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誼會有感/想要感動全世界
林月開 2002-11-01 09:45
—「文字及影像創作研習暨教訊記者聯誼會」有感
是在古代楚國民間宗教巫覡歌舞祭祀的活動上,
才發展出楚辭九歌這樣偉大的文學作品。
帝教活動的藝術性是豐富華美的,
是一片值得耕耘再耕耘的園地。
在這個冷漠自私的時代,
宗教文學藝術是否有更大的使命,
去紀錄去創作這一時代有關人向真善美的提昇與改變?
想要打動人心,把天帝教的精神帶到整個世界,
這是我們衷心的期許。
九月八日,教訊雜誌社在青年團中區新境界舉辦「文字及影像創作研習會」。接近晚上七點,在滿滿的課後,暗暗的教室,二十幾位學員靠著牆近近坐著,專心看著光輔老師打在牆上各式各樣人物風景幻燈片。我想到在這個寧靜星期天,流蕩在這小小教室的笑聲,忍不住對坐在身邊的敏晨說:「這種感覺真好。」
如何挖掘好素材 創作好作品
一整天,我們把長期在教訊創作的種種感受想法,全部傾囊而出的討論激盪。一篇好的宗教文章,最重要的標準在哪裡呢?「不要逞才,文字要簡單真實誠懇,最重要的是修持,才能深入人所未聞。」敏警說。專業攝影人才,為什麼拍不出帝教精神呢?光輔老師說:「要有使命感和對活動、對人物的感情。要有除了自己投入,沒有別人可以保留這一段紀錄的熱情,就會不斷的思考與精進。」沒有高學歷,卻能一篇篇寫出充滿感情的人物報導,敏柔的秘訣是:「寫文章,一定要激發出對受訪人的感情,寫到最後,彷彿可以像打坐一樣進入天人合一的狀態。」靜聲對採訪的認真熱情,高達百分之百:「我知道自己不是科班出身,所以平時不但勤讀書,採訪前,一定充分做好各項功課,上場時,緊迫釘人,利用每分每秒,上回師尊百歲追思音樂會,就是這樣,我打著教訊記者的身分,一進後台,在淑遁同奮化妝、換衣服時,還不斷死皮賴臉纏著她問東問西。」
「這一次是要大家一起來提高教訊整體創作的品質。」看到大家分享出這麼多的創作熱情,敏晨有感而發。光中樞機專程從北部趕到台中,鼓勵大家每個月每個月不斷的持續耕耘:「各地教院都有一些真情的人物故事和奮鬥事跡,怎樣用你們敏銳的眼光去挖掘創作出這樣的素材?」翻開教訊,每張同奮跪懺、祈誦的照片,感覺都是千篇一律,一定要用具體的影像才能表現帝教內涵嗎?為什麼不多花一些心血,好好拍出同奮的精神,敏晨說:「好的作品,不用言語,能夠震撼人心。」靜智說:「在不斷的嘗試中,只要拍出一張好照片,就可以流傳千古了。」從早上十點不斷上課上課上到晚上七、八點,接近八、九個鐘頭的課後,同奮還捨不得離開,對於教訊該怎麼突破,一個想法一個想法接續的聊聊:「是否廣發問卷給同奮,列出一至多項改革建議,藉此歸納融合大家的意見。」「那天修改教訊封面到凌晨,突然雷聲隆隆,一陣閃電,旁邊的電視機轟的一聲冒出白煙,我趕快拔掉電源,才沒有爆炸。幫天帝教做事總是有許多感應。」正筆分享他對無形護佑的感動。
認真思考創作上的質疑
那一天研習會中,大家是很真心的。很真心的關心帝教,關心同奮,關心文章及相片的創作。是感受到大家對於教訊那樣真誠的付出,給了我一股動力,讓我開始認真思考這幾年在教訊創作上種種的不解和疑問。
在文章的寫作上,會一直質疑自己對於報導的處理方式到底正不正確?有必要花這麼多時間精力去創作這樣一篇報導嗎?教訊的活動報導有人在看嗎?寫這些東西對帝教或同奮有幫助嗎?還是只是習以為常不得不然在填充教訊的版面和帝教的歷史呢?是不是我們只是一直在毫無新意濫用感情的為帝教歌功頌德呢?寫愈多的文章,這樣的困惑也就愈來愈多,更多更多的追問,到底教訊文章的價值在哪裡?我們創作追求的目的在又在哪裡呢?宗教文學的藝術性應該怎樣表現?該朝哪一個方向去努力呢?
