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來時路—建堂因緣 聖音慈光安大里
摘自《天安堂五週年奮鬥特刊》 1999-05-01 09:15
大里天安堂的成立是無形之運化,與時代使命有著密切的關係,得以順利建堂,更是一群有使命感的同奮,分工合作各領天命,各了天命的具體表現。
四面環海的台灣,一海之隔與大陸遙遙相對,有形無形的海岸線是確保台灣復興基地的重要屏障,尤其是配合天極行宮三大特定任務的執行,中部教區有兩個缺口,未能形成連線,一是苗栗縣;一是台中縣,聯綴這道無形光網是本師世尊的宏觀遠見。
爾時台灣省掌院代掌教賢德樞機,率領三教長五中心,展開中部教區弘教新紀元,以教務執事劉光魯為指揮中心,分八區弘教:
第一區為豐原,由呂光撫、何光憺指揮籌劃。
第二區為東勢,由黃光勢同奮負責本地弘教。
第三區為苗栗,由陳光心、王光競並肩作戰。
第四區清水區,由蔡光舒、陳光麟運籌帷幄。
第五區台中南屯區,由張光消負責招兵買馬。
第六區台中北屯區,由陳敏達、汪光活策畫。
第七區大屯區,由林光系負責開疆闢土。
第八區南投區,由陳光嫉負責,不久成立了天南堂。
劉光魯同奮是一位傑出的企業家,在弘教的宗教領域裡,發揮其寬宏大量的恢宏氣度,以企業的方式來作策略性的經營,他的一句名言:「只要你不怕犯錯,就放心去做。」尤其賢德樞機全力支援,有效力地整合,各小組竭盡所能發揮團隊精神,在經濟蓬勃發展,社會安定的時空下,上山下海,分區弘教奠定了天帝教的教基。
天安堂萌芽期
一九九0年首先在大里市中興路,大里橋畔的「茹園茶藝館」漂亮出擊。這茶藝館乃敏祈學生家長提供的,敏祈商借二樓做為靜坐研習班,這場靜坐在「樸實」與「繁榮」交替的大里市引起了不少的回響。林光系同奮親自開著宣傳車,穿梭在大街小巷散播福音,當地的光男、光返、光胎、敏祈、敏齋、敏岸、光地、光海、光潔都是熱心參與弘教的忠貞同奮。
這一場頗為轟動的靜坐研習班,由當時掌院專職同奮廖光胞擔任班主任,光男、光系、光潔、光岐擔任講師,不甚大的教室擠了七、八十位學員,目前今天安堂專職林緒善同奮即是當期的學員之一。
此時任職省掌院道務中心執事的王光男同奮,本師世尊曾明確指示建堂事宜,當地同奮也意志高昂,積極籌劃建堂方便誦誥,諸多道長開會討論,任掌院參教司的林光返同奮也表示願意提供場地,唯光男同奮另有其考量,認為宜紮實地方同奮,適當機緣再建堂不遲,且省掌院剛成立不久,建堂必得撥出大屯區不少同奮,恐影響掌院之人力、物力。
然時不我與,光男同奮為龐大事業積勞成疾,身染重病而逝,以致於未能在其認為適當時機再成立教堂,然這也是本師世尊洞燭先機,急於要光男培功立德的原因,無奈壯志未酬身先死。
天安堂灌溉期
大屯區包括了霧峰、大里、太平、烏日四個鄉鎮,辦完大里區靜坐班,不久即於霧峰鄉光霧、敏續家中,辦霧峰地區家庭親和集會,以此方式聚集本地同奮之道心與道氣—當地有維律樞機家族、光武、敏書、光俠、敏幻等同奮。接著移師太平鄉辦兩場擴大家庭親和集會及超拔法會,第一場於全泰工業機械廠,即光棣、光航兄弟,第二場在劉建宏、敏活家中,敏活也是光棣之胞妹,他們都是奮鬥楷模,以家庭親和集會方式來弘教,並舉辦超拔法會陰安陽泰,祥和地方。
一九九0夏,由光胎同奮積極親和,與第七弘教小組在太平鄉頭汴坑連辦兩場靜心靜坐,引渡多人皈師,雖當地亦有人提議建堂事宜,唯未能一鼓作氣,後援不足導致無疾而終;且逢該年第三期高教班閉關,弘教小組多人進關,建堂事宜只好暫擱一旁。
