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師世尊分詠廿字真言》箋注
高緒業 1998-02-25 12:20
博
道尙玄同佛平等,耶稱博愛視同仁;
包荒之量無取舍,物與民胞聖賢心。
‧白話意譯:
道家崇尚和光同塵,佛教主張眾生平等,耶教倡導博愛,都對萬物一視同仁。他們包含容忍的心量,無所取舍,視人民如同胞,視動物爲同類,與先聖先賢的仁心完全相合的。
‧內容詳釋:
▲道—指道家。
▲尚—尊崇、看重。
▲玄同—與天地萬物混同為一。老子:「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莊子胠篋:「削曾史之行,鉗楊墨之口,攘弃仁義,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
▲佛,指佛教。
▲平等—佛教語:佛教認爲宇宙本質皆同一體,一切法,一切眾生,本無差別,故稱平等。沒有高下貴賤深淺等差別,對一切眾生愛念相同,毫無怨親的分別叫平等心。涅槃經三:「如來善修,如是平等。」
▲耶穌—基督教所信奉的救世主,稱之為基督。教人「愛人如己」和「要愛仇敵」。基督教是奉耶穌基督為救世主之各教派之統稱。包括天主教、希臘正教(東正教)和宗教革命後的各新教教派。
▲博愛—兼愛,廣泛的愛。孝經三才:先之以博愛;民莫遺其親。韓愈原道:「博愛之謂仁。」基督教的基本教義為博愛。
▲同仁—(一)志同道合的人。(二)同事也稱同仁。
▲視同仁—一視同仁。謂對待萬物一律平等不分厚薄,任何差別。韓愈原人:「是故聖人一視而同仁,篤近而舉遠。」
▲包荒—包含荒穢。易泰:包荒:用馮河。後把能容忍叫包荒。李白文:「包荒匿瑕,蓄此煩醜。」(聞一多謂:包讀爲匏,包荒是匏瓜的聲轉,包荒馮河,就是用匏瓜渡河的意思。)
▲取舍—採取或捨棄。同取捨。王充論衡:「君子與小人,本殊操異行,取捨不同。」
▲物與民胞—民胞物與,人民如同胞,視動物為同類,如同一體。猶言泛愛一切人與物,也是博愛的意思。宋張載西銘:「乾稱父,坤稱母,……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聖賢心—聖人賢人的存心。
孝
菽水承歡貴及時,婉容愉色莫相違;
萬鍾祿養方言孝,游子常懷風木悲。
秋霜春露祭蒸嘗,夏凊冬溫奉高堂;
一點敬心常繫念,自然頂上放毫光。
‧白話意譯:
吃些豆類,喝些白水,承歡膝下,儘管生活清苦,可貴的是能及時善盡孝道。對待父母必須和悦色,態度誠敬,而且要不違背他們的意願。爲了取得高官厚祿,遠離家鄉,天涯游子常常因爲父母亡故,不能再去侍養,風吹樹動,物傷懷,追悔莫及。
對於祖先歲時的祭祀,對於父母夏冬的照顧,不可忽略。只要中常有誠敬掛念的,很自然的就頭頂放光,可以俯仰無愧了。
‧內容詳釋:
▲菽水承歡—指生活雖清苦,但能盡孝道。禮記檀弓:子路曰:「傷哉!貧也。生無以為養,死無以爲禮也。」孔子曰:「啜菽飮水盡其歡,斯為之孝。」菽,豆類的統稱。
▲及時—得時、合時。易乾:「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陶淵明詩:「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婉容愉色—婉容,柔順的儀容,愉色,快樂的表情。禮記祭義:「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論語爲政:(一)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二)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注,包咸曰:色難者,謂承順父母顏色為難。後因稱承父母顔色,孝養侍奉父母為「色養」。婉容愉色就是色養,也就是敬。
▲違—背,逆。違背、違逆。
▲萬鍾祿養—見「廉」條。
