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版〉太上感應篇(五)無心之施

〈漫畫版〉太上感應篇(五)無心之施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195期 » 〈漫畫版〉太上感應篇(五)無心之施

小太陽  2000-05-01 10:55

  何謂德?何謂功?在此,試以《六祖壇經》的訓示來解釋:「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意思是說,自己的內心,常懷謙虛卑下,就是功;外在的行為表現於禮,就是德。自己的本心,時時刻刻不離開道心,就是功,心裡表現於外的行為,能夠平實正直就是德。每天不離開修心養性,就是功,更勤於修身立業,就是德。

  積者,如商人聚財,有愈積愈多之意;累者,如平地為山,有愈累愈高之意,一般人積德累功,容易落入表面文章,在人前表現得樂善好施,溫良謙恭,私下獨處時,卻可能完全相悖,拿教內奮鬥的方式來說,有人雖然拼命的誦念皇誥,但只知一味累積數字,而忽略了從洗心煉性,修正積習著手,如此專務虛名,不但無功德,反而易觸怒神祇。

  因此,六祖說,功德是需要從涵養自己本性去發現成就的(功德須在自性內見)。明朝大善人袁了凡居士,更在戒子四訓中提到,一個人做善事,內心不可執著:我的功德積了多少,我的功德有多大,譬如,拿錢救濟人,要內不見佈施的「我」,外不見受佈施的「人」,中不見佈施的「錢」,這樣才叫做三輪體空,唯有如此心清淨地佈施,縱使你只佈施一文錢,也可以消掉一千劫所造的罪(斗粟可以種無涯之福,一文可以消千劫之罪),反之,雖然用廿萬兩黃金去救濟他人,還是不能得到圓滿的福德。

  道教元始天尊曾說:「凡修行者,不患道不成,只怕功德未滿而已。」積功累德該如何起步呢?隨緣濟眾的種類很多,而在佛教裡的萬種善行,以佈施最重要,真正明白道理的人,什麼都肯捨,但若什麼都不肯捨,了凡居士建議,那就先從錢財上著手佈施,世人都把穿衣吃飯,看得像生命一樣重要,因此,如果能痛痛快快捨錢財,對內而言,可以破除自我小氣的毛病;對外而言,可以救濟旁人的急難(內已破吾之慳,外以濟人之急),起初做起來,難免會有勉強,但只要捨慣了,心中自然安逸,也就沒有捨不得了,這是最容易消除貪念私心,也可去除對錢財執著與吝嗇的最好入手方法(最可以蕩滌私情,袪除執吝)。

  帝教是最大乘的修行方式,以行「天命」為奮鬥依歸,既是天命,就是每位救劫使者該盡的本分,毫無福德與功德可言。依照師尊生前的期勉,同奮更應該以「無心」之施,不求感應,不計算功勞,不為自己設想,在五門功課中,將一顆什麼都有的凡心清除打掃,恢復天真爛漫光明正大的本來面目」,並以「恆心、誠心、信心、耐心、勇猛心、精進心,持之以恆,不怕魔考和道考,積極向上」,自然能夠達到化延本系星毀滅劫的目的,功歸太空,大家一起回天繳旨,到宇宙各處極樂逍遙,再跟隨師尊到各個星球去救劫弘教,豈不樂哉!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