一九九一年,台中縣初院玉象殿成立,首任教務執事籃光膛,積極再度經營各轄區弘教工作,尤天甲堂早在民國七十七年五月廿九日已成立,大屯區是連接鐳力阿道場一個中繼站,卻好事多磨,建堂之事幾乎胎死腹中,大屯區同奮奔波來回在省掌院誦誥、弘教、修行、救劫。直到民國八十二年方有轉機,其中足足潛隱三年有餘。
一九九三年,烏日有一位傑出的緒代同奮,是參教長光魯所引渡,從事代書業務,其人工作能力頗強,尤其是人際關係良好,在他一呼百諾之下,借用烏日國小大禮堂,由籃光膛帶班,共有二百多人參加靜坐說明會,聆聽楊光贊同奮精闢的靜坐與養生講座,當場有近百人報名參加研習,共有廿五人結業皈師,並有十二人參加先修十二期正宗靜坐。
殊為可惜,有好的開始,未能適時適用發揮團隊精神,烏日地區又復歸平靜。
天安堂回春期
一九九三年春,第八弘教小組的陳光嫉,已完成階段性的使命,埔里天南堂在主事鄒光遠、丁光史等同奮帶領之下,已正常運作,並有良好的表現,是全教的模範堂之一,此時任副主事兼教務專員已六年的光嫉,再度回歸省掌院任左典司宣。
五月廿五日是師尊、師母九秩晉三雙壽華誕,諸多同奮進鐳力阿慶賀,光嫉巧遇光俄、靜倈夫妻相談甚歡,方知大里又增添了兩位同奮,且是光男所引渡的。光俄說:「和王董是老友,他原是一個藥罐子,一段時間不見,居然擺脫瓶瓶罐罐,又具有『蓋世神功』,出手能做炁功,救人無數,下了班天天去教院擦香爐,觀察一陣後,才決定進來一探究竟,就這樣搭上『光』字輩最後一班車」。
是日,首席師尊在參機正殿,親自帶領同奮唱誦 上帝聖誥及皇誥五十遍,看著老人家的慈祥背影,聲聲哀號為天下蒼生,當下光嫉淚流滿襟,發下一個心願:「弟子願分擔您一點點的辛勞,找回更多的原人,共同參與救劫時代使命。」回去後,決定連絡本地區同奮,再次為建堂弘教作先鋒。
在呂光撫參教長、吳光住教務執事帶領下,同奮開始研討建堂事宜與各項軟硬體基本設備,光返再度表示願意提供自有的場地作為堂址,他說:「三年多來一直不願移作他用,等待的就是這天的來臨。」誠懇奉獻之心,讓與會者動容不已,對建堂之事充滿著信心。
在台灣省掌院、台中縣初院、省紅心字會等支援下,同奮們陸續舉辦天人炁功暨義診弘教活動,以及靜心靜坐班,於大里市打響帝教名聲,匯集不少人氣。
眼見時機成熟,一九九四年一月廿八日光航、光返、光俄三人連袂進鐳力阿覲見本師世尊,報告籌備情形及大屯區同奮建堂心切之原由,蒙本師世尊賜名「天安堂」,終於在四月四日正式成立台中縣初院大里天安堂,為玉象殿之外殿。
殿 主:木德王
副殿主:第十五天蕭蕭天天王
總護法:吳天君
當天,恭請本師世尊親臨開光,師尊在光殿笑著說:「恭喜,恭喜這是一個平安的修道場。」
一九九九前瞻
維生首席一再強調,二千年是天帝教的再出發期,腳步要踏出去,教內要落實一鄉一堂,一家一匾的地區性教化工作。誠如本師世尊所言「家為教本」,唯有將教義、經典落實在生活中,天理即人理,人道通天道,奮鬥實績與自我反省,可以是救劫,可以是弘教,天上人間親和,才能「無形應化有形,有形配合無形」,將生活與修持合而為一。相信在維生首席的帶領下,天安堂同奮必能將天帝教化宏揚光大,傳佈到每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