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中散記 滿懷慈悲寬容 彌補人世缺憾
鐳力阿道場 呂光證 2000-04-01 12:00
真正的祈禱是充滿感恩與懺悔的,而不是激情與鬥爭;
真正的祈禱是永不止息的,沒有投資報酬率的問題;
真正的祈禱是滿懷希望的,儘管局勢這麼惡劣。
解開選情負擔 回歸皇誥基本面
總統大選終於落幕。
這場夾雜著意識型態、族群認同、情義糾葛、權力鬥爭、謀略機鋒的年度大戲,席捲了整個台灣。
數十萬人頭聚集的造勢大會上,充斥著一片激情、亢奮,人心越來越狂亂了,清醒變成一種寂寞。
如果仿效教義一開頭的說法,「吾人若搭乘飛機,由東部飛到西部,用望遠鏡在天空鳥瞰,凡是太陽光線所能射到的人群中,莫不正在表現瘋狂、掙扎、呻吟、苦惱、恐怖、疲痺各種不同的姿態。」
其實不必搭飛機啊,只要靜下心來觀察,整個台灣不正是活生生的寫照?
報載有情侶因為支持人選不同,口角後雙雙跳崖自殺;也有落選者的義工那幾日難過的食不下嚥,終於服毒了結;那麼當選者的義工總該沒事吧?不,難道您沒看到報紙刊載,也有那高興過頭,心肌麻痺而亡的。
許多有識之士感慨,這場大選不僅是在抉擇台灣未來四年的領導人,更是在考驗每個人的人際關係、親情指數,以及人性基本修養。
因此,選後全台輿論一致,幾乎都在強調療傷止痛,強調民主法治,呼籲民眾應從激情回歸到民主基本面,持平接受勝選、敗選的結果,畢竟四年不是一輩子,四年後民意仍將再度裁判誰最能代表台灣,這是民主基本面的意義。
對本教現況來講,我的感觸格外深刻,一方面同奮們身為國家公民,理應回歸到民主基本面,冷靜面對結果;另一方面身為帝教救劫使者,則應當有所自覺,要回歸到更基本層面,我稱之為「皇誥基本面」。
選後幾天,我走過一些教院,接觸了不少同奮,有些是支持宋先生的,也有些支持陳先生或連先生,每位同奮都有他支持的理由與感情,都是那麼充分且絕不動搖。
我不言語,儘量將心敞開,去體會他們的心,去感受那種激動、迷惘、壓抑的情緒,一場場爭論在我耳邊展開,爭紅的臉頰、高聲的語調、急速的辯詞、揮動的手勢,人間已經夠複雜了,天命天意歸屬的疑惑再加進來,使我瞭解到同奮們有比社會人士更沈重的負擔。
同奮們,何不解開這個負擔呢?
攀緣外境心馳神移 自己上演選戰大戲
我願意談談我解開的心路歷程。
近兩年來,我在不斷研究、辦道、修持的日子裡,深深感受到世紀末瞬息萬變的威力,我察覺天人關係在這階段所扮演的特殊角色,因此我決定暫時擺開一切拘束,關閉心神,以百日之功尋求解答。
去年十月十五日,在隆隆地震聲中安然入關。一切放下,放下一切;一切不想,不想一切,但肉體上各種酸麻刺痛常使我一切放不下,心理上各種情緒欲望往往使我一切都在想,封閉的生活使人的能量更加敏銳,當它不得昇華時,即反過來自我折磨,我在這樣苦煉煎熬的情形下,憑著信心慢慢從狂風大浪中舒朗起來,一片海闊天空,偶而,也窺得無邊無際的心靈境遇。
什麼樣的境遇?
處在清清靈靈的神智中,宛如從高空俯瞰大地,一覽無遺,一望無際,我領悟教義講的「用望遠鏡在天空鳥瞰」之說,並非文辭比喻,而是實際經驗的假借之說,我從沒有對生命本質有這麼直接的感受,而竟然無法言喻,我體會到什麼是出世的心,什麼是入世的道。
一個廣大世界在我內心展開。
但是,我記得很清楚,偶然瞥見的一篇報導把我從高山拉到深谷,從晴空萬里變到烏雲滿天。
一則陳先生要求宋先生表態他到底是台灣人還是中國人的新聞,把我惹火了,我義憤填膺,認為這當中挑撥族群意識的手法非常不道德,我振筆疾書,以一位土生土長的台灣人身份寫封報告給首席,請首席轉達宋先生,請他大聲駁斥陳先生:「中華民國人民不就簡稱中國人,你到底競選的是哪一國總統?」我逐步陷入義憤的泥沼中,早也想,晚也想,唸誥時一心繫在族群問題,陳宋兩位先生的臉孔不時在眼前晃動,我打坐時心思綿綿不止,俱在選戰分析上流轉,我甚至衝動到要寫個萬言書投到報紙抗議。
也就是說,我自個兒在南投山中上演選戰大戲。
幾天下來,無形看不過去了,一篇聖訓下來,訓誡:修道固然不能獨善其身,要關懷國家、社會,但是修道人要能隨時全身而入,也要能隨時全身而退,如不能做到當止則止,閉關何益?
