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守則」第九個字—「忍」

「人生守則」第九個字—「忍」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41期 » 「人生守則」第九個字—「忍」

 1987-04-30 09:30

將暴怒心換個「忍」心

「忍」字是修養自己最有效的入門途徑

  中國人對於人生修養極為重視,在大學一書中首先提示大家,從「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一貫的行為,都是以修身作為基礎,但是修身之道是如何入門呢?最好最有效的途徑莫過於「忍」字,換句話說,即是拿「忍」德作根本,本立而後道生,自然能用來修、齊、治、平,自然能夠安身立命,這些無一不是依賴著「忍」的功夫。

  為什麼說忍德是修身的基礎,修養自己的入門呢?我們曉得,聖人造字,對於「忍」字從刃從心,是以為人有不如意之時,必須強將感情(心)壓抑住,不使之發作出來,有如刀割一般難受,不得已而受之也,反之,為了稱心快意,強迫這個人心,人性去做違反本來心性的事,也是「忍」,就是殘忍,雖然也是心如刀割,卻是極端的破壞。所以我們在這裡所要講求的是忍讓的「忍」、及忍耐的「忍」,能忍讓、忍耐的人,才能夠動心忍性,不受習氣的拘束,不受物慾的桎梏;良心才不被蒙蔽,如此方足以談修身養性。在蕭師公的廿字心花守則中他老人家就教我們:「將暴怒心,換個忍心,」其寓意就是要我們在待人處事上,能夠平心靜氣的去應對,且忍人之所不能忍;不生憤恨暴怒之心,不起榮辱之念;則暴戾之氣消弭於無形,且可招來祥和之氣,當然天下之事皆可成矣!

師尊堅「忍」不拔的心志,就是例證

  一個人所抱的志向愈高,所擔當的責任愈大,所遭受的困難阻礙也愈多,古今中外歷歷不爽的證明在品格,在事業上有所成就的人,無不是從惡劣困苦的環境中歷練出來的。他們之所以能承受挫折,經歷失意之打擊而奮鬥不懈,無不是依靠「忍」德的力量來支撐,且都是由於他們具有忍人之所不能忍的涵養;終於獲得最後的勝利。有云:「能忍人之所不忍,方能為人之所不能為。」

  在我們的現今生活裡就有一例─那就是我們的師尊。他老人家在創教的過程裡飽受挫折,排除萬難將先天天帝教在人間復興,而造福人類,使核子毀滅劫得以化延,其特性就是他有一顆堅「忍」不拔的心,清虛集裡有言:「勞其筋骨苦其心,餓乃體膚乏乃身,割截四肢皆不怨,方稱我佛座中人。」其「動心忍性」之精神實值得同奮們效法,且可激勵同奮們加強奮鬥之心。

「忍耐」,為的是完成更有意義的目標

  關於「忍」德的修養,首先應該從克制自己開始,要克制自己的慾望;克制自己的習性,要忍下一切忿怒不平之氣,要向自己奮鬥,也就是努力以求掙脫自己本身上的電子之影響的奮鬥也。如果不能克制自己,反而會受到自己傷害。舉凡一般偉人,都是因為對「忍」字,有超乎凡人的自制功夫,所以他才能成大事,立大業。因此用「向自己奮鬥」來奠定心性本體之修養為基礎,進而去推廣、擴充它,從我們的心,開始到我們的身上,再普及到國家、天下,就能夠運用自然,並且身受其益而沒有窮盡。

  孟子說:「天之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就是最好的說明。.

  也許對於前面的說法,有人以為難道「忍」就是一味的退讓,一味的壓抑的怯弱行為嗎?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也歪曲了「忍」德的真正意義。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仗義執言」固屬應該,「容忍」之道也不可沒有。要知道忍是一個人不願意為了細微的挫折,或枝節的不順心,而浪費精神、體力;只是要保留有用的力量,去完成更重大更有意義的目標,這才是真正的忍耐。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

  孔子說:「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所謂「大勇若怯」就是這個道理。也惟有以一個崇高的理想作為後盾,才能全始全終的忍受,堅持到底,否則固然能忍受一時的挫折,容忍一時的忿怒,畢竟無法克盡全功。先總統 蔣公在告全國同胞書中說:「犧牲未到最後關頭,決不輕言犧牲」;終於我們以堅定不移的心志,得到最後勝利。可見容忍並不代表退讓怯弱,忍一時所不能忍;關係著我們整個事情成敗的大局。有句話說:「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又俗語說:「宰相肚裡好撐船。」因此唯具有「忍」德之涵養者,才是最後的勝利者。

  「忍」德的精義也含有犧牲的意義,能夠犧牲小我,把自己的慾望拋棄,甚至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這種犧牲的精神,就是忍德極致的表現,足以使一個平凡的人將生命發揚光大,創造不朽的精神生命,成為向自然奮鬥,向天奮鬥的開始。希臘哲人說:「一時的忍耐,是十年幸福的泉源。」我國也有一句至理名言:「能忍自安」。

  同奮們!要想在人道上生活安逸,事業有成;乃在天道上德業愈見精進,道業有成,則在我們日常生活裡不可不忍耐,養成和平安祥的性情,自然可免去許多糾紛,而且對於我們為人處事上,將會受惠無窮,「忍」德的發揮足以招來益處甚多,同奮們為何不在「忍」字上多下功夫呢?

