動地深心清淨,於諸剎土亦得清淨得出生自在也。三得智自在,菩薩住於第九善慧地,得無礙之智慧演說諸法,稱於理而得自在也。四得業自在,菩薩住於第十法雲地,於諸煩惱業縳悉能通達,更無障礙也。—《大乘莊嚴經論》

  【五種自在】一壽命自在,菩薩成就法身之慧命,了無生死壽夭,延萬劫而不長,促一念而不短,但為度脫有情,以諸方便隨機示現長短壽命之相,其心無所罣礙也。二生自在,菩薩為度脫有情,以大悲心隨類受生,饒益一切處,天宮非樂,地獄非苦,去住無礙也。三業自在,菩薩萬行具足,悲智雙運,或現神通,或說妙法,或入禪定,或修苦行,所作之行業,但為利他而縱任無礙也。四覺觀自在,麤心曰覺,細心曰觀。菩薩或修禪觀之行,或起利生之行,雖有思惟,然離諸散亂,隨願度生,平等無礙也。五眾具果報自在,菩薩因行深廣,果報殊勝,於一切所須之具,不假經營,自然周具,心無染礙也。—《大寶積經》

  【八種自在】如來之大我,有八種之自在。見前文八大自在我。

  【十種自在】一命自在,菩薩得長壽慧命,經無量阿僧祇劫住持世間,無有障礙也。二心自在,菩薩智慧方便,調伏自心,能入無量之大三昧,遊戲神通,而無障礙也。三資具自在,菩薩能以無量珍寶種種資具嚴飾一切世界,清淨無礙也。四業自在,菩薩能隨諸業,應時示現,受諸果報,無障無礙也。五受生自在,菩薩隨其心念能於諸世界中,示現受生,無障無礙也。六解自在,菩薩勝解成就,能示現種種色身,演說妙法無障無礙也。七願自在,菩薩隨願欲,於諸剎中應時出現,成等正覺,無障無礙也。八神力自在,菩薩神通廣大,威力難量,於世界中示現變化,無障無礙也。九法自在,菩薩得大辯才,於諸法中廣演說無邊法門,無障無礙也。十智自在,菩薩智慧具足,於一念中能現如來之十力無畏。成等正覺,無障無礙也。《華嚴經》又此十自在名為十明。以十自在之作用明了故也。故別譯之。《本業瓔珞經》中為十明。

  靜坐、坐禪是一種求得自在的方法,這是定、靜以後的安,是無可懷疑的,但一定要做到心無雜念、呼吸沈穩的地步,有人寫一對聯:「水流花開得大自在,風清月朗是上乘禪。」深獲個中意境。

自由、自在、自得

  人類自身所處的安靜恬適的心境或心地大致分為三個層次,即自由、自在、自得。自由偏向於意志,自在偏向於情感,自得偏向於理智。

  自由是依照自己的意思而行,不受拘束干涉,進退自如;自在是本心中安靜,無拘無束,可以適性隨意而行;自得,是自己得意、得樂之外,進一步心有所得,具有價值意義。

  自由以西方人倡導最力,也是現代法律名詞,是不受非法拘束干涉之謂。如人民在法律範圍內,有居住、言論、集會、結社、信教等自由。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自由陣營更倡導四大自由,於言論、出版自由之外,更有無虞匱乏之自由、無虞恐懼之自由。中國人在古籍直接用「自由」一詞的鮮見,但在注釋中以自由一詞解釋,就所在多有。詩詞更多,像柳宗元詩:春風無限瀟湘意,欲採蘋花不自由。白居易詩:始慚當此日,得作自由身。

  自在是內心安適,外貌平靜無拘無束的樣子。更常與自由連稱自由自在,極言無拘無束。如杜甫詩:呼兒自在掩柴門。又云:江流太自在,坐稱興悠哉!又如朱熹觀書有感詩之二: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八仙之一呂洞賓在江西廬山歸宗寺題詩稱:一日清閒自在身,六神和合報平安。丹田有寶休尋道,對境無心莫問釋。

