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教辭典】親和
蔡大同 2006-05-01 11:00
親和力的形式,
可分為人與人、人與和子、人與神等三類關係,
而至誠至敬之心,正是引動親和力的關鍵。
「親和」一詞於帝教各種場合之中經常可以看到、聽到。在教義親和力之關係一節中說明了,親和的過程實質上是一種異性相引的電力作用,而人類的思想即是一種電力的放射。也就是說當親和力要成立時,必須有一方藉由意念發射出一電力凝向某一對象,此電力若是有為的、不自然的、存心的,則此電力是一種陰電、即為親力;而被凝向之對象若能以無為的、自然的、直覺的電力回應之,則此電力是一種陽電,當此兩相異之電力產生異引而生和力,如此一來親和作用即產生。然而親和力的產生除了要有異性相引之電力作用之外,更需要有一必要條件,此必要條件即為至誠之心,不誠則一切終歸無效。
親和力的形式可分為人與人、人與和子、人與神三類。人與人之間的親和好比同奮間的討論、諮詢或是弘教過程與社會大眾的互動,都可視為人與人的親和的一種形式。在一些武俠小說或電視劇中,一些武林俠客或是修道人士,為了讓自己的武功或道業上有所精進、突破,終其一生探訪明師、高人,希望能獲得指點,這種授與受的過程也是一種人與人的親和。我們最熟悉的例證,莫過於當年師尊前往太白山叩謁太師伯雲龍至聖並請教關於靜坐要領,獲雲龍至聖指點「自然」二字,讓師尊的靜坐心法從有為進入無為,進而銜接了帝教因應三期末劫降世的救劫急頓法門,這樣的殊緣也是一種人與人的親和。
人與和子的親和關係,實質上即為有形對無形之因緣感應。我們在家祭祀祖先、或是緬懷某位往生的親人、朋友,此時即會有一親力投射至該靈魂和子之處,倘若該靈魂和子同時也動了想念陽世之人的意念,如此一來和力即產生,而這一親和力便很可能成就此人與此一靈魂和子的來世緣分。
人與神的親和力關係即為人與自由神以上神佛間的親和力,其涵蓋了祈禱、祝福、真言、咒語、福至心靈等等。然而,人欲與自由神以上神佛親和除了須以至誠之心行之外,更需培養本身之親力,也就是加強本身之電力放射能力,即同奮平日常稱之「熱準」。熱準越高電力投射能力愈佳,愈能與更高神格之神佛達到異引效果。
在上述三種親和關係中,個人深深覺得不論何種親和關係,都須以至誠至敬之心看待之,尤其面對人與神之親和關係時,更須要有大智慧去洞悉親和關係中的種種體會,以免落入所謂的「著相」與「惡引」而不可自拔。
●問題思考:
問:同奮可曾想過平等堂「祭神如神在」的意義為何?
問:同奮與仙佛親和過程中,是否有因顯化而竊喜或因沒有顯化而心生懷疑?
●參考資料:
1.教義《新境界》,九十三年九月版。
2.《天人研究學會會訊》第四期,八十六年十月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