穎慧巧思謀教忠誠不求聞達──邱敏奇同奮
台北市掌院/詹敏悅 1991-02-25 10:10
奮鬥十年群英榜之七
回首前塵,十年求道奮鬥歷程,也曾有過衝擊與矛盾,常讓人身心俱疲,在進退中,依然保有一份清明,在道場裡無怨的繼績往前邁進,她手握十年奮鬥獎,無悔的說:因為在教院專職的關係……
在慶祝天帝教復興十週年的大會上,在頒獎給持續奮鬥十年的同奮之中,有一位入教十年也專職十年而非常突出的坤道同奮──邱敏奇。
淺淺梨渦、甜甜笑容,古典、和善的臉蛋,配著清純的短髮,任何時間看到她,都像清晨的空氣一樣,清新、舒爽、自然。花樣的年齡,居然已在始院專職十年以上了,最近的三年是道務中心副執事。在此之前,應從靜坐班開始的第一期說起。
民國六十八年,她父親很早就是一貫道的堂主,本身也茹素多年,由於父親的薰陶,對於中國古詩書及各宗教經典都頗有興趣,無意中看到報上一則廣告:中華民國宗教哲學研究社書經班招生,或許是天意,這一看影響了她往後一生的歷程。
循著報上的地址,輾轉換搭兩班公車,從南港到新店,一個在台北的北端,一個在台北的南角,費時一個多小時之久,到達時才發現書經班早已結束,正在上課的是「第一期正宗靜坐班」,因正好中午,被熱情的邀請與學員共餐,但發現面前的五菜一湯都是葷食,正躊躇間,首席師尊得知她吃素,則遞給她一個素菜包,但吃完這個素菜包後,她再也沒有在始院出現了,因她自認,一個吃素的人加入一個葷食的團體是不合適的。
第一期正宗靜坐班結束了,首席師尊要敏忠去找她親和。「她知道我最喜歡爬山,有一天第二期的一些同奮開車到我家親和,父親請他們共餐後,和他們一起去爬山,大家閒聊得很高興,因此我和一、二期的同奮都很熟。」雖然如此,敏奇還是沒有參加靜坐班的打算。
到了第三期正宗靜坐班開課後,一次到始院和三期的學員一起親和,聽他們互談大家參加靜坐班的緣由、經過與心得,聽到其中有一位光猛同奮,因車禍腳被撞傷,才來參加,透過持續的打坐和辛勤的唸誥,已接近康復了。「靜坐」可治陳年宿疾及藥物所無法醫治的病痛,且有事實擺在眼前,這個震撼,非同小可。
原來,敏奇患有多年的鼻竇炎,每到秋末就發作,持續整個冬天,嚴重時直到春天都無法正常呼吸,鼻子整個塞住,只能以口呼吸,由於空氣進出,嘴唇乾裂,整日頭昏腦漲,夜晚不能躺著睡覺,這種痛苦沒有經過的人是無法體會的。「或許,我的鼻竇炎有救了。」她心裡這樣期望著,於是決心來參加正宗靜坐第四期。
為了治療頑劣的鼻病,首席師尊要她每天誦皇誥一千遍,她因此辭掉工作,白天到教院服務、誦誥。「最早的工作是出納兼煮飯、打掃,那時全始院的工作人員只有五位,包括現在仍在服務的李維祥管會計,江光符開導師管總務,過志英先生管文書及另一位方先生。雖說各有職司,其實,每人都兼好幾樣工作,江開導師及過先生有時還得負責買菜。尤其過先生手藝好,他下廚專門替首席師尊作可口的小菜,那時尚無所謂三中心之制度,全部只有一中心,有什麼事都是大家一起做。」在家很少燒過菜、煮過飯的敏奇,一點一滴從教院學習。「最高記錄曾供應第八期正宗靜坐班學員六十八人的餐點」,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這除了須具備慧心巧思外,還要能吃苦耐勞。
她回想當時整個教院及同奮之間的親和,很有「家」的感覺,尤其是在農曆過年時。在除夕前兩天,大家都合力大掃除,浴廁、門窗、櫃子、桌椅、光殿分時間擦洗,尤其在正宗靜坐第七期結束後又有敏克、敏定的參與,每逢過年到來,除夕當天就熱鬧了,大家分工合作,有的將橘子、蘋果、糖果擺「柑筩」(將橘子疊成尖塔狀)有的購買新年好幾天的菜,好準備給大年初一至十五來團拜的同奮享用,「雖然忙得不亦樂乎,但那種感覺真好。」回想起這些往事,她言語間流露著無限的懷念。
第四期正宗靜坐班有十八位學員,「我們的道號都是在光殿賜的,那時每週上三天課,週六、週一晚、週日整天,有時同奮趕不及來上課,人數太少,首席師尊就要我們上光殿唸誥,早期雖然沒有固定課本,上課就像話家常,首席師尊都隨機闡發,尤其提到華山、崑崙山的地仙們種種情形,我們都聽得忘了時間不想下課。」