我看了聖訓後,全身冒出冷汗,慚愧不已。然不多時,興票案爆發,宋先生應對無力,選情大跌,我實在忍不住,跑去見首席提出意見,天上看不過去了,又是一篇聖訓下來責備。
幾天後,我逐漸清醒過來,恢復自覺。我反省這段時間心馳神移,真是恍若大夢一場,不消說,這場閉關考驗證明我定力仍然不足,內心未能空空洞洞。
因此,在後續閉關日子裡,我痛加懺悔,對起心動念更為戒慎恐懼,絕不放鬆,我反覆檢驗自己如何在行入世道時,能保持出世心的工夫,我深深體會身在紅塵,心不染塵的重要性。
皇誥最不可思議見證 在人心感通天心的自覺
同奮們,「心不染塵」與「出世心」就是我講的皇誥基本面。
許多同奮在選前拼命唸誥時,不免認為是在支持某特定人選,因為天心自我民意,天命自我人願,於是乎,皇誥成為爭取天心天命的工具,至於民意人願則各有詮釋,連宋陳三家都可被詮釋成民意人願的代表。
然而,總統究竟只有一位,選後注定有兩派同奮不免「鬱卒」,從而對皇誥失去信心,對救劫產生反彈。有同奮矢言以後不再唸誥了,反正唸了也沒用,有同奮則意興闌珊,直說救劫又一次慘敗。在許多場合裡,同奮們激烈爭辯,意識逐漸尖銳,我猛然警覺,我們是否偏離了皇誥的基本精神。
同奮們,聽聽我的心聲吧。
真正的祈禱是不求回報的,遑論要去保證誰當選或誰不能當選;真正的祈禱是充滿感恩與懺悔的,而不是激情與鬥爭;真正的祈禱是永不止息的,沒有投資報酬率的問題;真正的祈禱是滿懷希望的,儘管局勢是這麼惡劣。
皇誥作為人類最高貴的祈禱方式之一,不在於它的數字,不在於它的歌聲,不在於它的跪拜,而在於唸它的那顆心。
如果我們認為世局已經夠混亂了,我們怎能再以一顆混亂的心來唸誥?如果我們認為選舉已經太激情了,我們怎能再以一顆激情的心來救劫?如果我們認為人心已經太暴戾了,我們怎能再以一顆暴戾的心來祈禱?
唸皇誥應該是越唸心胸越開闊、智慧越豁達、感情越寬容,而不是越唸心胸越狹窄、智慧越閉塞、感情越偏執。唸誥唸到深處,有極深刻的覺性出現,伴隨著生命的感動與力量,因此,迴向文才有著力處。淨元如來誥文:「覺處生生不已,花開世世長春」,講的就是這種覺性之重要,談的就是這種花開之慈悲。
「覺」使我們能保持一顆出世心,能無礙地看待世間;「迷」則使我們淪於入世心,與眾生同陷洪濤之中,難辨西東。
尤其在天赦年的慈恩下,有什麼化消不了的遺憾?有什麼寬恕難容的罪惡?有什麼勢不兩立的不滿?有什麼除之後快的怨恨?如果社會輿論都要求大和解、大包容,長期持誦皇誥的救劫使者們,難道沒有更寬廣和諧的心胸與見識?當我們在聲聲唸誥之中,深沈地自覺內心之動盪時,我們當領受帝心如太陽般永不止息、永遠無私的光與熱,我們必然疑慮盡除,重新奮發,永久滿懷希望與熱誠。
同奮們,皇誥最不可思議的見證,不在於天空氣象的顯化,或是政局人事的變遷,而在於持誦之人內心感通天心的自覺。任何外在的證據都是一時,唯有自身深刻的覺受才是永恆。
因為,人世橫逆所在多有,氣運變遷幻化無常,何者為是?何者為非?何者為成?何者為敗?唯有靈明覺知的心能俯瞰一切,能勇於承擔,能無怨無悔,師尊老人家講:「時代在變,一切在變,唯極初之道心不變。」此道心即是靈明覺知的心,不受污染的心,不受勢劫的心。
同奮們,如果你憂心局勢,不滿現況,就讓我們拋掉世俗政爭之見,發揚皇誥慈悲寬容與積極奮發的精神,彌補人世的缺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