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一起讀「天帝教簡史」 一起寫「天帝教教史」(下)

讓我們—一起讀「天帝教簡史」 一起寫「天帝教教史」(下)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261期 » 讓我們—一起讀「天帝教簡史」 一起寫「天帝教教史」(下)

極院教史委員會/黃敏思  2005-11-01 11:40

研究歷史,強調「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但是,研讀歷史也需要「大膽假設,小心『引』證」。放寬歷史視界的目的,是希望大家在祈禱、省懺、誦誥之餘,將師尊的身教、言教落實於日常生活,學習愛與寬恕、承擔付出、堅持奮鬥,才會真正懂得愛腳下的土地及眾生,真正懂得放眼有情世界,胸懷宇宙。 上帝的教化、天帝教的使命就在日常言行中流轉,天帝教的歷史就在自自然然中傳承。我們時時刻刻在歷史浪潮中,我們也正在共寫一部可長可短的天帝教教史!

三、寄語同奮

  傳統讀書人認為閱讀詩可以帶來性情的感興、擴大心靈空間、傳達異代的神往交誼。讀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而同奮們讀「天帝教簡史」,除了具有讀詩的意境外,更或許多了親身經歷、現身說法的樂趣,但是,若能廣為閱讀師尊、維生首席言論的相關書籍,上窮碧落下黃泉的尋找相關史料、實地考察史跡,如是,讀史更顯生動、更能深入!

涵育師尊志於道的故都與時代

  蘇州,明清時代工商發達、人文薈萃,被譽為「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移天縮地、師法自然顯示天人融合、寫意山水的園林成為有錢人的雅尚,私家園林遍佈古城內外。從大石頭巷師尊故居漫步向德臣公教學的「玄妙觀」,回想教史,這一對居陋巷不改其志、安貧樂道的父母對師尊一生影響深遠。

  蘇本銚(一八七四—一九四八),上海民立中學創辦人之一,首任校長。光緒廿九年(一九0三),秉承父親遺願「教育不普及,國不足以生存」、「思天下興亡,聊盡國民之天職」,與兄弟在上海南市城北安仁里創辦民立上海中學堂,後改為民立中學,是當時公辦及教會學校外的第一所私立學堂。他注重國文、英文、數學和中西書法。民立中學除國文、中國歷史、地理外,其他課程均採用英文版本。民立中學學費昂貴,但對貧寒家庭成績優秀的學生,給予減免或全免,學費全免的學生最多時比例達總數的百分之十。蘇對家人說:「家境困苦的學生中也有傑出人才,他們比生活富裕的學生更懂得刻苦用功,故更應培養,這對社會和國家都有好處。學費少收一些,寧願自己緊一點。」蘇本銚治學嚴謹,講求實用,學生學習勤奮,中英文基礎紮實,操行端正。畢業生考入海關、銀行和郵政部門供職的為數甚多。

  光緒三十年(一九0五年),在日本留學的中國留學生已達一萬多人,他們政治活動頻繁,排滿之言論激烈。在清政府的壓力下,日本政府在這年冬天頒佈了「取締清國留學生規則」,引起了留學生的抗議。寫過《警世鐘》、《猛回頭》的陳天華投海自盡,留下遺書勉勵國人努力自救。大批留日學生回國。回到上海的這批留學生在鄭孝胥的幫助下,成立了中國公學,於一九0六年春開始招生,是以中國公學開辦之初就有濃厚的革命思想。開辦初期的中國公學,由於官府的壓力,民眾的誤解,辦學效果受到影響,因而報考的人數不多。公學幹事姚洪業激於義憤,投江自殺,以喚起國人麻木的靈魂,求得支援。媒體報導後,社會震動,贊助的人開始增多。政府及各省也撥出津貼支援,就連兩江總督端方也批給了中國公學一百多畝地。中國公學就是在這群具有犧牲精神的留學生們的頑強堅持下辦起來的。

