炁氣熱振盪 忘情大道中

炁氣熱振盪 忘情大道中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265期 » 炁氣熱振盪 忘情大道中

文/沈敏儼 攝影/劉大彬  2006-03-01 10:35

天人炁功&大陸氣功的跨年度對話

以科學釋解精神世界 讓炁(氣)功確為大我所用
九十四年底前來參與學術研討的林中鵬教授,長年從科學跨足到鑽研中華傳統文化的領域,很自然的在思想上契入了大道的意涵,在氣功超乎物理現象的不可思議世界中,在被現今科學貶抑的中國原創醫學中,他看到了極為寶貴的、獨立的科學知識體系,是可以用來為現今人類謀求更多福祉。也因此,本次與天帝教天人炁功研修團隊的對話,是一項以科學為基、超越宗派的意識交流,不但是結合有心的炎黃子孫,共同為中華文化的復古創新找出一條新路,更要以此喚起世界人類的覺醒,創造一個形神兼養、性命雙修的和諧天境。

與師尊思想大道相契應

  在九十四年底舉辦的「第六屆紀念涵靜老人宗教學術研討會」中,主辦單位中華宗教哲學研究社透過秘書長光光開導師的引薦,邀請到在大陸氣功科學研究界具有重要地位的林中鵬教授與會,在研討會進行期間之餘,由天人炁功指導委員會出面,召集了教內在科學、醫學各領域長期研修天人炁功的同奮,進行三個場次的交流座談,包括光際樞機、緒私、緒周、緒投、光髓、緒照、正炁、緒潔以及對這主題有興趣的同奮,也都共同出席這一系列的座談。

  林教授投入氣功科學研究卅餘年,從西方科學研究轉而研究氣功、中醫的過程中,深自體悟到中華文化之博大與可貴,本次前來與會特別發表了一篇題為〈呵護中國原創醫學—搶救防治傳染病科學遺產〉的論文,也因此機緣,他捧讀了大會贈送的《涵靜老人言論集》,對於師尊的思想認為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昇華、為世界宇宙貢獻的起點。也許是無形中炁氣相通,與道契應,而與本教結了這段因緣。

第一場:氣功外氣與內氣的科學實驗

劉貴珍案例 揭開研究序幕

  林教授以科學方法、客觀態度以及超然的立場,除了說明數項科學實驗的過程外,也提出劉貴珍先生的案例為我們做介紹,說明中國在氣功科學研究的緣起:「一九四八年,劉貴珍先生因為戰爭環境艱苦和工作勞累導致疾病纏身,一個原本健康的成年男子體重一度降到只有四十多公斤,經醫生診斷患有胃潰瘍、肺結核和精神官能症,經過多方醫治都無顯著的成效,經單位批准後回家休養,後來接受堂叔劉渡舟傳授的內養功,練了一百天,除了治好身體疾病,體重也回復了三十公斤,面色日漸紅潤,讓單位接受與認同這類型的自我療理,而『氣功』一詞,在一九五0年才正式出現。」

  而在一九七八年三月,上海中國科學院原子核研究所也發布「氣功師所發出的外氣具有物質性」的研究成果,該次研究以科學儀器提出了「外氣」是一種帶有信息的紅外電磁波。一九七九年七月,北京召開「氣功外氣實驗現場會報」,有十九位中央委員、十二位部長與會,並由林中鵬教授主持,透過微壓力實驗、磁場、遠紅外線實驗檢測等案例,以科學實驗來證明氣功可以進行身體機能的療理。一九八一年九月,中華全國中醫學會氣功科學研究會成立,由呂炳奎先生擔任主任,林中鵬教授為常委之一,並通過了「中華全國中醫學會氣功科學研究會章程」,也開啟了大陸對於氣功科學研究的序幕。

煉功讓身心優化 更要裨益人間

  林教授指出:「『氣』的本質是很難定義的,而氣功又有很多的門派,當然其對人體的益處是肯定的,不過『氣功』跟『特異功能』常常被大眾所混淆。」林教授強調氣功就是通過意識的運用,使身、心健康優化的自我鍛鍊方法,而氣更具有調和身心的平衡功能,而特異功能的神奇雖然令人匪夷所思,但是必須謹慎為之,更要探討於人間是否有助益,否則就失去了研究的價值。而林教授本身為了能夠更客觀公正的研究各家門派的異同,本身並不加入某一門派或宗教,期能以更超然的立場來投入氣功科學研究的領域。

  最後,林教授略帶感慨的表示,許多在這條路上貢獻過的人已經仙逝,只希望以後能夠有機會把這些研究資料統整起來發表,真正對人類的未來有助益,才能紀念他們的付出。他提及幾則透過氣功療理幫助煙毒、精神病患恢復身心健康的案例,明確指出,氣功發展到最後還是必須要對社會具有實質貢獻,才能發揮其積極意義。

