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清虛妙境自然亭三副對聯的臆解(七)

對清虛妙境自然亭三副對聯的臆解(七)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195期 » 對清虛妙境自然亭三副對聯的臆解(七)

教訊雜誌社社長 高緒業  2000-05-01 10:50

以「心齋」「坐忘」去除物慾,以直達「自在」、「真如」的境地,是世尊親身的體證。佛教一切談「空」,談「無住」,只有對「真如」卻要求「證得」。「真如心」就是「真心」,也是「淨心」,相反的就是「妄心」「染心」,後者都是邪念,對治邪執必須破除我見,也即遠離偏執見,產生正智正念,這是佛陀的睿智。本教的聖凡平等、天人大同正是超越出世思想更高一層的大智慧、真如心。

佛教真如觀的演進

  佛教的真如觀是由原始佛教、小乘佛教至大乘佛教而逐漸完成,由般若經為聯繫的橋樑,由楞伽經至起信論而達於頂點。

原始佛教與小乘哲學的真如觀

  在原始佛教中已含有真如思想,約有四點:

  一、萬有(萬象)雖是流轉,但在流轉的根底中,卻發現有如是的「常恆法則」或「常恆關係」。

  二、於流轉界的彼岸,發現有常恆不變的涅槃界。

  三、流轉與涅槃界,畢竟都是存在於我們的「一心」。

  四、如上的真相,由於「遠離偏見執見」的「正智正念」而發現的。

  佛教的主要目的,在求「解脫」與「涅槃」的實在效果。為要達到此目的,認為對於一切法非持有真實的見解不可。故對於客觀的世界(世間),先要實地觀察其本來的真相(真實相)—第一條件,進而設立其當有之想(理想境),而確定其實現的手段方法—第二條件。具備此二條件的智慧,就叫做真智。(佛陀喜用法性稱它。)

  阿含經所屢屢表現的「如實」「如真」的觀察,是「如其本身」「如其本樣」「如其所具」之意。佛教「真智」的標準是「四諦法」,在「以迷悟為基礎的宗教人生觀」上,徹見了「迷之真相」與「悟之真相」,顯現常恆不變的迷悟法則—苦、集、滅、道,名之為「真如法性」。集合苦、集為事實世界的真如,集合滅、道為理想世界的真如。前者特出緣起說,後者說八正道。佛陀說:

  「比丘,此四諦,是真如,是不虛妄性,是不變異性。」

  至小乘大眾部之北派首先主張「一切法的真如是無為」。又「真如觀」應該是「真常教」的思想。

大乘哲學的真如觀

  般若學是大乘最原始最根本的思想,亦是小乘、大乘間聯繫,在大般若經中特設五個「真如品」。般若經上的「真空妙有」之說,與在研究「空性」中,就提出了許多別稱,雖是「空性」的轉語,可是不但提到「真如」,真如的很多同語詞也都提出了。而且般若的空觀而最後達到的,已稱為「真如法界」。《般若經》中「真如」與「心性」的關係,認為非一非異,「心與真如,非一非異」的轉語就是「真如不離心性,心性即是真如」。又說「心性清淨無邊」。《般若經》的「真如」,主要是從不變不動的理體或理念立場去求的,對「真如」為絕對心的主張已十分圓熟。

  真如觀的發揚與完成尚待楞伽經與起信論。

  《楞伽經》的主要觀念,在「佛語心」(禪宗專持本經),在如來藏(宗唯識學的阿賴耶思想,法相宗對此極重視)。《楞伽經》同時闡明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後來太虛大師在前增諸法畢竟空,後加法界無障礙,以解釋「一實法印」。五法是名、相、分別、正智與真如。

  完成大乘哲學的真如觀的是「大乘起信論」(有人尤其是日本人認為此論是中國人撰述的,牟宗三認為就是譯者真諦所著)。

心真如—一法界大總相

  起信論特別把「真如」稱為—「心真如」—「絕對性」,是「一法界大總相」。實相非相,「唯是一心,故名真如。」說真如相謂:「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無有可遺,亦無可立」,「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不可說不可念」,是「唯證相應離念之境」。真如並有「如實空」與「如實不空」二義,故曰「真如門」總攝一切法。