  這是師尊學習成長的環境!一群知識份子展現孔子所謂「士志於道」風骨的大時代,一個顧炎武所謂「…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以傳承中華文化為己任的大時代。

深體師尊在承傳天命下的尊師重道

  華山朝聖最好的路線:先去北峰,再上大上方。乘坐纜車上北峰頂,再一路蜿蜒由齊天洞、老君犁溝、千尺 、百尺峽而下,走在這段號稱「太華咽喉」、「猢猻愁」—連猴子爬起來都會發愁的艱險路段,想想《上方恩深寄白雲》一書〈闡教十二年大事紀要〉中寫著:「師母冒雪下山變賣金飾,償還北峰一年租金。」由北峰山下的青柯坪往大上方山下的莎蘿坪前行,步履漸蹣跚時,也來到大上方山腳,翹首仰望、回顧所來路徑,想想民國廿八年盛夏的某一天,本師世尊、坤元輔教就這樣帶著家人、弟子,由山之巔的北峰「搬家」到了更險峻、陡峭、人跡罕見的大上方。

  想想一生謹遵天命、服從師命的師尊、師母,從青春到耄耋是用何等的毅力、信心面對 上帝堅持奮鬥!想想大上方時代應該天意已定,兩位可敬的長者東渡來蓬萊仙島,以日後近三十載的人道歷練,成就更圓滿的天道使命,於一九八0年復興天帝教後,以身作則的引領台灣、日本、美國的緣人共同為挽救劫運、重整道德、重建人文精神,邁向宗教大同、世界和平、天人大同的目標奮鬥不懈!

  拜訪台北縣新店市天帝教發祥地—天帝教始院,提醒同奮們莫忘到今天天帝教總會的辦公室瞧瞧,就在這一五三號四樓靠近外牆原來陽台的位置,師尊當年將它一分為二,左為辦公室,右為臥室。就在這裡,他以中華民國宗教哲學研究社理事長的身份,夙夜匪懈的擘畫正宗靜坐的開班、草擬天帝教教綱等重要文獻、以及復興先天天帝教;也在這裡,他於大同堂豎立宗主法像,要求弟子們以廿字真言為人生守則。他一生禮敬天道、謹遵恩師教誨,我們身為天帝教的信徒、師尊的弟子,要學習師尊精神,了解他老人家以身教告訴我們的—天德教、天帝教信徒都是廿字弟子,共為挽劫濟世而奮鬥!

  吳光衡同奮在編修教史時寫道:

  今欲使本教同奮熱愛天帝教,必先使同奮瞭解本教之教史,欲瞭解本教之教史,則首應認識本教「駐人間首任首席使者」之生平事略,今簡介教史,首從人間創始人事略始。至於本教往古之歷代史跡,請參見本教教綱之「道統衍流」。

  天帝立教道統衍流—維生首席少年時期第一份侍筆的文獻,宇宙至高主宰 上帝希望我們學習什麼?

  天帝要世人、更要天帝教教徒了解:因應不同時代、不同環境、不同民族,祂派下不同的使者;所有代表 上帝行道教化的使者都來自 上帝的身邊,所有宗教自有其大同而小異之處,「敬其所異、愛其所同」,先學習宗教大同,方能世界大同!

  師尊當年拜命而不陞座為天人教主,對天德教、對宗主誠敬的心意,是天帝教弟子絕對要體悟、遵行的!同時,天帝教以短短廿五年有今天的規模、體制,固然要感謝師尊、坤元輔教、維生首席的引領,更要感謝不同時期、在不同角落,或發光發亮或默默不多語為天帝教奉獻青春、智慧的前期同奮!

以宏觀的歷史角度觀看天帝教

  如果五百年歷史是一單元,如果道統衍流代表歷史的演進,代表 上帝的旨意就是希望:未來的世界是一個世人和平相處、多元化、天人互通的地球村。於是,當我們回顧歷史:十四—十六世紀的歐洲於文藝復興運動時期,逐漸揚棄中古時代「以神為中心,強調出世」的理念,提倡「人文主義」:強調「以人為中心的入世精神」。我們對照教義新境界第二神論的觀點,試著大膽假設:文藝復興時期正為第三神論揭開序幕。以放眼世界歷史宏觀的角度看天帝教是一個具有時代使命的宗教,是否更見其趣、更有其意義?