▲游子—也作遊子。離鄕遠遊的人。唐孟郊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父母在,不遠遊—言父母健在,不應遠離,以免父母耽心。論語里仁: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風木悲—風木,喻父母亡故,不及侍養。陸游詩:「早歲已興風木嘆,餘生永廢蓼莪詩。也作風樹。韓詩外傳:「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
▲春露秋霜—指對祖先歲時的祭祀。由看到春露秋霜的自然景象,因而追懷祖先,故名。禮記祭義:「是故君子合諸天道,春禘秋嘗。秋,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非其寒之謂也。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人,如將見之。」
▲蒸嘗—同烝嘗,泛稱祭祀。秋祭叫嘗,冬祭叫烝。詩小雅天保:「禴祠烝嘗,于公先王。」傳:春曰祠,夏曰禴,秋曰嘗,冬曰烝。
▲夏凊冬溫、冬溫夏凊—人子事親之禮。禮記曲禮上:「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凊,昏定而晨省。」注:晨昏定省,安定其床衽,省問其安否也。冬溫夏凊,冬則溫之以禦其寒,夏則凊之以辟其暑。凊,寒也,冷也,涼也。州謂寒爲凊,凊或乍清,凉,通涼。夏凊冬溫的實例如下:
扇枕溫衾—廿四孝故事之十九。漢黃香,年九歲。失母,思慕無切。鄰人稱其孝。香躬執勤苦,一意事父。夏天暑熱,爲扇涼其枕簟;冬天寒冷,以身煖其被褥。太守護表而異之。有詩為頌。詩曰:冬月溫衾煖,炎天扇枕涼,兒童知子職,千古一黃香。按黃香,字文強,安陸人,博通經史,能文章,京師號曰,江夏黃童,天下無雙。和帝時,拜左丞,遷書令。
▲高堂—謂父母。唐陳子昻詩:委別高堂愛,窺覦明主恩。
▲論語為政: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秋霜春露祭蒸嘗,祭之以禮也。夏凊冬溫敬高堂,事之以禮也。
▲繫念—同繫心、繫懷。掛心、牽掛。心中牽掛某事或某人。
▲頂上—頭頂之上。
▲頂上毫光—佛教稱頂光。佛萻薩頂上之圓光也。阿彌陀經:諸佛頂光,不及彌陀頂中光明。
▲毫光—謂光線四射如毫毛。(細毛)毫,長度單位,為寸千分之一。孫子算經:度之所起于忽,欲知其忽,蠶吐絲為忽。十忽爲一絲十絲爲一毫,十毫爲一釐,十釐為一分,十分一寸。
註:我們通常可由佛書中所繪的佛像,看到祂們的後光。這種後光是淡金黃色的。而且事實上,只要心行合於正道的人,便會發出其心靈和諧程度成等比亮度的光芒。因爲誠於中而形於外,這就是孟子所說的浩然正氣,也是世俗人說的「一團和氣」「祥瑞之氣」;但是,若其心中又出現憤怒、嫉妒、排斥等心理,該人的後光就會立即消失。
▲錢穆說:近代有人在懷疑,孝慈是對等的,爲什麼孔門卻偏多講孝呢?這理由很簡單,天下有不為父母、沒有子女的人,卻沒有不爲子女、沒有父母的人。孔門講孝道,為人人而講,為全世界人類古今之全體而講。講孝,人人有份,講慈,便有人沒有份。而且人必然先做子女纔做父母的。講孝,盡了人生之全時期,父母死了,孝心還可存在,講慈則最多只占人生之半節。
仁
太極圈中一粒仁,生天生地亦生人,
識來個裏真妙用,魚躍鳶飛大化行。
‧白話意譯:
創造宇宙的太極之中,存有生生不息的仁心,由此繁衍,纔生天地人與物。這裏面説起來作用真是奇妙,就像鳶飛於天,魚躍於水,大化流行,能使萬物各得其所。
‧內容詳釋:
▲太極圈中一粒仁,生天生地亦生人—太極一詞始於易經。「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繫辭上)兩儀為乾坤,乾坤就是陰陽。宇宙間變易之道,目的在於生生,易經又說:「生生之謂易。」繫辭又說:「天地絪縕,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以說明萬物化生的原理。易以天地人為三才,人和天地並立為三,各有所立,易彖傳又說:「是以立天之道,曰陰曰陽;立地之道,曰柔曰剛;立人之道,曰仁曰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生命的意義何在,繫辭又說:「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又據程石泉先生之說:繫辭所說:「成性存存,道義之門。」