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天節聖訓之心靈環保教化:「仁慈當令,明德以行,正覺為念」(以〈學道則儀〉為例)(一)

巡天節聖訓之心靈環保教化:「仁慈當令,明德以行,正覺為念」(以〈學道則儀〉為例)(一)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483期 » 巡天節聖訓之心靈環保教化:「仁慈當令,明德以行,正覺為念」(以〈學道則儀〉為例)(一)

洪靜雯(青年團北區新境界傳道師)  2024-06-15 09:55

「道勝化劫—氣候變遷」始院全教巡迴親和宣講系列報導(一)

洪靜雯(青年團北區新境界傳道師)

前言

  本師世尊極初大帝於2023年曾傳示聖訓指出:面對當前三期末劫劫運走向,有三大重要議題:一是核武;二是地緣政治經濟;三是氣候變遷。其中有關氣候變遷的議題,此篇聖訓進一步說明如下:

  氣候變遷是現今人類面臨的急切行劫方案,以救劫而論,有必要立為第三時代使命,天帝教同奮與全體人類共同面對自然環境的惡化。(2023年8月28日)

  根據此篇聖訓,我們可以明確了解氣候變遷在未來劫運走向中,被列為急切的行劫方案,其急切之程度,甚至有必要立為第三時代使命。換言之,天帝教於春期當令之際,如何提升大家對於氣候變遷的憂患意識,將是不可忽視的救劫弘教議題。

劫由人造 劫由心起

  面對此劫運走向,我們能做什麼?根據癸卯年巡天節聖訓,三期主宰於「國際關係整合與全球氣候變遷會報」聖示:

  關注人間實際面臨全球氣候異常化的挽救行動,唯有全體人類省懺及團結合作,全面整合,凝聚力量,減少對全球氣候變遷之因素,友善環境,依人心與實際作為而以鐳能媒介自然,適度調和五行相生之道。(2024年2月5日)

  據此可見,全球氣候異常與人心問題息息相關,誠如本師世尊駐世人間一再強調:「劫由人造,劫由心起。」而有關人心的教化方法,本文認為此應深入了解癸卯年巡天節聖訓再三呼籲的三大教化主軸:「仁慈」、「明德」、「正覺」,同時佐以〈學道則儀〉為參照。

  癸卯年巡天節有多篇聖訓特別強調:甲辰年普行教化應以「仁慈」、「明德」、「正覺」為根本原則。列舉如下:

  萬法教主聖訓傳示:「以仁慈為教化之本,以明德為教化之基,以正覺為教化之根。」(2024年2月5日)

  先天一炁機禪子聖訓傳示:「教主 上帝巡天,以系星地球為中心點,體現生生不息,調和大自然,普行教化,仁慈當令,明德以行,正覺為念,大化流行。」(2024年2月5日)

  極初大帝聖訓傳示:「春期行運,救劫弘教成效不彰,說明:一、世人多迷,身心失衡,惟有清明靈識,隨方應化。二、殺伐戰爭,招劫應劫,仁慈教化,以為天德。三、天親人和,再彰再顯,以為明德、正覺之教。」(2024年2月5日)

  三期主宰聖訓傳示:「三期末劫由行劫、清劫、平劫、春劫再到春期,春期是緩衝,乃上天有好生之德,故春期之變化莫測,救劫以仁為天,以慈為地,以明為左,以德為右,以正為上,以覺為下。普行仁慈、明德、正覺教化,人間甲辰年『天命、信心、奮鬥』明確目標,身體力行。」(2024年2月5日)

  何謂「仁慈」、「明德」、「正覺」?甲辰年為何特別強調「仁慈」、「明德」、「正覺」之教化,又如何普行?以下分述之,並參照〈學道則儀〉為例。

仁民愛物 生生不息

一、關於「仁慈」之教化及實踐

  「仁慈」的意涵是指仁愛慈善。根據癸卯年巡天節聖訓所言,「仁慈」也是體現「天心之仁」的核心精神特質。此特質落實在人間,轉化為中華文化道德實踐之具體作為,此即「親親仁民,仁民愛物」。綜合而言,「仁慈」實乃彰顯天帝教《教綱》第二條「教旨」的中心思想:「本教以生生不息,體天心之仁,親親仁民,仁民愛物為中心思想。」

  先論「仁慈」是體現「天心之仁」的核心精神特質。「天心之仁」,乃是 上帝調和宇宙、長養萬性萬靈生命生機之至仁大愛,也是普濟天下蒼生之無上殊勝、無可計量的悲憫慈心。誠如〈道統始祖宇宙主宰玄穹高上帝聖誥〉所言:「至仁慈至德 大孝妙至宗」。上帝施放鐳能,調和宇宙運行,使得宇宙永不毀滅,孕育凡有生物之星球上的生命繁衍綿延,可謂至仁至慈之天德。既是對無生聖母的大孝,也妙現了宇宙運行不息的自然律則。是以,從無形的角度而言,「仁慈」可說是 上帝大放親和光、遍灑法華雨的恩澤。

  次論「仁慈」之精神特質落實在人間的具體作為是「親親仁民,仁民愛物」。「親親仁民,仁民愛物」出自《孟子•盡心上》,原意是指:我們要親愛自己的親人,仁厚地對待其他人,並且推而廣之,愛護天地萬物。換言之,從有形的角度來看,「仁慈」是一種推己及人的大愛慈心,此種大愛慈心的實踐是由親而疏,先從親人做起,再推廣至其他人,進而又延伸至天地萬物。