  真如名為法身如來之藏,「真如自體之相者,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有無增減,非前際生,非後際滅,畢竟常恆」。「從本已來,性自滿一切功德。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徧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自性清淨性義故,常樂我淨義故,清淨不變自有義故,具足如是過於恆沙,不離不斷、不一不異、不思議佛法。乃至滿足無有所少義故,名為如來藏,亦名如來法身。」「雖實有此諸功德義,而無差別之相,等同一味,唯一真如」。

  起信論本論在說明「一心二門三大四信五行」,所謂「一心」,一乃惟一絕對之精神,心乃指宇宙本體或實體。一心是指宇宙的本體實體乃絕對平等,而非相對的差別。在本論中又把這一心稱為眾生心。若以一心為宇宙精神,則眾生心是個體精神,即由宇宙精神造出來的個體精神。

心真如門和心生滅門

  心真如門和心生滅門,所謂「一心開兩門」,是把一心開出體和相兩方面,即心真如門是一心的體,是從絕對無限心本體方面觀察一心。心生滅門是一心的相,是從相對差別的現象方面觀察說明一心。在心真如門的絕對界,宇宙無染淨之別,無真妄之別,無佛凡之別,無物心之別,是平等無差別的。在心生滅的相對界,宇宙截然地具有染淨、真妄、佛凡、物心的差別。

  《起信論》「顯示正義」(顯示大乘法義的正確義理),開門見山的說:「顯示正義者,依一法而有二種門。云何為二?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是二門皆各總攝一切法。此義云何?以是二門不相離故。」

  兩者都有心字,乃表示一體的兩面觀。真如和生滅互相通入,由真如入生滅,變成流轉;由生滅入真如,變成還滅。出入自在,故名為門。

不一不異

  關於「真如」和「生滅」的關係論是「不一不異」的說明法。所謂「不一」,是把真如和生滅分別說明的形式。真如是宇宙的本體,生滅是宇宙的現象。就真如本體而言,是絕對平等,不變獨立,是不和合、不生滅的。從時間說,是無窮的;從空間說,是無邊的,完全是超越吾人的認識的。就生滅現象而言,是相對差別,是變易依立、和合生滅。從時間說,生滅不止,從空間說,差別無限。然而不能說完全超絕吾人的認識。如此將真如和生滅劃然區別而觀察,叫做不一門。所謂「不異」,雖然也把真如和生滅分門,其實並非真如本體之外還有生滅現象,生滅現象之外還有真如本體。真如即生滅,生滅即真如。把真如和生滅作為同體無別而觀察,叫做不異門。

  《維摩誥經》亦以不二不異說明平等一如之法,不二即一如,不異即平等之謂。

  《華嚴經》列舉一百種真如,其中如:「真如無有對比;真如不可言說;真如無有分;真如無有一物,真如體性無邊;真如遍一切法,真如遍一切處,真如無所不在;真如真實為性;真如遍住三世」等,皆不二之義。「真如恆守本性,無有改變;真如若有得者,終無退轉,真如體性堅固;真如不可破壞;真如體性寂靜;真如體性安住;真如一切法中性常平等;真如不可動搖;真如無有變易;真如不可失壞;真如體性不動;真如無有少法而可壞亂」等,皆不異之義。《大般若經》則列舉六十一個真如解釋不二的意義。

  對於心生滅,《起信論》上說:

  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黎耶識。(即阿賴耶識)。

  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云何為二,一者覺義,一者不覺義。

  復次,生滅因緣者,所謂眾生依心、意、意識轉故。

  以阿黎耶識,說有無明。

  以不達一法界故,心不相應,忽然念起名為無明。

  從上面幾段文字,我們可以概括的得到下列幾個概念並加詮釋:

  一、把心生滅與唯識論的第八識阿賴耶識(玄奘譯為藏識)結合,又增列覺與不覺兩意。唯識宗把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增末那(思量)、阿賴耶(含藏)兩識。

  二、心就是指阿黎耶識,意則指業識、轉識、現識、智識、相續識五者。而意識,就是相續識,亦名分離識,又名分別事識。此識是依見受兩種煩惱增上生長。見煩惱在見道上斷惑,乃言昧於真理(迷理之惑),愛煩惱(又稱修惑、思惑),是在修道上斷惑,乃言昧於事法(迷事之惑)。

  阿黎耶識中具有覺(不生滅絕對的真如清淨之義)、不覺(生滅相對的無明妄法之義),覺又分為「本覺」(是作為吾人本來的自性具有的覺體)和「始覺」(乃由於策勵修養之功而顯現大智慧光明的功德的本覺)。始覺、本覺又可細密的各分為若干項目,不贅。