  就中國人而言,最重視自得。如自得其樂—優游自得;自得其意—洋洋自得。更重要的是自得其道。《中庸》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注:自得所鄉不失其道。)《孟子》〈滕文公上〉:輔之翼之,使自得之。離婁下:君子深造之道,欲其自得之也。(注:欲使已得其原本,如性自有之也。)《莊子》〈大宗師〉:當而不自得也。《荀子》〈勸學〉: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呂氏春秋》〈謹聽〉:使自得之。孟子所言,謹把全文錄下:「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此段言論把自得的功用發揮無遺,並極言其功用之穩固深刻及其無盡藏之潛力。很有名的程顥的詩「偶成」:「閒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已是融儒道兩家於一爐了。

  道家思想最重自由,而莊子的逍遙遊,更作了充分的發揮。論語言孔子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這可說已達自由自在自得的極致。

  世尊對三個思想可說兼顧並重,當年在主持自立晚報時為了反對政府頒訂出版法,爭取新聞自由,已發揮了至高無上的道德勇氣;在清虛妙境一切起居生活完全表現了自由自在;而修道講學,最重自得,不論靜坐班、高教班都要同奮寫心得報告,也是要求同奮能夠自得。

  但佛教思想是不講自由,也不講自得的。

  自由意志在西方思想與哲學界中,佔有很重要地位。但是根據緣起法,這問題在佛教中是不存在的,也是不能生起的。既然整個的存在是相對的,有條件的(因緣和合的),互為依存的,我們何能單獨自由?意志和其他思想一樣是緣生的。

  自由意志的涵義是一個與任何條件及因果效應無關的意志。但是在佛教看來,整個生存界都是有條件的(緣成的)、相對的,而受因果律支配的。在這裡面如何可能產生一個意志或任何一樣事物與條件及因果無關?此處所謂自由意志的觀念,基本上仍與 上帝、靈魂、正義、獎懲等觀念相連結。不但所謂自由意志並不自由,甚至自由意志這觀念都不是無條件的。

  佛教是空門,只談「無所有」,亦即「無所得」。無所得、體無相之真理,心中無所執著,無所分別,是曰無所得,亦即空慧,無分別智也。《涅槃經》:無所得者,則名為慧;有所得得者,名為無明。《大智度論》諸法實相中,決定相不可得,名無所得。疏:有所得心者,取相之心也。無所得心者,無分別智也。《金剛經》說:「實無有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心經》中於「是故空中無色」起,一連說了十一個「無」,而用「以無所得故」作結。經說:「一切法無得,是名為如來。」熊十力釋名相通釋撰大意謂:「心無所得,而真理昭然現前。」自註云:「此心纔有所得,便是著境相,即與真理相違。」

  玄奘三藏法師臨命終時口誦:「色蘊不可得,受想行識亦不可得;眼識界不可得,乃至意識界亦不可得;無明不可得,乃至老死亦不可得;乃至菩提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

  因此不管現代佛教如何強調入世精神,走向「人間佛教」,但基本上佛教精神是出世的、消極的。

  但唯一例外是所謂「證真如」,證得真如,卻在求得,說詳下釋真如一文。

觀自在—觀世音菩薩

  「觀自在」三個字若相連看則是指觀自在菩薩,亦即觀世音,簡稱觀音(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諱而去世字)、光世音,千眼大悲經更稱謂觀世音自在菩薩。

  據佛教所說觀自在與大勢至兩菩薩並為阿彌陀佛兩大弟子。早已成佛,名正法明如來,自願降為菩薩,救世人苦難。《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有:「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遊於娑婆世界。世間都稱觀音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所謂慈悲,願給一切眾生安樂叫慈(給眾人樂),願拔一切眾生痛苦叫悲(拔眾生苦)。觀世音原是男相,《華嚴經》說:「勇猛丈夫觀自在。」女相始於南北朝,盛於唐以後。觀音有六觀音、七觀音、三十三觀音(稱三十三身),世人常稱之觀音是指六觀音中的聖觀音。目前一般供奉的有白衣大士—代表祂的大慈大悲法相,還有千手千眼觀音—代表祂的大力法相。道家寫了一本《觀音濟度本願真經》,說祂的父親是妙莊王,生有三女:妙元、妙音、妙善,妙善公主就是觀音,分別定出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日為觀音的生日、出家日、成道日,此僅只在中國如此,一般信徒當天去吃素叫觀音齋。

