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清虛妙境自然亭三副對聯的臆解(三)

對清虛妙境自然亭三副對聯的臆解(三)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185期 » 對清虛妙境自然亭三副對聯的臆解(三)

教訊雜誌社社長 高緒業  1999-07-01 11:55

  師尊自然亭的第二副對聯「虛極靜篤一靈常照;心無所住萬念皆空。」抓住了道家、佛教修養的中心思想,對立又相似,短短十六個字,已深入兩教堂奧,看似平常,實不平凡。作者引經據典,說明源流,具有很大的啟發性。

虛極靜篤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老子第十七章)

  這一段「復歸」的理論,可算是將道家「虛靜」說、精神說、「物之自然」說,「和」之說,大致上都包含無遺。本章顯示道家最富包容性的境界,此一理論可說是道家思想發展到了最高境界的見解。(日人赤塚忠)

  世尊對聯僅說「虛極靜篤」,讀者知其出處,求出來源,對「復命」的理論就不應不再進一步去了解,因爲這也是天帝教教義的重心—回歸自然。

  「致虛極、守靜篤」,這是道家修養的原則與方法。南懷瑾先生鄭重的說:八千多卷道藏,根本離不開老子的這六個字,他說這是道家的「六字真言」,其重要性由此可見了。

  致與守,有儘量去做到並且堅持去做的意思。極與篤是程度達到極點的意思。致虛極,守靜篤,就是儘可能的修養(修持)以達於極端虛靜之境,不存一絲成見,以接納外來的一切。

  「極,盡也,極端之義;篤,純也,不二之義。」「無所於忤,虛之至也,此謂之致虛極也;一而不變,靜之至也,此謂守靜篤也。」「致虛不極,則不可得而虛;守靜不篤,則不可得而靜。」

  荀子在解蔽篇也說:「心何以知虛壹而靜。」

  梁啟超解釋:「虛,虛心;一,專一。靜,謂動於中而不亂。」是拋開成見,冷靜地觀察的態度。

  虛訓為空、為無。因此無為乃靜,無欲乃虛,致虛靜,正是老子人生哲學的重點。在政治上就是「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以修養而言,這種工夫,顯示了靜斂的主體自由,創造清靜無為的「讓開、不著、自適、自在」的境界。

  「虛」、「靜」是形容心境原本是空明寧靜的狀態,只因私慾的活動與外界的擾動,而使得心靈蔽塞不安,所以必須時時做「致虛」「守靜」的工夫,以恢復心靈的清明。致虛,是消除心知的作用,使心空虛無知;守靜,是去除慾念的煩擾,使心安寧靜默。

  此虛之致,此靜之守,乃吾心自致自守。在滌除心之知相意念等塵染之後,即顯其自在之明照,此即所謂之玄覽直觀。如是,吾心可超乎萬物之生滅變化的現象流轉之上,一則不對物象起執著而轉成心知;二則不與之俱轉而滯陷物中。並由此心之虛明,以靜觀萬物之歸根復命之常。故云「知常曰明」(「自知曰明」)

歸根復命知常曰明

  「歸根」是說回歸本源;「復命」是說復歸本性,「常」指萬物運動和變化的不變原則。「明」,指萬物的運動和變化都依循著循環往復的律則,對這種律則的認識和了解。

  虛則能受,靜則能觀。致虛守靜,克去私欲,使心體回復本性的清明寂靜,然後才能不致為紛雜的外物所擾亂,才能觀察(應說觀照)萬物演化的真相。

  「萬物並作」是宇宙現象的始生,「物各歸根」是宇宙現象的變化。由始生到變化的這一過程,謂之「復命」。萬物不斷的「作」「歸」而「復」的循環著,謂之「常」。「觀復」就是觀察由「作」而「復」的常道。將此常道觀察清楚,推繹出真理來,謂之「知常」。所以說「知常曰明」。反之,如果不知宇宙間「常」與「變」的道理,做出違背天理的事,便是「妄作」,結果一定吉少凶多。