第二場:天帝教天人 功簡介及發展

以炁補靈補氣 調和身心靈

  接著由天人炁功指導委員會的正炁同奮歸納聖訓的系列資料,分別從一、天人炁功之源起,二、「炁」與「氣」的觀念,三、天人炁功的運作原理,四、天人炁功與靈體醫學,五、天人炁功發展方向與做法等五個部分,為林教授介紹天帝教的天人炁功的發展與意義。天人炁功是天帝教特有的十五項宇宙法寶之一,以人作為媒介,接引天地正氣為求治者鍼心、調靈、調體,也是引渡原人的方便法門。

  天帝教天人炁功最具代表性的定位應以「兩誠相感的炁療技術(心法)」,較能顯現出其中的精神內涵。「兩誠」:人與人之親和力為第一個誠,人與神之親和力為第二個誠,這天、人三角親和關係兩誠缺一不可,當施診者經由三角關係的建立,向無形天醫默禱求診者的病情時,來自天上之「炁」會層層轉化到三次元空間,由施診者承接,並經x元素炁氣轉運成符合求診者病情的「炁療能量」,由於這種先天「炁」的質地較為精微,容易與求診者的靈體契合,達到「以炁補靈」的效果,情況良好時,會在「大腦皮層」與來自「生化系統」的能量契合,透過炁氣轉運帶動「以炁補氣」達到調整臟腑的效果。因此,當求診者被「炁療」完後,會明顯出現出療效,首先求診者於靈識、意識方面轉向清晰與清明,逐而擴大至身、心上的安適變化,情況良好時,當可達到肉體病癒的效果。

炁與氣的分別與療理原則

  「炁」─是先天能量的表現型態之一,內藏完整的鐳質粒性與宇宙訊息。「氣」則是後天能量的表現型態之一,乃炁經層層消耗與不斷退化後的狀態。炁的療效是由靈體轉入肉體,而氣則反之。炁一般常態是無臭無味,而炁由於經過人體鍛鍊,通常較有氣味。天人炁功的施治者是一個轉接傳導的角色,一般氣功的施治者是以己氣補受治者之氣。

  宇宙的中心是「炁能」的存在處,唯有極高深修持的天命使者,方可引來此「炁」以煉「氣」。

  正炁特別強調,炁療親和中,一定要以正面積極來交流,施治者之熱準可被短暫性提升起來達到較好療效,反之,若以負面、消極言語導向與反覆灌輸不正確觀念,求診者之陰質能量會反向倒傳至施治者體內,降低施治熱準,施治者如長期無法排除體內諸多病氣,則易引起外靈干擾或靈障。

須以科學研究 走出神道色彩

  近年來,由於人類科技發展迅速,連帶影響身心靈承受在龐大壓力下所產生不明原因的疾病日益增加(心因性疾病、精神性疾病、免疫系統疾病…等),致使目前人類醫學已經窮於應付,而天人炁功可用於宇宙間所有的生命體、生機體在療治靈體、肉體的損傷,是相當精細的一門醫學。天帝教如何能以科學性、學理性的研究方式,走出神道色彩,讓天人炁功能有更多的機會為世人服務?

  正炁同奮提出,一、進行青年炁療人才培育(炁療科學化、數據化的學術性研究、碩博士論文發表),定期參加國內、外醫學氣功、自然療法等活動。二、定期舉辦國內、外天人實學、醫學氣功、自然療法等研討會。三、發行炁氣功調理期刊(刊登各類醫學氣功期刊論文)。四、經由公益團體向政府提出與承接炁療專案計畫(協助煙毒犯戒毒、炁療憂鬱症等),五、炁療義診、案例收集、彙整、分類、分析等,以供撰寫成專書等想法。

  此外,師尊早年於西北地區弘教時,天人炁功曾讓許多為飽受鴉片之害的民眾重獲新生;民國八十三年四月,台灣省掌院也協助台中地檢署帶領七十餘名受保護管束男女,到掌院接受本教靜心靜坐、天人炁功,以及專業心理治療,成效奇佳,獲得極大肯定。

  隨後,在雙向交流中,林教授提出,他曾親見一位氣功師水平不夠,為癌症病患氣療後導致手殘現象。一個正信宗教的存在實屬不易,而天帝教的天人炁功體例完備:「但建議同奮在做天人 功服務時,要自我要求達到一定的『功力』,在懂得保護自己的同時更要保護組織。」

