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社工員的成長
魏英珠 1993-06-25 11:25
當你看到「犯罪」、「受刑」……這些字眼時,心裡湧現出來的印象是什麼?是鄙棄、指責、還是有些憐憫和好奇?剛畢業的我,一腳踏入這個領域,對受刑人家屬這個群體,我完全不了解,帶著很多的好奇,去想像犯罪者的家庭可能是充滿黑暗、混亂和可怕的。在接觸後,我才發現,他們其實也是社會上的弱勢者,在面對社會的責難、歧視時,只能躲在黑暗的角落裡,獨力去擔承司法的懲罰,社會給予的標籤。而這些家屬大半輩子都安份守己,但因家人的受刑必須忍受這些羞辱,這對他們是多麼不公平。
工作三年來,每一個接觸過的個案背後,都有一個血淚交融的故事,令人一掬同情之淚,忘不了的是一個死刑犯的妻子,當她帶著稚齡的孩子,走投無路,懷著害怕、恥辱的心情開口求助,回答的卻是:誰叫你先生要殺人!還有罹患胃癌末期的老太太,在舉目無親的狀況下,流落街頭,但仍掛念著因煙毒罪而入獄的兒子,期盼他能早日返回團聚。她省下每一分錢,直到生命的盡頭,仍念念不忘……。比較可喜的,是有因未成年兒子的犯罪,讓原已疏離的夫妻能一同關心這個事件,也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彼此攜手努力,挽救原已惡化的親子關係、婚姻關係。讓我體會到,家對一個人是多麼重要。由於家的接納,能讓許多出獄後徬徨無助的受刑人,不致於鋌而走險,製造更多的社會問題和治安的危機。
每每,從這些個案身上,體會到國人法律知識的不足,連最簡單的訴訟順序和基本的權利也不了解,在這種情況下,使得司法黃牛猖獗,民眾也相信走後門是好的管道。這讓我感覺到加強民眾法律教育,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
另外,雖然這些受刑人犯了滔天大罪,但對他們的家人而言,這仍是曾經共處、擁有相同血緣、是家庭中最親密的家人。當我在報上,見到一則消息:一位已執行死刑,被送到醫院後,發現有生命跡象的受刑人,再度被推回刑場時,受刑人的媽媽臉上再度嚐到絕望的神情,令人心酸。犯罪的人已經伏法了,而誰來治癒生者留下來的創傷?而這個創傷包含著罪惡感、恥辱……又是難撫平的。
走筆至此,回首剛踏入紅心字會時那個技巧青澀的社工員,很高興這三年多來,藉著這個工作的機會,真實體會到人生百態。從每一個服務的個案身上,發現自己,學習成長。這些,都要感謝曾經在專業上協助我學習的每一位督導,還有引導我入門的王玠姐,每當我遇到挫折,遭遇瓶頸,我都能從她身上看到社會工作者的價值和意義,感覺在這條漫長的助人歷程,我並不孤獨,且充滿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