「廿字真言」字義精解:

  實例一
  襄子忍辱為國

  趙簡子以襄子(無恤)為繼承人。董安予說:

  「無恤缺乏才幹,如今卻立他為繼承人,是什麼道理呢?」

  「因為他能為國家容忍自身的恥辱。」簡子說。

  有一天,智伯和襄子一起喝酒,竟拿酒澆灌襄子的腦袋。襄子的大夫們都很生氣,要求去殺掉智伯。襄子說:

  「先君所以叫我繼承君位,是因為我能為國家而忍受自身的恥辱。我怎麼能輕易地刺殺人呢!」

  過了十個月以後,智伯嗾使韓、魏二國君一齊攻伐趙國,把襄子圍困於晉陽。被圍困了三年,襄子終於說服韓、魏二國君背叛智伯,合力把智伯殲滅。而智伯的腦袋殼一落在襄子的手中,竟被漆成了酒器。

  實例二
  勾踐臥薪嚐膽

  吳越的興亡,為我國最富有教育意義的歷史。先是,吳王闔閭聽說越王允常逝世,就起兵伐越,結果敗於檇李,負傷身死。夫差繼立後,明恥教戰,三年之內,敗越於夫椒,越王勾踐忍辱求和。但是夫差勝利之後,自以為吳國富足強大,只知大建宮庭臺榭,徵集美女歌舞,沉迷聲色,貪圖享受。反觀越王勾踐,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時時刻刻不忘亡國之恥,史記越世家記:「勾踐置膽於坐,坐臥則仰膽,飲食亦嘗膽,日:汝忘會稽之恥耶?乃苦身焦思,折節下賢。」結果終能雪恥復仇,一舉把吳國滅掉。由這段歷史看來,夫差之先勝後敗,在於滿足現狀,不圖進取,而給予越國可乘之機,所以終不免滅亡。勾踐之能雪恥復國,在於上下一心,忍辱負重,靜待時機的來臨,所以終於得到最後勝利。兩者比較之下,勝敗的形勢便很明顯了。

  實例三
  韓信忍胯下辱

  秦始皇統一全國以後,在淮陰─即今江蘇省淮陰縣─的鬧市裡,曾經發生過這樣一幕怪劇;有一個在地方上稱王充霸的流氓,專以欺壓善良為樂。

  這一天,他又在大街上雙手叉腰,兩腿分立,命令一個腰懸佩劍的漢子,從他的胯下爬過去,否則就不讓他通過,還要揍他一頓;而那個佩劍的漢子,居然毫不反抗,依照他的話,彎下身子,從他的胯下爬過去。

  於是,那個流氓笑了,以勝利者的姿態哈哈大笑,而街頭圍觀的人們,也跟著哄然大笑起來,只有那個當眾受辱的佩劍漢子,一聲不響的低頭走出鬧市;只聽到大家訕笑著說:「韓信竟像隻狗樣的在地上爬,真可笑!」更有人喊著說:「看樣子長得很精壯,卻不料韓信竟是個懦夫。」

  這個被視為懦夫的韓信,是淮陰人。家境貧窮,不事生產,以致一日三餐都無以為繼,在地方上簡直成了一個不受歡迎的人,後來打聽到有一個朋友在下鄉縣的南昌地方當亭長,韓信就跑去投奔他,那個朋友起初倒很客氣的接待他,可是因為他的食量太大,差不多他一個人就要吃好幾個人的飯,住了幾天之後,那位朋友的太太,便不願意再招待他了,清早做好飯,逕自端到房間裡去吃,不來理睬他。

  韓信看到這情形,知道已經待不下去,只好離開,另打主意。

  韓信離開那個亭長的家之後,四處漂蕩,無以為食,就跑到河邊去想約幾條魚,送往街市去換錢以糊口,可是釣了大半天,一條魚也約不著。

  這時,他已餓得沒有一點力氣,正坐在那裡發愁。在那河邊,每天都有好些村婦來漂洗衣服,韓信感到百般無聊,就和她們談談;其中有個老婆婆,看見韓信長得一表人才、,又聽說他已幾天沒有吃飯了,就把他邀到家裡去,做了菜飯請他吃,韓信當然就不客氣的放量大吃一頓,結果他的肚子是填飽了,但卻吃掉了那個老婆婆好幾天的工錢,韓信很不過意,對她說:

  「我韓信只要將來有發跡的一天,我必定要來重重酬謝您。」

  不料那個老婆婆聽了這話,反而大不高興的說:

  「我之所以請你來飽餐一頓,完全是出於對你的同情,難道還希望你來報答嗎?大丈夫應該有遠大志氣,好自努力,不必說這些婆婆媽媽的話。」

  這幾句話,簡直說得韓信感愧交并,他不禁自誓道:「我韓信如果再不力圖上進,實在有負漂母這一番深切的期望了。」

  自此以後,他就決心努力去創造他的前途。

  這時,四方豪傑,多已紛紛起兵抗秦,韓信以為這正是英雄出頭之時,乃決心出外投軍,於是穿上一身武士服裝,腰懸佩劍,準備離開家鄉到彭城去;不料剛剛走到淮陰街頭,便碰上那個地方上的流氓,他看見韓信今天穿的武裝整齊,腰懸佩劍,儼然武士模樣,心存輕蔑,乃一把拉住韓信說:

  「別看你身體高大,腰懸佩劍,神氣活現,其實你不過是一個中看不中吃的傢伙,你敢跟我比武嗎?好小子,要是不敢比,你就得從我的胯下爬過去!」

  韓信看見那個流氓屠失,一邊說著,一邊已擺下騎馬的架勢,站在那裡等著了。他心想:

  「這個傢伙!真是活得不耐煩了。我韓信自不難一劍把他殺死,可是我怕我的前途,我如跟他拚了,實在太划不來;好吧,大丈夫忍辱一時,暫且讓他一遭。」

  便默不作聲,乖乖的躬下身子,從他的胯下,一步一步的爬了過去;然後,站起身來,大踏步的走出市街去了。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