  就另一方面說,「虛」「靜」就主體言,皆為「無為」的註腳,此章是老子肯定自我境界的描寫。當人的自覺性駐於無為,遂無所執,無所求,故能虛能靜,在虛靜中,自覺心朗照萬象,故能觀察到「復」(回歸)的「道」,復命就是回歸於本然,實相既已朗然呈現,自覺心定於本然之真,亦照見萬象之真,主體回歸於本然之主體性,客體亦回歸於本然之主體性,此為真常,故曰「復命曰常」。能見此主客回歸於本然之境界,即為真知,故曰「知常曰明」。

  有人認為此章大意,似可分為前後兩段:前段,從「致虛極,守靜篤」至「靜曰復命」,說的是「常無欲,以觀其妙」,後段從「復命曰常,知常曰明」至「沒身不殆」,說的是「常有欲,以觀其徼」。因此本章也可以說是老子第一章的進一步闡揚與發揮。至於全篇大意可概述如下:

  本章是講「致虛」和「守靜」的工夫及其效果的。我們想要洞明事理,識得化機,必須毫無成見,虛懷若谷,才能認識真理的全體,做到兼容並包的境地。我們要想解決糾紛,處理繁劇,必須堅定不移,澹泊寧靜,才能以靜制動,以簡御繁,萬物無論怎樣紛紜,總有一個道理在,事情無論怎樣變化,總有一個法則在。但是,這個道理、這個法則,惟有致虛守靜的人,可以把捉得住,而應變無窮。

  萬物並作的「並作」,含有「動」的意思,「歸根曰靜,靜曰復命」,「歸根」是「靜」的境界,但「復命」之「復」,正意謂著在靜的境界中再孕育著新的生命。《易經•復卦》彖曰:「復,其見天地之心乎!」邵康節於此曾加以解釋:「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這一陽初動,萬物未生兩語,正可形容「復命」的狀態。可以說:「歸根」,是動之即靜,「復命」是靜之即動,兩相對立,但又互動,循環不息,這就是自然狀態或自然規律。沒有虛靜的心,又如何能「觀其復」呢?

  「虛」「靜」的心靈狀態使我們得以見到芸芸眾生「歸根」「復命」的常道,這看似消極旳「虛靜」修養功夫,卻產生了積極的力量。

  蘇轍曾說:「致虛不極,則有未亡也。守靜不篤,則動未亡也。丘山雖去,而微塵未盡,未為極與篤也。蓋致虛存虛,猶未離有;守靜存靜,猶陷於動。而況其他乎!不極不篤,而責虛靜之用難已。虛極靜篤,以觀萬物之變,然後不為變之所亂,知凡作之未有不復也。」

  焦竑《老子翼》除引蘇說外並引《筆乘》曰:致虛而不知實之即虛,虛未極也,守靜而不知動之即靜,靜未篤也。若此者,觀無於無,而未嘗於有觀無故耳。試觀萬物,方其並作,若動且實,實無纖毫動且實者。能如是觀,是為觀復。

  可見欲求觀復,觀照出宇宙的自然法則,非致虛極守靜篤不可。

  對於「復歸」,日人福永光司說:本體之道是永恆不滅,一切個物是有限不完全。由自末歸根的「復歸」,而能脫出自身之有限性與不完全性。復歸思想有兩種特徵:其一、就人的內在的主體性、實踐性這一方面作復歸(復性說);其二、就古今此一時間性的推移,作歷史方向之復歸。(尚古思想)

  在老子全書關於提到致虛守靜思想的尚有下列各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第四章)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歟?虛而不屈,動而愈出。(第五章)

  上德若谷。……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第四十一章)

  大盈若沖,其用不窮。(第四十五章)

  「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三者……混而為一,……復歸於無物……是謂之無狀之狀,無物之象。(第十四章)

  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五十七章)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三十七章)

  靜為躁君。(二十六章)

  靜勝躁,寒勝熱,清靜可以為天下正。(四十五章)

 

  虛與空、無意義近似,道家常說虛無,佛教常說虛空。陳景元認為虛無是道的本體。道教修養理論中有「十三虛無」,即虛、無、清、靜、微、寡、柔、弱、卑、損、時、和、嗇。並稱:遺形忘體、恬然若無謂之虛;損心棄意,廢僞去欲謂之無。

一靈常照

  「人為萬物之靈」,這句話最早提出的是我們中國人,見書經泰誓,原語是「唯人稱萬物之靈」。近代英人類學家泰勒提出「萬物有靈論」,主張原始人在形成宗教之前,先產生萬物有靈之觀念,而以人類物質身體中含有非物質之物,使人具有生命,此物若離,身體則喪失活動丶生長能力,停止呼吸。