  覺與不覺,性質完全相反。真和妄、悟和迷、光明和黑暗、佛陀和凡夫,雖有差別,但同是一個生滅心中的兩義,故其間當然有不可相離的密接關係。對這關係之相,有二種看法:一是同相,二是異相。所謂同相,乃從真如絕對的本體上的看法,說覺與不覺二者完全相同。所謂異相,乃從生滅相對的現象上的看法,說覺與不覺有種種相異。

  三、提出生滅因緣,與佛教基本教理十二因緣與三世因果循環理論結合。

  十二因緣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由無明到老死的十二支順序流轉稱生死流轉門(簡稱流轉門),依此因緣之理,斷除惡業生死根源的無明煩惱,完全解脫生死之境地,稱生死還滅門(簡稱還滅門)。

  四、對於無明的起因,「忽然起念」四字,十分吃驚。由於《瓔珞本業經中》稱之為「無始的無明」,一般解釋仍認為只是表示無始無前,認為乃無始的存在。由真如而起的無明也是無始的存在。日本學者柏木弘雄乾脆認為「表示不可能想見無明成立的原因,那就祇好說是「忽然」。

  但由於實叉難陀之新譯並沒有「忽然」此語,此一疑題似乎仍未解決。不過,從此文句之前有:「何以故?是心從本已來,自性清淨而有無明。為無明所染,有其染心。雖有染心,而常恆不變。『是故此義惟佛能知。』」明白說出「惟佛能知」,但佛非「不可說」,而是「沒有說」,所以成了疑問,後代僧眾不敢妄言,「忽然」二字應是神來之筆,可見起信論確有我國「信則傳信,疑則闕疑」的精神。

  作為無明因緣體相的要素有三:(一)自性清淨的「真如」—緣起甚深之因,(二)「無明」—緣起甚深之緣,(三)「染心」,即妄心—乃緣起甚深之相。真如是真心,染心是妄心,因此心有真妄之別。

心性無念,隨順接近真如

  《起信論》說:顯示從生滅門即入真如門。所謂推求五陰,色之於心。六塵境界,畢竟無念。……若能觀察知心無念,即得隨順入真如門故。

  使從生滅門入真如門,換言之,即從生滅之動入真如之寂,從差別入無差別,從生滅門的迷界證入真如的悟界。若能觀察,知道心性是無念的,去動入靜,則隨順接近於真如,終能證入真如。

華嚴六相

  華嚴二祖智儼大師所闡揚:

  一、總相者,一合多德故;

  二、別相者,多德非一故;

  三、同相者,多義不相違故;

  四、異相者,多義不相似故;

  五、成相者,由此諸義緣起成故;

  六、壞相者,諸緣各住自性,不移動故。

  真如一門為總相,能攝世間出世間故;約攝諸法得總名,能生諸緣成別號,法法皆齊為同相,隨相不等稱異門,建立境界故稱成,不動自位而為壞。

大乘一法印—一實相應—真如心

  什麼是大乘一法印呢?大乘的教義,以《華嚴經》與《般若經》為依據,一法印就是諸法實相的道理。大乘教以實相真心為根本。實相真心,就是真如心。實相無有一切虛妄之相。真心就是真實之心,而不是虛妄之心。實相具有三種道理:第一實相無相。第二、實相無不相(實相本體,雖然是空無所有,無一法可得,但是他能隨緣顯現千差萬別,就是頭頭是道,法法皆真。)第三是實相無相無不相。這個實相是不變隨緣。(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華嚴經》說:「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實相他能生出一切諸法。《楞嚴經》:「日照則明,雲澄則暗;雨晴則清,氣凝即濁。」中道義就是實相的即色是空,即空是色的真理。都是以緣起性空為基礎。

  小乘的三法印與大乘的一法印,是佛教教義中最主要理論。

證得—證真如

  《大般若最勝天王般若》:最勝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為法界?」佛告最勝:「法界即是不虛妄性。」「云何不虛妄性?」「即是不變異性。」「云何不變異性?」「即諸法真如。」……最勝便白佛言:「云何能證得如是法界?」佛告最勝:「天王當知!出世般若波羅蜜多及後所得無分別智,能證能得。」「世尊!證得義有何異?」「天王當知!出世般若波羅蜜多,能如實見故,名為證;後智通達故,名為得。」即由直觀悟得如實。