存存實是「存仁」之誤。再根據後儒周敦頤的太極圖說,把易經中這些意義都貫穿了。程明道說:「醫書言手足痿痺為不仁,此言最善名狀,仁者以天地萬物一體,莫非己者。」王陽明本明道之旨說仁曰:「明德是此心之德,即是仁,仁者以天地萬物爲一體。」程伊川對仁的譬喻更見切實,曰:「心譬如穀種,生之性便是仁也。」後來朱子卻說:「太極祗是天地萬物之理。在天地言,則天地中有太極;在萬物言,則萬物中各自太極。」又說:「人人有一太極,物物有一太極。」他說:「生底意思是仁。又說:「仁者,天地生物之心。」更明白的說:「天地無勾當,只是以生物為心……」又說:「天地以生物為心者也,而人物之生,又各得夫天地之心以為心者也。故語心之德,雖其總攝貫通,無所不備,然一言以蔽之,則曰仁而已矣。」但他認爲太極衹是一個理字。太極祇是天地萬物之理。清朝戴震說:「一陰一陽蓋言天地之化不已也,道也。一陰一陽,其生生乎?其生生而條理乎?……生生仁也。」
以上都是易經及後儒對「太極」與「仁」兩者關係的有關論說,但對本詩兩句直接的解釋,未有直接明。。但筆者最後仍然找到了根據:
太極圖中一粒仁—
八十二年底開始,清虛宮弘法院教師規劃心靈學系列講座輯為「人類意識概要」上冊於八十六年九月初版,於張橫渠之心性論說篇中,赫然發現「仁」在「太極」之中,對「氣化論」與「性體」=思想的會通及轉換有詳盡之解釋,今轉錄下:
吾等認為:張橫渠在太和篇中所言的「性」之最根源處應同等於中庸曰:「天命之謂性」的「性」體內涵。換言之,張橫渠在此處所言的「性」實為「誠體」的化身。此處所言的「性」也是內在道體之性,如就宇宙觀點而論,亦可言為誠體流行的天道之意。
基於以上的界定,吾人更可進一步的説:張橫渠在太和篇中所言的「太和」、「太虛」與「性」三者之間,實有著內、外、虛、實互為表裡的層次與融貫性,在此吾人如定「太虛」境界為「虛感、神用」之虛體面,性(誠體)即為「誠感、幾用」之實體面,而此時的「太和」即為此虛、實兩體相互抱合「即感即應」的大寂體(如無極)、大和諧(如太極)之道體。如圖所示:
一露動相 神用 實體面(誠感)
大寂體←——→太極圖(大和諧) 左旋 右旋
幾用 虛體面(虛感)
註:左旋、右旋為展現出氣化的推移方向,在天道中此二旋的推移方向,有一定的循環法則。
就氣化的脈絡觀之,以上三合之體(太和、太虛、性)能夠而無阻經由「誠感、神用」、「虛感、幾用」的交錯與互感,再配合氣化流行的過程,即可化生宇宙萬物,貫通性、命,並落實在人生的修德涵養之中,其奧妙即為「氣」在轉運上的會通與扭轉(指交錯)作用所致。在此吾人若將「大和諧」體想像成一個大扭轉體時,則氣化的推移方式有二,一是由虛體而露動相,而向實體面推移的轉運;一是實體面露動相而向虛體面推移的轉運。
就變化氣質的脈絡觀之,由於人身中也有類似上述所謂:「三合之體」的氣化轉運特性,因此吾等以為一般人若經由「至誠之心」與「以禮修德」的涵養工夫,養其浩然正氣,體內的氣化轉換(運)方式,自有相似於大和體的精微妙處。在此若將「大和諧」體之體相落入人的身中,則如圖所示:
返 回 誠用 氣性面(陰感)
大寂體←——→太極圖(大和諧) 左旋 右旋
天性本然 仁用 天性面(陽感)
註:左旋、右旋為展現出氣化的推移方向,在人身中此二旋的推移方向,並非全等於天體的旋轉方向。
同前理,其氣化的推移方式亦有二分,一是由「天性」面向「氣性」面推移的轉運;一是由「氣性」面向「天性」面推移的轉運。
當人身中屬「天性」的部份一露動相(其條件有二(1)感自或來自於大空中天地之氣的氣化轉運。(2)由個體內在氣性部分的氣質轉運。)此時,內在的氣化現象極相似於前述「大和諧」體之第一類型氣化方式,其過程如下:
當人身中屬「天性」的部份一露動相,此時,原為「天性」的(誠用)部分,即刻同「天性面」產生同步感應之相,隨後天性的「誠用」便會再同氣性面互感(其特性是在協調由陽轉陰、由隱入顯之中所生成的氣化狀態),亦即令原本天性」中的本然之氣(正氣)轉運成具有帶動身中產生氣化功能的性能之氣(性氣)。此後,由於氣性面之中,本即帶著合性、命與道的真實內涵(屬「仁」性部分),因而氣性面可隨著身中氣化流程(亦為形、著、明、動、變、化現象)的推移,而產生正氣擴散的氣化動力與「即寂即感」的體、用之象,此種氣化動力與體、用之象將會令氣性面露出動相,以加速「變化氣質」的成效。
