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螢光 總在生命底層閃耀—師尊三大天命研究的思想起
廖光胞 2002-05-01 12:25
近幾年來,在天道與人道間擺盪掙扎,
可是無論如何掙扎,無論磨難再大,
上帝、師尊、師母對我的慈愛未曾放下,
就似師尊寶贊中「陽和一線縷如絲」的讚詞,感受深切,
閉目沈思,師尊偉岸的身影、憂懷蒼生的尊容如在目前,
不禁思起范仲淹的名句—
雲水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去年夏季,倦鳥歸巢,參加養靈閉關。阿中景物依舊,一樣熟悉的山林;一樣熟悉的建築;一樣專職同奮忙碌匆匆的腳步。見到這些熟悉的步履,我笑了,油然生起一份敬意。不一樣的是,天人大道與清虛妙境間,十年前學院開辦時栽植的肖楠苗木,已然長成三層樓高,鬱鬱蓊蓊高大茁壯。由肖楠盎然的生機,也見到了人間帝教潛在的成長。站在土地上仰望綠意漫漾的天際,我告訴自己,帝教普世的弘揚不在現在,而是在未來的世代,我們都只是奠基的一代。
天命心印 代代相傳
回到鐳力阿,有些懸念一位既陌生又熟稔的道友。昔日由於職務的關係,一度住在妙境內黃庭後方南側,臨著山谷崖邊的宿舍,房門前四五米處有著一簇原生竹叢,上方居住著一位神秘的長道友,七、八年前牠已有著十二尺身軀。歷經九二一大地震、納莉、桃芝多次風災暴雨,道長如今還安好吧?依然如古代雅士居有竹,或是早已遷往它處另覓仙鄉,我心裡思念問候著!回憶往日,清晨六點不到,顯恩老道長便會盡職地清掃妙境庭園。滿地的落葉和塵泥,或許是竹帚揮動起沙沙的聲響,或許是長道友嬌羞敦厚的性情,總會靜靜地溜下地面往崖下躲避,等顯恩清潔工作結束離開後,再回到竹叢枝葉濃密處。多年來人蛇相安無事,其中自有幾分各自修行的默契吧!
很想前往探視,閉關期間妙境劃為禁區,不忘提醒自己遵守受訓學員的份際,便沒有步入妙境,尋訪長官、同事和這位老道友。只在三度學員集體謁黃庭時,視線趕緊往叢竹枝葉間尋覓,終未能見著。是的,往昔長道友自己不下竹叢來,一樣見不到牠神秘修長的身影,竹葉婆娑竹影搖曳,恰似一則古老的傳說隨著微風在山林中傳遞。
拿到閉關課程表,隨手翻閱,視線停佇在「首席傳心」一欄。心想,禪宗不立文字,不假言詮,以心印心,以心解心,是有其獨具的宗義和修行方式。本教昊天心法修持次第不同於佛家禪宗法門,課程以此訂名會不會流於形式。念頭一閃而過,隨即觀照,前來閉關養靈莫生妄想,收攝心念為要。
頭一天上課,維生首席講述天赦年的緣起,和天上人間輾轉討論頒行的經過,說到激動處,維生首席以其一貫宏亮的語調說:「若有人需要為天赦專案負責,為天下生靈、全教同奮的罪業犧牲,我願一個人承擔,就算靈肉俱毀在所不惜。」鏗鏘的語音一落,我淚水奪眶而出,幾乎要當場悲慟哭泣,淚眼模糊望著氛圍凝重的課堂,強忍住悲情,提醒自己不能失態,以免擾亂課堂清淨,就在隱忍的剎那間,心中浮起了二個字—「師心!」同時心靈深處聽見一句似近卻遠、似遠又近,清清楚楚的叮嚀:「這是師心!」當下明白,師尊將大無畏承擔和靈肉佈施的「天命心印」交付維生首席,維生首席在課堂上再傳咐給在座近二百位同奮,以心傳心、以心印心。
歷經錘煉 體證迥異
研究學院就學以及前後幾年教職,廿六至卅六,這是人一生最精華的黃金數字。我有幸沒有在時下青年時髦貧乏的嬉樂中虛擲光陰,沒有在紅塵中一個工作換過一個工作,在世俗成就的追逐中虛耗生命。我將這段光陰用於學習 上帝的真道,用於追隨師尊宇宙為家的足跡。我學到的不是宗教知識,而是一個救世宗教在開創、奠基階段的精神,見識到各科教授作學問的方法和風範,領略到了 上帝、諸天神聖與師尊師母的大愛。渺小的我一路行來,已不再是年輕人對於宗教神秘境界的好奇探索,不再是宗教徒對於信仰理念的遵循而已,而是已經內化於生命之中。
近幾年幾度和本教若即若離,幾度想戮力於完成人道責任,以盼將來早日重返道場,終究無法免於天道理想與人道責任間的掙扎,就在兩端不斷的擺盪。可是無論如何掙扎,如何想放下,再大的磨難、再多的考驗, 上帝、師尊、師母的慈愛未曾對我捨棄,天命的螢光總在我生命底層閃動,就似師尊寶贊中「陽和一線縷如絲」淒美的讚詞,感受很深很深。隨著記憶回溯,師尊早年在課堂上對研究學院、修道學院學員說:「你們知不知道,今天為什麼會坐在這裡?而不是各自在不同的地方,坦白告訴你們,早在五十年前就已經決定了。」時間再往前推移,七十七、七十八年間,初發心專職,師尊正視著我說:「你是上天找回來的原人!」歷經十多年來歲月的浸漬與天道人道的錘煉,我對於「原人」有著不同以往的體會。
盡己所能 遍傳大愛
自皈宗開始,我留意師尊說的話,我由師尊反覆說過乍似尋常的話語中、質疑、尋找答案、蒐集資料並不斷地以歷史發展的史實來檢證,頗富玄機。我由許多疑問,自自然然地走向「師尊三大天命的研究」。近幾年陸續由維生首席對於師尊天命的研究闡釋中,印證了我部份研究結論的正確性,更加佩服師尊的高瞻遠矚,世人只看到政治社會經濟……等世局短暫的演變,師尊見到的是「氣運」—台灣、二岸及全人類的未來。
這份二十多萬字的研究資料有著上蒼慈愛的灌溉,有著師尊師母與學院師長的苦心培育,有著學院工作人員與眾生的供養,更有著我一生深愛的道侶妻子敏麟無怨無悔的支持和陪伴。深思之,尚有著置身天道疏於善盡人子孝道的愧疚,雲海恩深無以回報!得之十方還諸十方,只要有機緣我願和各地教院同奮分享,共同探討師尊的天命課題,盡可能的把這一份愛傳下去。閉目沈思,師尊偉岸的身影、憂懷蒼生的尊容如在目前。緬懷間,不禁思起范仲淹的名句—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