「雖然參加靜坐班照樣唸誥、打坐,我始終存著半信半疑的心態,一直到巡天節,當天子時開始集體誦誥五十遍後打坐,沒多久,恍恍惚惚之間我感到 上帝的慈光加被於我身上,直貫兩個鼻孔!豁然而通,通體舒暢的感覺不可言喻,使我相信無形中有不可思議的力量,亦確立了我對帝教信心。」因此,陸續的渡了父母親、兄弟姐妹及許多道親等,首席師尊曾預言在她父親進來後將會渡廿一位緣人來參加靜坐班,她屈指一算到坤一期止,正好渡了廿一位,冥冥中似早有安排。
「孝忱感天,穎慧巧思,謀教忠誠,不求聞達,為道中奇才。」這是第一期高教班受訓時,侍筆下來對敏奇的評語。敏奇事親至孝,早晚問安,「她說父母親對她一生影響很大」,談起父親,她臉色凝重,偶而眼眶中仍有些泫然,「從我有記憶時,父母親已是虔誠的一貫道教徒,曾聽母親說年輕時的父親孔武有力,好講義氣,常為鄉里仗義打抱不平,偶然聞道之後,三個月內戒掉吃喝賭,持齋茹素,直到家中成為一貫道道場後,家中來訪道親就幾乎無一日斷過,父親待他們如己親、為他們分憂解困,我就是生長在這種『家即道場,道場即家』的環境中,耳濡目染父親身教、言教,因此在我心靈裡所接觸皆是善良的一面,這也塑造我又憨又直的性情,但我非常慶幸在人生起步時,父母親即給我最好的榜樣,使我不致誤入歧途,更何況生前不修,死後無能為力。這是修幾世才能得到今世這樣的善緣,投胎修道家庭,有這樣的父母生我、養我、育我,這是無法以言語表達的感恩,『人身難得』,但『修道家庭更難遇』」在今日孝道已漸式微,能有這樣的體悟,實在都是有好的父母親的引導,尤其天生心性善良純真的稟賦才能做到。怪不得一談起這個女兒,作媽媽的賢淨總是笑咪咪,賢淨說:「她作什麼事都會與我們商量。」這樣一位心思細膩,聰穎明慧應是最理想的伴侶,但標梅已過,猶尚小姑獨處,是否僅因堅持當年上表修坤貞的心願?「當年甲子、乙丑年是非常危險的關鍵年,美蘇兩國情勢緊張,隨時可能引發核戰,本教發動九千萬聲皇誥化解劫難,首席師尊心疼這些同奮如果結婚生子,兒女長大正好趕上這場戰爭,若過了此劫,或許可留下一些善良種子,所以鼓勵修乾貞、坤貞,一時北中南各教院多人響應,紛紛加入行列。但渡過了危急的兩年後,首席師尊一切順其自然,當年表文亦未呈光殿。」如今,對於姻緣的看法,她說:只有自己最清楚,就以「知命樂天」,四個字來形容。
她學過插花、刺繡、書法,但她總是謙稱「只是喜好,不敢言精」,她亦有作事明快、果決的一面,頗有女中丈夫之風,三年前剛從會計室調升道務中心副執事,因感於始院居全教道務主導地位,且帝教有些禮制尚待建立,為此曾到各廟宇參觀課誦,作為參考。三年多來,首席師尊曾多次想提她為執事,總是被她婉拒,「我覺得自己年齡、經歷都不夠,應在幕後多學習、執事以上應找德高望重、儀態沉穩者擔任,尤其道務中心的執事,有更多的機會參加教院外的儀典,更不可隨便。」這是她的觀感,謹守自己崗位,盡力能將事情做得圓滿就好了。
遊山玩水是她的最愛,欣賞山水之美可以幾至入神,整日徜徉其間而不厭倦。十年帝教,她沒有刻意的鑽營。雖然在她身上有許多的神蹟和感應,但平時,她並不喜渲染傳播,「因每個人想法不同,情況各異,只待時機成熟,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應各自體會,以免誤導。」
手中握著「十年奮鬥獎」,回想起這十年來,她亦曾有過無數次的衝擊與矛盾,「進退之間,常讓人身心俱疲,總是要經過不斷的思慮,待清明後才能繼續往前邁進,雖然如此,還是慶幸自己因為在教院專職的關係,能天天沐浴在 上帝的庇護中,亦靠十年來持續的誦誥,逐步進入深切瞭解無形有形運化之微妙,因此我感受到,要以短暫的時間去瞭解一個宗教是困難的,又何況是新興的宗教──天帝教,因為信仰任何宗教,一定要心力的投入再加上時間的累積,親身踐履過,方能在心靈深處相契合,就如師尊對大家的提示:『一門深入、前途無量』,拿到此座獎牌,僅有由衷感激,師尊、師母及全體同奮給予莫大的精神鼓勵,我視它是象徵著同奮向自己奮鬥的必經過程,亦代表著追尋向自己奮鬥的另一個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