生天生地亦生仁—熊十力「讀經示要」卷一—就論語、大易、大戴禮、中庸之言道及春秋之元之旨,互相證明:夫道,生生也。(易經曰:「生生之謂易。此云易者,變易義。而變易之實體即道。故曰道生生也。)生天生地生人,只是此道。……,生生不息,真常維極。反己自識,則萬化在我。萬物同體。仁覆天下,而我無功名。(冖附說:天下皆吾同體,故不以我宰天下。亦不見天下待吾之治。吾與天下休戚相關,若痛癢之在一身。百骸五臟,無麻木不相喻者。仁恩徧注,誰尸其功名。)
「人類意識概要」聖訓之頒佈,在八十二年以後,熊十力讀經示要於民國三十四年初版,均在世尊撰「分詠廿字真言」之後,筆者舉此例證,不在證明世尊原詩文之岀處,只是說明人類真理,普佈入心,前聖後聖,前賢後賢,所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知所覺,聞道或有先後,道實無所歧出。尤其筆者都偶然中得此,「人類意識槪要」由天人交通班同奮告訴我,「讀經示要」亦於整理書籍時稍加翻閱時發現。豈非上聖媒壓所致。謹此略作說明。
▲個裏—這裏、其中。
▲妙用—奇妙的作用。唐韋續文:「妙用玄通,鄰於神化。」李白詩:「自然成妙用,孰知其指的。」
▲魚躍鳶飛、鳶飛魚躍—指萬物各得其所。中庸:詩云:「鳶飛戾天,魚躍於淵。」言其上下察也。所引詩見詩大雅旱麓篇,詩經原疏:是道被飛潛,萬物得化,化之明察故也。集註朱熹註:子思引此詩,以明化育流行,上下昭著,莫非此理之用。王引之經義述聞說:廣雅云:「察,至也。」此引詩以明君子之道之大,上至於天,下至於地。
▲大化—(一)氣象的變化。(二)廣遠深入的教化。書大誥:「肆予大化,誘我友邦君。」(三)生命的代稱。人類生命歷程的重大變化。列子天瑞:人自生至終,大化有四:嬰孩也,少壯也,老耄也,死亡也。陶潛詩:「常恐大化盡,氣力不及衰。」(四)佛教語:指佛的教化。妙法蓮華經玄義:說教之綱格,大化之筌罤。
慈
慈悲一片方寸間,矜恤困窮憐孤鰥,
此是修行真寶筏,何須萬水與千山。
‧白話意譯:
每人心中都有一片慈心悲願,同情救濟困難貧窮和無夫無妻、無父母、無子女遭遇不幸的人,這樣就是修行的最好途徑,何必走遍水千山到四方遠行求道呢?
‧內容詳釋:
▲慈悲—佛家語,與人歡樂為慈,解人苦難爲悲。大智度論:「大慈與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王維詩:「救世多慈悲,即心無行作。」
▲慈悲一片、一片慈悲—猶言慈航普渡。佛家語,佛以慈悲救渡眾生脫離苦海,有如舟航。蕭統開善寺法會:「法輪明暗室,慧海渡慈航。」
▲方寸—一寸見方的面積,形容狹小。方寸也指心。
▲方寸間—或稱方寸地。指心。列子仲尼:「吾見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虛矣。」鶴林玉露:「俗語云: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指心而言也。」
▲矜、恤、憐—矜、恤、憐皆同義字,對別人的不幸表示同情。但恤有另一意義,是救濟,因同情他人而採取救濟行動。
▲困窮—困難貧窮,貧乏困苦。論語堯曰:「四海困窮。荀子大略:「多有之者富,少有之者貧,至無有者窮。」大槪一時之阨難是困,長久的貧乏是窮。史記魏公子信陵君傳:以公子之高義為能急人之困。俗語有說,救急不救窮。
▲孤鰥—孤寡鰥獨之簡稱。老而無妻謂之鰥(或作矜,仍讀鰥音),老而無夫謂之寡;幼而無父謂之孤,老而無子謂之獨。禮記禮運:「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史記:「恤鰥寡,存孤獨。
▲修行—(一)修身實踐。(二)佛家叫出家為修行。
▲筏—竹筏、木筏、皮筏,皆渡水之工具。
▲寶筏—佛家語,指佛法。以其能濟渡眾生出生死海,猶如可乘載人到彼岸的竹(木)筏,故稱寶筏。後用以通稱解惑的工具。李白春歸山寄孟浩然詩:「金剛開覺路,寶筏渡迷川。」