這樣的思考從研習會一直帶到清涼勝會報導的寫作中。
我想到三年來每一次的清涼勝會;想到天赦年與清涼勝會的關係;想到清涼勝會的企劃籌備過程;想到工作人員對於法會的付出;想到天人講堂、大解脫、離苦得樂法會、清涼經壇等種種活動;想到天帝教天人親和、救劫、性靈和子需要不斷修持等種種教義理論;想到同奮種種的話語和感受…在這麼龐大的資料中,我不斷反覆追問,自己最感動的地方在哪裡?清涼勝會有它的藝術性嗎?該怎樣去表達這樣一種藝術性呢?這樣一篇文章的藝術性值得追求嗎?
所有重點都在人身上
當我把關注的焦點集中集中再集中到每一位同奮的改變與提昇上,種種的問題,突然都有了解答。我想到三年來,每參加一次清涼勝會自己的成長,想到同奮對於自我省懺改變的肯定,對淨獄性靈發出慈悲大愛的不斷提昇,對天帝教救劫使命的真情流露,對三代先祖皈師的喜悅不禁,以及在大解脫過程的貼近本心。我恍然,重點還是在人吧,所有對於創作的思考再思考,還是回到文學史上千百年不移的話題,是對於這個時代人的關注,是對於宗教人性提昇美善性的關注。
一個波瀾壯闊的清涼勝會,有這麼多無形仙佛,數百億的淨獄性靈,以及幾千位同奮的參與,有天極行宮的旗幡落日燈海,有同奮與淨獄性靈的省懺發願提昇改變,天帝教活動的藝術性是豐富華美的,是一片值得耕耘再耕耘的園地,是只要我們真心看到人,真心對人付出感情,不管是多麼微不足道的活動,只要有人的內在精神力的襯托表現,一切彷彿就有了各種炫目的光彩在文章的字裡行間隱隱流動。
我想到這個文學感情冷漠自私的時代,不是追求哲理的思考,就是追求過於浪漫的濫情,再不就是歌頌冷漠自私傷感等種種黑暗情緒。宗教關心的是人,關心的是人提昇過程的美與善,宗教文學是否有更大的使命,去紀錄去書寫去創作這一時代有關人的成長提昇與改變呢?
我想到,光髓、緒致等同奮對於天人交通機研發的熱情,是一直希望科學和宗教可以互為印證,可以把天帝教的教義精神藉由科學的驗證推廣到全世界。是呀,我們也可以期許自己,真正去寫出這個時代的人,一個宗教中的人,一個具有天帝教精神的同奮,用我們文學藝術性的表現,去打動人心,去感動世界,去把天帝教的精神帶到整個世界。我們真心的期許。
後記
十月十日,國慶煙火第一次在台中港的施放那一天,我們召開第一次傳播出版委員會會議。會議完後,一個人在辦公室看二二四期教訊藍圖,大願挑的照片及寫的圖說,一改過去取用紀錄及人物的慣性,清涼勝會報導中用了許多天空旗幡落日燭光香爐的意象性照片。翻了一遍又一遍,對於清涼勝會不管是編輯、報導、相片不經意中整體改變後的感受,許許多多的體會和感動一絲絲鑽進心底。
十一日早晨六點,在鐳力阿拍天人合一養靈營照片,七、八十人在參機正殿的一場會坐,椰子樹後匾額迴廊的寧靜,剪影效果的靜坐像,沉靜半邊臉的打坐容貌,光影閃動的拜墊,煙邈邈上昇的香爐…我愈拍愈覺得帝教的宗教活動中,真的具有著許許多多訴說不盡燦爛奪目的藝術美感。沒錯,或許宗教在現今社會只具有小眾的市場,然而在對於人真誠的關心與付出中,宗教活動是多彩的,是具有豐富華美藝術性的,是在古代楚國民間宗教巫覡歌舞祭祀的活動上,才發展出楚辭九歌這樣偉大的文學作品。幾年的摸索嘗試,很可惜沒能把這樣的美麗與感動清楚傳達出去,是我自己的侷限,才會產生了那許多的疑問障礙與阻滯不前。
那一天傳委會會議,在對於天赦年自赦人赦教化思想傳播過程的研究中,我們會聚在一起共同思考如何傳播帝教精神,藉由宗教精神理念的傳播,一方面建立帝教整體形象,一方面也希望能夠改變重塑社會新價值,引領人類方向。對於這一份傳播的使命與理想,想到採訪攝影過程中,愈來愈深刻感受那許多獨屬宗教活動的藝術美感,我也就充滿了愈來愈多的喜樂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