  一五四三年哥白尼以「真理為簡單」的理念,經過長年的天文觀察及數學計算後,於臨終前提出「太陽是宇宙中心」,挑戰中古以來教會標榜的真理—「地球是宇宙中心」,使歐洲經歷巨變:十七世紀科學革命時代、重商主義盛行,十八世紀啟蒙運動、革命的時代(工業革命、美國獨立、法國大革命),十九世紀民族主義再度盛行、民主政治、工業化、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興起。

  一五00年後歐洲稱霸的優勢,不過到十九世紀末年歐洲的此種優勢已開始受到歐洲以外地區的國家美國、日本的挑戰,二十世紀以來,兩次慘絕人寰的世界大戰,歐洲自此一蹶不振,科技進步發明的原子彈為美國爭得世界領導地位,也帶來太空競賽及全球化的資訊革命,但在九一一事件之後,美國優勢地位受到嚴重挑戰,廿一世紀剛剛揭開序幕,海峽兩岸的中國大陸及台灣的關係就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正符合師尊所言「世界的問題在亞洲,亞洲的問題在中國!」

  回顧歷史,我們宗教徒是否可以說 上帝以大愛引導世人共存共榮、追求聖凡平等、天人大同的宇宙新境界,然而世人卻以私慾不斷引動行劫的力量,破壞 上帝的安排呢?

上帝為中華文化挽救世局預作安排

  從道統衍流來看, 上帝道統的第五十一代才傳到這個地球上,應化人間,中國歷史上的軒轅黃帝以及堯、舜、禹、周公、孔聖、老子等,都上承 天帝道統、下至人間闡揚教化。於是,我們可以說:「 上帝的道統就是中華文化!」

  十九世紀中葉鴉片戰爭以後中國政局板蕩,中華民族的民族自信心及文化面臨嚴重的質疑與否定, 上帝預見本地球將有空前浩劫,唯一能拯救這時代亂局,代表祂的教化的中華文化卻將斷根,於是自稱:「思想繼承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之道統」學貫中西的 國父孫中山先生提出符合歷史潮流、世人共同追求的理想—民族獨立、民主政治、民生樂利的「三民主義」,並進一步推翻滿清、建立中華民國!

  雲龍至聖及天德教教主蕭昌明大宗師創「廿字箴言」、「精神治療(天人炁功)」,蕭昌明大宗師進一步創立提倡宗教大同的「宗教哲學研究社」。

  華山大上方時期雲龍至聖轉達天命於師尊:「爾等應速祈禱 上帝化減劫運,早往蓬萊仙島。」一九五0年韓戰爆發,毛澤東派軍支援北韓,帶來兩岸分治的局面,也確保了中華民國不被赤化,摧毀中華文化的「文化大革命」不致襲捲台灣,更使蕞爾小島的台灣經濟穩定成長、民主逐步萌芽,成為傳承中華文化歷史性成就的復興基地。

這一切是不是 上帝為世界劫難預做的安排?

  研究歷史,強調「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但是,研讀歷史也需要「大膽假設,小心『引』證」。放寬歷史視界的目的,是希望大家在祈禱、省懺、誦誥之餘,將師尊的身教、言教落實於日常生活,學習愛與寬恕、承擔付出、堅持奮鬥,才會真正懂得愛腳下的土地及眾生,真正懂得放眼有情世界,胸懷宇宙, 上帝的教化、天帝教的使命就在日常言行中流轉,天帝教的歷史就在自自然然中傳承。歷史如逝水,不捨晝夜。我們時時刻刻在歷史浪潮中,我們也正在共寫一部可長可短的天帝教教史,與大家共勉之!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