第三場:綜合座談

煉氣要泯滅聰明 開闊胸懷

  此行林教授準備了相當豐富的研究資料,囿於時間關係,僅能就其中重點項目作介紹,所以在最後決定綜合交流的時間,讓林教授可以暢所欲言,讓大家一飽耳福。

  林教授以「道與新世紀全球養生意識」為題指出,全球在近年來的養生風氣日盛,主要還是因為健康的需求,但是在追求失去健康的同時卻又無所適從,所以說,養生終究要回歸到「道」的本質。林教授從「古典人體生命模型」談人與宇宙的關係,從傳統文化的角度談「生命」的宇宙觀,而整個中醫學就是養生之道,肉身(形)只是一個房子,「神」是其主人,「氣」充斥於房中,而人(形)與神的關係是否協調,全看氣是否「協調」。

  鍛鍊氣功要保持「知而不用」,不要隨便使用,功夫好的人氣是不會外洩的,而練氣更要明瞭正確的鍛鍊方式,煉功的第一階段,要先解決識神對元神(保護形體的正常運轉)的干擾,識神太多,易傷身、心,必須找出干擾的原因,一一去消滅它,也就是泯滅聰明,兩耳不聽,更重要的是增加自身之寬廣度,為社會服務,結合時代趨勢,林教授認為本教的天人炁功已發揮了此一功效,建議能在自覺更新中,加強鞏固自己,讓炁功的功能確實為大我所用。

構建一套新世紀全球養生意識

  「科學不斷更新。大道永恆不變」,是林教授研究經年的結語,他認為真正的大道是「無為」的,乃所做的一切完全符合天道,與天合一。他引用李約瑟的話語:「現代科學不可能是以往一切科學發現具有多少價值的末日審判法庭;只要不忘記它的暫時性,它是一種可以信賴的測量規則」,他更相信,「西方科學和中國文化對整體性、協同性理解的很好結合,將導致新的自然哲學和自然觀。」依據細胞繁殖的規律與壽命,細胞正常可以繁殖五十代,相較於目前人類平均壽命而言,往後人類只要這樣新的自然哲學價值建立好的養生觀,人類的年齡將可達一百廿五歲。

  座談間有同奮詢問林教授對於近百年來,科學發展與人類醫學的看法,林教授再度強調:「科學不斷在變,大道永恆不變。其實科學研究就是在追尋協調,現在需要它、未來也需要它。未來類似禽流感病毒與不明病毒之傳染病還會不斷的發生,人類應建立此一養身的觀念,加強自身的鍛鍊(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定可遠離病毒的侵入。」

  另有同奮問及:「打坐未放鬆,如何從壓抑中鬆開?」林教授回答:「其實面對初學者,老師不希望你去『觀注』自身所存在的任何現象,因為你一有所住了,識神(幻覺)就會來取代你的真實。要順其自身的自然狀態,不要著相,著相易生雜念。有兩句俗話會讓自己避免落入自大現象:『魔來魔斬,佛來佛斬』。」林教授建議:在練功時,不論看到什麼或感受到什麼,還是不著相,虔心鍛鍊即可。最後林教授以「道乃德本,性為命根」、「動中日月,靜裏乾坤」送給所有與會嘉賓、同奮。

一次增廣見聞志同道合的座談會

  在這首次的天人炁功與氣功科學研究的交流座談中,我們不難發現在雙方面發表的內容中,都會回歸到以「共同造福社會、貢獻社會」為方向,而非推崇某一宗派、功法,而透過林中鵬教授,讓天帝教同奮有機會接觸到嚴謹的氣功科學研究領域,開拓視野,也讓林中鵬教授得以與涵蓋科學、醫學與神學的天人炁功作第一次的接觸,對雙方面而言,都是一次難得的機緣,都是共同推動人類研究天人炁功與氣功領域的良機。

  另外,透過這次的座談會,除了讓我們對氣功與天人炁功的異同與功能有更深的了解外,更明瞭「道」存在於動靜中,就如呼吸一樣,那麼的自然,只是人類未真實的去感覺它的存在而已。所以不論是在練功或是修持上,只要持之以恆,對於激發生命的原動力應該有所助益。更實際的是要將發展成果貢獻給大環境,共同投入讓整個社會環境恢復秩序與和諧,因為,人與宇宙是一體的,人類生命活動的生理變化與大自然的運轉有著密切的關係,正如〈中庸〉說: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讓人類在天地中學習成長,直到充分的「覺醒」,與所有生命體一起共同創造新的生活環境,一個「善」的境界。

  我們期待人類在天人炁功與氣功科學研究上能有持續的進展,更期待能有機會再與林中鵬教授以及致力於該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交流,也寄盼更多天帝教同奮能持續投入天帝教的科學、醫學、神學等研究領域,早日貫通天人之際,完成天人大同的神聖目標。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