  靈就是人的精氣、元氣。這種靈慧之心叫做靈性,佛教稱人人固有之靈性光明叫靈光。有時也說「靈源」,謂一切之根源。《五燈會元》百丈禪師說:「靈光燭耀,迴脫根塵。」德國科學家布拉那發明測驗靈光的種種方法,謂係體內紫外線的放射。現在醫學界正利用以之診病。在光線適宜之環境中,可以發現他人的靈光。靈性發之於心,道家指心為靈府、靈台、靈知、靈淵。或有直稱之謂「一靈」的。

  清虛宮弘法院教師曾頒聖訓:談到靈魂意識,指岀包含了魂識、靈覺、靈識與意識。魂識是人死亡後所遺存的,而靈覺,靈識與意識則是活著的人所具有。靈覺與靈識,也就是所謂「一靈真性」(見 先天無生聖母聖誥),世尊所說的一靈常照,在佛教說,稱「一道神光」是指每個人自己本具之光明,即虛靈不昧之心。(《從容錄》「一道神光,初不覆滅。」)有時也說「一靈真性」。在道教則稱為「一靈獨存」,這是道教內丹術語。靈即覺悟本性、心性明照,萬念俱息,唯一點靈知元性,獨存不迷,故曰獨存。(《玄機直講》:「如將雙目微閉,垂簾觀照,……萬念俱泯,一靈獨存。」儒家則說:「虛靈不昧」,謂無私心而靈妙,有感斯應,無不知處。大學章句「明德」朱注,「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應眾理而應萬物者也。」又《朱子全書道統》「乃其思慮未明,虛靈不昩,自有以見其氣象。」按虛靈—虛,不滯也;靈,敏覺也,狀心之辭,謂明德靈妙也。《朱子全書道統》:「心之虛靈知覺,一而已矣。」虛靈不昧有時也稱「昭靈不昧」,是指清明的本性。王陽明對這個虛靈不昧的心的本體,稱之為「靈明」,《傳習錄》:「萬物與人,原是一體,其發竅之最精處,就是人心一點靈明。」他的弟子王龍溪也曾說「一點靈光」,是指一念靈明之處。

  老子三十九章「神得一以靈」,王弼曰:「一,數之始而物之極也。按「一」是萬數之始,「道」是萬物之宗,故以萬數之始的「一」,以喻萬物之宗的「道」,此「神」乃指精、氣、神之神。

  又「靈犀」,犀牛角,色白,通兩頭,喻兩心相印。李商隱〈無題詩〉名句:「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在《清虛集》中有載,姚明輝和世尊詩後,世尊自寫「得天獨厚,大啟洪鐘,一點靈犀,化開愚矇。」

  袁枚有詩謂:「但肯尋詩便有詩,靈虛一點是吾師;夕陽芳草尋常物,解用都為絕妙詞。」為文、作詩、編劇,文學家都需要靈感,「一靈常照」,人人隨時隨地都有機會獲得靈感,而有「神來之筆」。

  世尊對「一靈常照」,自己的解釋是:何謂「一靈常照」?帝教「直修旲天虛無大道自然無為心法」的原理,就是希望大家在做功夫的時間,要一切放下,放下一切;一切不想,不想一切。以達渾渾噩噩的境界,亦即「將睡未睡,似覺不覺」的觀照狀態。此時,你的原靈清明在躬。躬指身體,打坐時若能經常保持將睡未睡,似覺不覺的心理狀態,不昏沈瞌睡,靜到極點,原神自然清明在躬。這就是「一靈常照」的真意。(師尊於民國七十七年四月十日靜坐班先修六、坤九期講)

  總之,靈的世界亦即是精神的世界,其間皆以精神意識之活動為主體。心靈的思考空間,不應該只局限於追求物質享樂中,應該自己能擁有屬於內心的精神層面。   (待續)

 

勘誤:上期「山外青山」段所引「飲酒讀書四十年……第一功名不要錢」詩,係明楊繼盛所作,是從岳飛所説「武將不死,文臣不愛錢,則天下太平矣」一語而來,謹予更正。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