  在我國佛教四大菩薩有四大道場:浙江普陀山的觀音道場、山西五台山的文殊道場、四川峨嵋山的普賢道場、安徽九華山的地藏道場。普陀山觀音寺很多,有潮音寺,寺中有一對聯,上聯是「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下聯是「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計有五種讀法,各有不同意義。因朝與長各有多種讀音與多種意義。如朝—(一)讀ㄓㄠ,早晨、日、天。(二)讀ㄔㄠˊ—有向、朝見、拜神(朝聖或朝山進香)君主辦事的宮殿(朝廷、上朝)、朝代。長(一)讀ㄔㄤˊ—有兩端的距離,「短」的反面,久遠,慢慢的、仔細的,專精,優點,文言同「常」,文言同大。(二)讀ㄓㄤˇ,年紀大、輩分高,排行最大,年齡比別人大,主管人、領導人,發育、滋生,生成,增加、擴大,(文言)進展。(三)ㄓㄤˋ,文言,多餘的。更應注意朝朝同每天,長長有時亦通常常。讀者可以循此意義試作解釋,恕筆者賣個關子,暫不說明。

  觀自在有時也是指一種境界。如法藏之《心經略疏》曰:「於事理無礙之境,達觀自在,故立此名。又機往救,自在無關,故以為名。前釋就智,後釋就悲。」是言觀一切法根本自在的意思。永嘉大師《證道歌》:「不見一法即如來,方得名為觀自在。」

真如

  佛法只是破除妄情偏執,所以佛的說法,惟說「真如」。真如的意義,就是真真實實,平等一如。所謂法如是,說亦如是。體則如其體,用則如其用。若有妄情,便非真實;若有偏執,便非一如。佛是個覺者,把全宇宙照得明明白白的,洞見了本來面目,也就是洞見了諸法實相。

  以上是李圓淨居士講述《佛法導論》緒論中一段話。「真如」就是「諸法實相」,研究佛法當然要了解諸法實相,但是與真如同義異名的名詞太多,真如在各種佛經中的解釋也不盡相同,要解釋清楚,不很簡單。

真如的意義

  真如,梵文(Tathata或Bhutathata)的意譯,亦譯「如」「如如」,早期佛經中譯為「本無」。原來在印度的本意是「如斯」。佛教家言意為事物的真實狀況,真實性質,永恆常在的實體、實性。是指遍佈於宇宙中真實的本體,為一切萬有之根源,亦即大乘佛教所說的「萬有之本體」。也可說是超越現象之心的本體,不生不滅的真心。

  簡明的解釋:真是真實不虛,如是如常不變,合真實與如常二義謂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是法界相性真實如此之本來面目,恆常如此,不變不異,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即無為法。《成唯識論》:「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異。謂此真實於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此性即是唯識實性。」又云:「勿謂虛幻,故說為實。理非妄倒,故名真如。不同餘宗,離色心等,有實常法,名曰真如。」《唯識述記》:「真以簡妄,如以別倒。初簡所執,後簡依他。或真以簡有漏非虛妄故,如以簡無漏非有為故。真是實義,如是常義,故名真如。」《探玄記》:「不壞曰真,無異曰如。前則非四相所遷,後則體無差別,此約始教。又不變曰真,順緣稱如。由前義故,與有為法非一。由後義故,與有為法非異。二義同為一法,名曰真如。」《起信論》:「一切諸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是把先天具有佛教全部功德而又永恆不變的「真心」當作真如。

真如的同義詞有十八個

  真如是一切眾生的自性清靜性,亦稱佛性、法身、如來藏、實相、法界、法性、圓成實性等,名目繁多,通常以真如佛性、真如實相聯稱最多,但以如來藏含義最為深廣,為方便同奮有一概念的認知,謹一一簡釋如下:

  (一)無為(非生滅的無為法)。

  (二)空性—真空(不見空與不空而超越空有之妙空)。

  (三)妙有—即空之有(非有而有之妙有)。

  (四)本來面目(本來的狀態)。

  佛教指人本有的心性,自己的本分,亦即自己的自性,離開了一切煩惱和染污,就是自己的本來面目。禪宗公案最喜用此語,又稱本地風光。

  以上各項含意比較廣泛,有時別有所指,但有時亦指為真如。

  (五)如—不變易的意思。

  諸法的法性極難以語言文字來形容,故借如字來代表。法性即實相,實相即如,因其不二、不異、不變、不動,萬法的真面目,都同一相,故名為如。《維摩經菩薩品》「如者不二不異」。

  (六)實相—如實相(諸現象裡面的真相或不虛妄性、不變異性)。

  指萬有本體而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惟此獨實,不變不壞,故名實相。係就此真實常住為萬法之實而言。

  (七)真如—一如—此理真實,故名真如,其理為一,故名一如。(金剛經稱真如性)

  如為理之異名,諸法之理性相同謂之如,雖各差別,而理體則平等故也。佛云是諸法如,諸如來如,皆是一如,無二無別。

  (八)如如—指不動寂默平等不二,不起顛倒的分別自性境界。

  法性之理體不二平等,故云如。彼此之諸法皆如,故云如如。是正智(理智)所證得之理體(真知)。

  (九)法界—一真法界(諸法所依)。

  真如的理性是諸法所依之性,諸法皆同一性,故名法界。

  (十)法性(諸法體性)—法性一如(真如為十法界之共依,謂之法性)。

  這種諸法的本性,在有情方面叫做佛性,在無情方面,即稱法性。真如為萬法之體,在染在淨,在有情數在非情數,其性不改不變,故稱法性。

  (十一)圓成實性(由依他起性而不徧計執性,謂之圓成實性)。

  唯識宗把宇宙萬法分為三種性質,即徧計所執性(相無自性)、依他起自性(生無自性)、圓成實性(勝義無自性)。諸法的本體,名為法性,亦叫真如,湛然常住,遍滿十方,具有圓滿成就真實之心,名圓成實性。《唯識論》:「二空所顯圓滿成就實性,名圓名實。」

  (十二)自性—法無我性(一切現象的本體或一切心相的性體)。

  諸法各有其不生不滅、不變不異之性,叫做自性。

  (十三)佛性(如來藏專與佛果一切性淨功德為體,謂之佛性)。

  佛者,覺悟之義;性者,不改之義。一切眾生皆有不變不改的覺悟性,名為佛性。《涅槃經》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異。」

  (十四)如來藏(約在纏眾生方面,從真如德相上說,即淨分阿賴耶)。

  真如在煩惱中,攝藏如來一切果地上的功德,名如來藏;若出了煩惱,即名法身。又如來藏心,真如性的別名,即人人本來具足的真實性。如來藏緣起與真如緣起同。

  (十五)自性清淨心—常住真心或真如覺性。

  吾人本具的心,自性清淨,離一切的妄染。亦即吾人的菩提心。(「自性清淨,客塵煩惱」心性本然清淨,但為客塵煩惱所雜染)

  (十六)法身(約出纏圓明方面,從真如本體上說)

  法身是佛三身之一,亦稱法界身。三身是:法身—永恆的真理,連貫過去現在未來的佛陀。報身—完成佛果之身。化身—佛陀能變化各種形體到世上來拯救眾生。

  (十七)法位—諸位安住之位。(真如的別名)。

  (十八)理體(實體)—本體—諸法正體(皆指真理)

  上述各種術語中,最重要的是法性、真如、實相三詞:

  就其萬法體性之義言之則為法性;就其體真實常住之義言之,則為真如;就其真實常住為萬法實相之義言之,則為實相。   (待續)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