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重耀建築事務所談—我們如何規劃設計天安太和道場

李重耀建築事務所談—我們如何規劃設計天安太和道場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114期 » 李重耀建築事務所談—我們如何規劃設計天安太和道場

 1993-07-25 11:50

國寶級寺廟建築巨擘

一、前言:

  天帝教以仁愛為基礎,以宗教大同、世界大同、天人大同為目標。故本道場雖為天帝教所創,卻是以服務天下蒼生為宗旨之國際性道場。天帝教教義博大精深,本事務所自接獲此委託之規劃設計案後,始終秉持著戰戰兢兢之精神與態度,除多方研讀教義,期能由其中找出天帝教之精髓外;更多次討論,希望能將形而上之教義,轉化為建築之外形,如今本規劃設計已大致定案,望各方先進能多給予批評與指教!

二、設計目標:

  1、建立一國際級觀光道場。

  2、建立一符合天帝教教義精神之道場。

三、規劃設計內容:

  未來本道場之活動很多,如親靈追思、宏教幹部集訓、全教教務會議、靜心靜坐研習、親和聯誼、休閒渡假、非閉關式靜參、訪道朝聖……等,其轉化為建築空間內容如下:

  1、主殿—平等堂、展示館、大同堂、光殿等空間,分別規劃為朝禮大廳、天帝教相關文物展示、大型會議廳,及供六百人同時靜坐祈禱之空間。

  2、濟祖殿—為安養亡靈之所在,寶塔內分個人式、夫妻式、家族式。

  3、活動中心—中心內有客房、交誼廳、宗教哲學教室、靜參小室、娛樂室及閱覽室、餐廳等。

四、配置計劃:

(一)配置原則:

  1、配合原有地形與地勢。

  2、在有限的土地上,爭取最佳使用空間。

  3、塑造儀典性之氣勢。

(二)配置手法:

  1、中軸之建立:

  本規劃案基地廣大,為建立方向感及儀典性之氣氛塑造,藉由建築物之包蔽及地形、舖面處理建立一中軸。

  在主要的軸線上,最重要的建築物,分別為主殿及濟祖殿,兩棟建築物各位居於一端點,並利用本教教徽來分判陰陽之隔,主殿為陽(天圓),以此規劃為群眾活動的空間,濟祖殿為陰(地方),以此規劃為安置亡靈的空間。

  2、中軸空間層次→收、放、收、放。利用一縮一放的空間配置以塑造不同的心靈感受,並將主殿設計為空間配置的最高焦點。

  3、步步高昇:

  兩棟主要建築物,均利用階梯所產生的高差,來塑造主殿及濟祖殿神聖及崇高的地位。

  4、活動中心地下化:

  活動中心為避免不同的活動性質產生干擾,充份的提高來訪者的休憩品質,並且增加綠地及活動中心的使用面積,因此規劃為地下化。

 ●經過鐘鼓樓(1),入口處(2)即在眼前。第一廣場(3),進入中繼廣場(4),沿途將植蒼翠林木,最後進入第三廣場(5),一收一放間,有心胸愈見開闊及拾級而上的朝聖意味。

  5、考慮未來擴建的可能:

  (1)大門及其後方廣闊之林地,可作為未來發展的腹地。

  (2)配置後殿以配合未來發展之需。

  6、淨的功能:利用濟祖殿前天帝教教徽旋和系標誌處的丹陛泉(暫名),製造淙淙流水聲,洗淨人的心靈,以綿延不斷的湧泉,象徵著淵遠流長的深刻涵義。

  7、進入第一廣場大門,精美浮雕的照壁呈現眼前,使人無法馬上對道場內部一覽無遺,塑造出宗教神秘肅穆的氣氛,而第一、中繼及第三廣場間通道均採一縮一放的方式,予人視野逐漸開闊之感,兩旁並植二葉松,漫步其間,極為賞心悅目。

 ●圓攢尖的屋頂搭配方形基座,加上入口處造型的設計,主殿象徵著天地運行生生不息的中心。

五、造型計劃:

(一)原則:

  1、配合天帝教教義精神及特質。

  2、塑造天帝教獨有的特色。

  3、中國傳統建築的轉換。

(二)手法:

  1、主殿:

   (1)以圓攢尖的屋頂(光殿上方)及方形基座的配合,表示天圓地方的觀念,及象徵著天地運行生生不息的中心。(註:圓攢尖頂用於北京祈年殿,是皇帝祈天的場所)

   (2)入口處的造型,以唐朝皇帝所配戴的帽子及城牆的拱門做為設計的依據,希望增加其莊嚴肅穆的氣氛,及巍峨挺拔的氣勢。

  2、濟祖殿:

   (1)採用方形屋頂以與主殿做為分別,高度不得高於主殿,色調一致,表示主從遙相呼應,並象徵著「地方」的觀念。

   (2)造型乃利用中國古文字「□」,與貨幣「□」的形態,兩相融合寓意。

   (3)漸退式的造型及三層樓高的階梯,可增加建築內部的容量,並製造朝拜儀式中嚴肅莊重的氣氛,使人在拾級而上時,會有種膜拜朝聖的意味。

   (4)殿前圓形廣場,週遭以廿根圓柱界定柱廊,上嵌廿字真言,中間的精神標誌則利用圓柱噴泉的作法,使其生動自然,顯現大自然運轉不息的奮鬥精神。

  3、活動中心:

   (1)兩側外牆類似西藏「布達拉宮」的作法,可增加主殿的氣勢,及製造入口處視覺的高潮。

   (2)中心兩旁之擋土牆,相隔四及八米,有寬敞的空間來綠化處理,並配合燈光效果,以製造氣氛。

   (3)設計時充份考慮到空間明暗度,濕度及景觀美化問題,而且由於道場地勢高,地下三層樓的建築並不會讓人有幽暗的感受,使得地下化的活動中心仍別有一番天地。

 ●中繼及第三廣場下方及活動中心,兩側外牆類似西藏「布達拉宮」,著重採光、濕度及景觀美化,增強主殿整體氣勢。

 ●濟祖殿造型融合古文字「□」及貨幣「□」,色調與主殿一致,表示主從遙相呼應及「地方」的觀念。

  4、大門、鐘鼓樓、樓梯間:以龍的造型,及本教教徽的組合,來凸顯本教精神,並加強視覺效果。

註:一一三期天安報導「劃一個天清地寧的人間樂土」作者為林光持,整理者為熊敏晨。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