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隨心轉

境隨心轉

首頁 » 天帝教教訊第233期 » 境隨心轉

鐳力阿道場/蔡光思  2003-07-01 11:00

人,在紅塵中修行,
極易受到外在環境影響而迷失,
在瞬息萬變的世間,
如何讓自己何時何地都知足感恩,
就看自己如何去「用心」轉化了。

  一個人的心情快樂時,抬頭望著明月,明月就在微笑;向路邊的花草樹木招手,它們看起來也是那麼愉快的與你會心。如果,一個人的磁場,停留在悲痛哀憐的狀態,這個人所看到的人情事物就都變成悲觀無情,而讓自己陷入一種痛苦的深淵中。

  所以說一個人心境不同,在身心靈上的反映也就不相同,而這種相異的境界,存在每一個人的身上、心中、靈識裡,我們稱為「境隨心轉」,在瞬息萬變的世間,如何讓自己知足、惜福、感恩,而呈現出快樂的人生,就看自己如何去「用心」轉化了。

  當年世尊在舉辦正宗靜坐班時,我好多次因教職之便,而能於學員面談或賜道名時在旁服務,世尊常要我在現場一面說明,或一面翻譯世尊的話給同奮了解。

  某位同奮是在市場上以販賣雞鴨為職業,但是為人非常厚道,而且修道心強烈,因此,要參加靜坐班面談時,心中一直為其工作是殺生而耿耿於懷,不敢面對世尊而想退訓。我鼓勵他說,世尊慈心無量,應該會答允他,只要他誠心誠意鼓起勇氣,先坦白向世尊稟告,再求他老人家的慈悲許可。

  沒想到,這位同奮在以顫抖的聲調向世尊報告了他的工作後,世尊以堅決的口氣說:「沒關係,准你參加。」接著說:「殺雞販賣是你的工作,你不殺,別人也殺。如今,你是天帝教的同奮,當你殺雞的時候,就誦唸『廿字真言』為牠們超拔,也是功德一件。」

  這位同奮感激涕零的參加了正宗靜坐班的課程,而且非常奮鬥,在經過三個月的修持後,這位同奮突然福至心靈:「我在市場販賣其他的東西,不是一樣可以維持生活嗎?」於是,我們這位可愛的同奮在「境隨心轉」的和諧轉化下,他改變了行業,從那天開始,他販賣各式各樣的水果,不但比殺雞販賣的營收更多,而且他心情愉快、家庭幸福美滿。

  本師世尊曾教誨我們:「修道即修心,修的心不是形體的心,而是修無形靈覺的心,是屬於無形的、內心的修養;修行是屬於有形的、外在的,配合身體行動。」「不出家之修道人,都必須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道。」「在塵而不染塵,心要不為紅塵所染,心不戀紅塵。雖照常行事,但對功名富貴、酒色財氣看淡,心裏空洞無物。」

  我們同奮要在紅塵中修行,極易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而波動而迷失,因此更需要這種以心御物,以心轉化環境的有形束縛,成為助道的另一個力量。世尊非常了解在人世間心的變化無窮,要能扭轉外境,使自己的生命充滿天地正氣,培養出正大光明之胸襟實屬不易,所以,世尊又說:「人生最難把握的就是自己的心,修道就是修心,三家(道、佛、儒)聖人均以『心』為修道的總綱。」可見心的靈覺作用、轉化境界之功能,全在於自己之用「心」。

  我們的四門功課中遵守教則廿字真言,即是要我們在人世間應人接物,能以自己認定的二字為準則,務使此心知所進退而如如不動,最後圓融無礙,充滿法喜。

  那麼要如何涵養這顆「心」呢?太師母劉太夫人畢生心血之遺著《明心哲學精華》一書之〈涵養篇〉說道:「立道之基,貴於涵養。涵養之初動,始於正心,正心當以心為嚴師,凡所動作,則知所懼。如此鎮定,守得牢固,則自然心正矣。自古聖賢仙佛,皆以明心為本,培養至極,自然生敬,生敬則整齊嚴肅,心便如一,如一則天理明,自無是非,涵養至矣。」能以戒慎恐懼的心隨時隨地慎其獨,當所言所行均能收攝如一,隨心所欲時,則自然二六時中無入而不自得了。

  六祖慧能大師說過:「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此乃是心無物境而能達於「靈台寂滅」的境界,而神秀禪師的:「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則是心從有為法臻入無為法的磨煉工夫。境由心轉,人人煉心,個個安心,如此必能再造人間淨土,願大家共同奮鬥之。
(作者專職於極院弘化委員會主任委員)

註:二六即十二,「二六時中」即指一天十二個時辰。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