  是以,甲辰年以「仁慈」為教化之本,首在啟發人心仰體天恩,一方面奠定「絕對信賴 上帝」的信仰,一方面深化關懷全球局勢的憂患意識。值此春期當令之際,殺伐戰爭不斷,世界安定不再;全球氣候變遷,天災人禍變化難測;人心不古,恣福而不惜福,沉淪物慾薰染。我們當承擔救劫使者的天命,體天心之仁,堅固道心,信心不惑,為挽救三期末劫而奮鬥不息。

  誠如〈學道則儀〉第二部分第七次第之旨意:「志心真理,絕堅不二,謂之皈道。」時代在變、一切在變,然而天命不變、道心不變,即使面臨千軍萬馬亦無法奪志,面對千磨萬考更益發信心不惑。此即「皈道」—對真理之服膺堅如磐石,對 上帝之信仰忠貞不二。縱然迭遭各種嚴峻考驗,始終絕對信賴 上帝,一心皈依 上帝真道。

  其次,我們更應以「親親仁民,仁民愛物」為救劫弘教之原則,從「向自己奮鬥」做起,擴而及之,「自渡渡人、自善善人」,弘揚民胞物與的教化—「不為自己設想,不求個人福報」,宣揚宇宙真道,實踐時代使命,使得人與人、人與天、國與國、民族與民族、文化與文化、宗教與宗教之間都能秉持「敬其所異、愛其所同」的原則和平共處,乃至人類與草木鳥獸、山水瓦石都能和諧共存,讓每一份生命皆能一視同仁地蒙受 上帝德澤。

  如〈學道則儀〉第二部分第十一次第「傳道」所言:「開化痴愚,引人入勝,是謂傳道。」透過個人實修實持,凝煉「誠於中、發於外」的精神正氣,一方面可開導感化初皈入門抑或不明修持真理之人,一方面亦能引領世人受到身心之薰陶,在教化人心的作用下,走入修持 上帝真道的殿堂。透過大道的實踐與傳授,不僅引渡原人來歸,還延伸至宣揚天帝教兩大使命,使世人由了解學道之重要,進而加入救劫的行列,自渡渡人、自善善人,此即「傳道」。

  又如〈學道則儀〉第二部分第十二次第「證道」所言:「替天行道,化延末劫,廣宣教義,普濟蒼生,傳跡留形,日月詠春,是為證道,亦謂成道。」上體天心之仁,以弘揚 上帝真道為職志,化延三期核子毀滅浩劫,廣為宣揚三統(道統、法統、炁統)等大經大法大寶的教化內涵,普濟天下蒼生同受德澤,使奮鬥行跡成為教化人心的道糧,永留人世足為典範,大地回春充滿生機,此即「證道」,亦謂「成道」。

  綜上,〈學道則儀〉第二部分第七次第「皈道」、第十一次第「傳道」、第十二次第「證道」皆體現了「仁慈當令」的教化內涵。

循乘而修 貫通天人

  「仁慈」既然是 上帝之天德,那麼,我們是否得與 上帝直接感通?又如何感通?天帝教第二任首席使者維生先生曾言:「上帝即道,道即 上帝」。故吾人行住坐臥時時能與道合,亦即時時能感通 上帝。教義《新境界》亦言:「所謂道者,乃形而上之物。然此形而上之物,固仍為實質的,且在人類本體之中,而與天地相和合。」此段引文肯定了 上帝自在我心。因此人可透過修持回歸道源,也就是回到 上帝左右,與宇宙共始終。此可謂以「仁慈」為教化之本的終極關懷。

  〈學道則儀〉第一部分第十二項心法即體現了人人皆可回歸道源的精神:「學道無得道,放下萬緣空。一旦覺溢充,宇宙共始終。」當煉就至與道合真,實已超越「有道」、「無道」之別,一切聽任無心而為,「無得道」的心境反而是「得道」的自然體現,一靈常照,萬念皆空。在直修「煉神還虛」的境界中,一旦超凡入聖而登真,靈覺煥發、陽氣充盈,與太虛合其神,與宇宙合其體。此既是「大同上乘」超神入化、形神俱妙的境界寫照,也是人人皆具「仁慈」本質、人人皆可回到 上帝身邊的印證。

  如何普行「仁慈」教化?例如:虔誠勤誦兩誥,凝聚正氣以澄清行劫魔氛;廣渡原人皈師,推動三皈三乘,引導同奮循序進階參訓靜坐班,宣揚 上帝教化、使其深入人心;弘揚時代使命,提升同奮關懷行劫演變的憂患意識、參與救劫弘教的天命意識。以皇誥為例:「慈心哀求,金闕玄穹主,宇宙主宰赦罪大天尊,玄穹高上帝。」「慈心」二字,其實就是「仁慈之天心」。透過慈心哀求 上帝,除了可以提升我們與 上帝之間的親和熱準,亦有助喚醒我們普濟天下蒼生的大仁大慈之心,涵養「仁慈」之宗教情操。

  皇誥是通天至寶,意指通 天帝之至寶。本師墨寶叮囑:「聲聲願願達金闕,吸吸呼呼通帝心。」當同奮達一心不亂誠心持誦的境界,大可救天下災劫,小可與 上帝印心。天帝教教職、神職同奮更應以身作則,虔誠服膺 上帝教化,加強虔誦兩誥,提升誦誥之品質,上通天心,下貫人心,將「仁慈」教化落實於日常修持、植基於人心。

  (待續)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