▲萬水千山—也作千山萬水,形容山川之多,比喻道路的遙遠艱難。唐賈島詩:「萬水山千山路,孤舟幾月程。唐宋之問詩:「豈意南中歧路多,千水萬山分鄕縣。」
覺
水晶宮裏主人翁,六識無餘五蘊空。
無上菩提真法眼,臭皮囊上少加功。
•白話意譯:
置身玲躘晶瑩耀眼奪目的宮殿中,一心不亂自有主宰,保持了六根清淨五蘊皆空的境地。至高無上的正覺,才是真正的菩薩法眼,不必在人的肉體上多作修煉工夫。
•內容詳釋:
▲水晶宮—水晶所作之宮殿。(一)後代神話常用以稱龍王的宮殿。(二)魏略:大秦國以水晶為殿柱。述異記:購闔閭水晶宮,備極精巧,皆出自水府。(三)明一統志:水晶宮在福州西湖上。歐陽修內直對月詩:「水晶宮鎮黃金闕,故比人間分外寒。」
▲主人翁,也做主人公。(一)對主人的尊稱。(二)指小說戲劇中的中心人物。
●譯者懷疑此處所言水晶宮,或係指因陀羅網。在忉利天天王(或譯帝釋)的宮殿裏,有一種寶珠結成的網,一顆顆寶珠的光,互相輝映,一重一重,無有窮盡,這種寶珠網就叫做因陀羅網,也叫做帝網。因陀羅,釋迦提婆因陀羅的簡稱,梵語Indra,印度吠陀教的主神,華譯帝釋(或稱釋帝桓因),此神好戰,手持金剛杵,故名「金剛手」,征服人間和魔界無數敵手。
▲六識—見明字詮釋。
▲無餘—沒有剩餘。詩秦風權輿:「今也每日無餘。」班固西都賦:「草木無餘,离獸殄夷。」佛教語。無餘殘,無餘蘊,謂事理之至極。
▲無餘涅槃,有餘涅槃—佛教語,亦作無餘依涅槃,有餘依涅槃。佛教認為生死原因之煩惱已經斷絕,但作為前世「惑」業的果報身還留在世間,亦即生死之因已斷,尚有生死之果待盡者,名有餘依涅槃。生死之因果都盡,不再受於世間三界者,為無餘依涅槃。大知度論:「愛等諸煩惱斷,是名有餘涅槃;聖人今世所受五眾(即五蘊)盡,更不復受,是名無餘涅槃。(涅槃,華譯圓寂,寂寞或不生不滅之意。)
▲六識無餘五蘊空—六識因六根而生,六識無餘,即六根清淨,故此句譯為六根清淨、五蘊皆空,是最通俗的說法。做到這樣已是無餘涅槃,到了菩薩的境地。五蘊、六識、六根均見「明」字詳釋。
▲無上—至高無上,極言最高沒有更高的。淮南子:「道,至高無上,至深無下。」
▲菩提—佛教名詞。意譯「覺」等,指對佛教真理的覺悟。亦即正覺。舊譯為道,指通向涅槃之路。廣義言,凡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槃之智慧,通稱菩提。大智度論:「菩提,名諸佛道。」與佛教最高智慧含義相近。景德傳燈錄:「慈心一切平等,真如菩提自現。」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被認為能覺知佛教一切真理,並能如實了知一切事物,從而達到無所不知的一種智慧。大智度論說:唯佛一人智慧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名「大菩提」。
菩提心—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心,叫做菩提心,也就是求取開悟的心,常常與佛心一視同仁。發菩提心有三個要件:第一是深心,廣修無量善法。第二是悲心,廣度無量生。第三是真心,正念真如。華嚴經:「萻提妙法樹,生於真心地。」
●譯者按:佛教主張眾生平等,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成佛須先能達無上正覺。正覺是自覺、覺人、覺行圓滿。這與我國大學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涵意完全相符。
▲法眼—佛教語:菩薩之眼,能清楚的見到一切妙有的道理。為五眼之一。五眼是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臭皮囊—指人的軀殼,也作臭皮袋。太上純陽真君了三得一經:「竟將五官六腑敗壞於臭皮囊中。」宋劉克莊詩:「赤肉團終將敗壞,臭皮袋死尚貪痴。」
▲加功—同加工。增加工作時間,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