  《大般若經》云:「以一切法皆畢竟空,畢竟空中都無有法,可名能證,可名所證,可名證處,可名證時。所以者何?以一切法性相皆空,若增若減,都無所有,皆不可得。菩薩能於如是自性空義,深生信解,無例而證,便得無上正等菩提。」又云:「無退無靜,證得空果如真實,是為證真如。」

  起信論對證發心說出了三個階段:分別發趣道相者,謂一切諸佛所證之道,一切菩薩發心修行趨向義故。略說發心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信成就發心,二者,解行發心,三者,證發心。所謂「發趣道相」,是說立志進取於無上道的路徑過程,而最後階段是證發心。

  繼說:證發心者,從淨心地,乃至菩薩究竟地。證何境界?所謂「真如」。以依轉識,說為境界。而此證者,無有境界,唯真如智,名為法身。(這也可以認作「見性成佛」的另一種解釋。)

修行真如三昧,則知法界一相

  《起信論》說:若從坐起、去來、進止,有所施作,於一切時,常念方便,隨順觀察,久習淳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漸漸猛利,隨順得入真如三昧。……依是三昧故,則知法界一相。謂一切諸佛法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即名一行三昧。當知真如是三昧根本。若人修行,漸漸能生無量三昧。

  是說入真如三昧時,法界一相而無差別,佛凡平等無二,因此名為一行三昧。真如三昧是指觀真如無相之理而除妄惑之理。《起信論》說,真如三昧者,不住見相,不住得想,乃至出定亦無懈慢,所有煩惱漸漸微薄。

  以哲學立場看佛教理論,真是繁瑣哲學,單以真如的名數來說,就有一真如、二真如、三真如、七真如、十真如、圓教十真如、十二真如等,謹舉其名,解說不贅。

真心妄心染心淨心

  佛教認為一切諸法有真妄之分。隨無明之染緣而起之法為妄,隨三學之淨緣而起之法為真。又因緣生之生,總為不實,故為妄法;不生不滅之真如真實,故為真法。

  就心而言,亦有真心與妄心之別。

  真如心亦即自性清淨心,就是真心,相對於真心的就是妄心。妄心亦稱妄見、妄念,妄心生分別之心,為無明所起。《菩提心論》曰:妄心若起,知而勿隨,妄若息時,心源空寂。《大藏法數》:全真成妄,隨境生滅,念念不實,故名妄心。《楞嚴經》皆是眾生妄心計度。《起信論》: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別。總之,妄心就是不知真如平等無差別為一如,徒為無明所驅而起善惡美醜等之差別妄見。妄心的同義語有妄念、妄法、妄執、妄見、妄境界等詞。起信論對此頗為重視。

  一有了妄心,心地上的污洉—貪心、瞋恨心、愚癡心、煩惱心、痛苦心、貢高我慢心、嫉妒心、邪見心、寂寞心、空虛心等雜草就生長了。

  《起信論》說:以一切法皆從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心不見心,無相可得。所以真心妄心是不離的。

  妄心又稱染心,與真心的別稱淨心相對,是由無明熏習而起。染心名為煩惱障,能障真如根本智。所謂熏習,熏字有「劇發」和「與力」二義,習字有「數習」與「近習」二義,扼要的說,某物起一種作用,屢屢刺激他物,或惹起結果。平易地說,乃「燻透」之意,與「同化、感化」大略相同。

對治邪執必須破除我見

  《起信論》謂:對治邪執者,一切邪執,皆依我見。若離於我,則無邪執。是我見有兩種。云何為二?一者,人我見。二者,法我見。

  人我法我,都是離念,對治離念,必須破除邪執,達於無念之境,即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也。

與宇宙共始終

  最後錄一段聖訓作為詮釋本聯的結束。

天人教主:

  首任首席使者於清虛妙境自然亭內留下「坐忘觀自在、心齋契真如」的對聯,就是首任首席使者親身之體證,以「心齋」、「坐忘」去除物慾,直達「真如與自在」之境,方有鐳炁真身大法之靈肉佈施,不斷救劫,不斷捨身,最後以宇宙為家,做宇宙救劫先鋒,在大宇宙、大空間宏揚天帝真道,真正是「與宇宙共始終」!

  八十五年八月六日(見第六期師資班高教班聖訓錄摘要)(待續)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