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守則淺釋 百善孝為先
1988-03-15 10:20
秋霜春露祭蒸嘗 夏清冬溫奉高堂
一點敬心常繫念 自然項上放毫光
「孝」的意義甚廣,簡單的說即為「善事父母之道」。換句話說,就是子女對自己的尊親長輩誠敬事奉對待的道理。人之所從出,乃父母也;人之所以養,亦全賴父母之褓抱提攜、劬勞教養,父母之恩昊天罔極。故為人之子女者,理應飲水思源有所圖報,此乃天性也。是由於人性原始即具有之感恩心,而發乎自然的一種善行;無須強求。孝是中國人特有的美德,自古聖賢即以孝為重要的德目,且倡導不遺餘力,主要是藉此人類最自然的善行,以引人類達到至善的境界。
行孝的途徑,不一而足。而最重要的在於「誠敬」之心。古人謂:「大孝尊親,其次不辱,其下能養。」孔子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因此物質不能代表一切,心意才是最重要的;在我們事親行孝之際,心存敬意孝思之念,以最誠摯的寸草之心來回報父母的綿綿春暉,那才是「孝」。
師尊對於行孝之重視也在於那一點「敬心」,所以他在清虛集中告訴了我們:「秋霜春露祭蒸嘗,夏清冬溫奉高堂,一點敬心常繫念,自然頂上放毫光。」簡要的詩句卻將孝的精義,闡釋無疑,使我們在實踐孝道上有遵循之方向。
常懷感恩之心
社會才有溫暖
「慈鳥有反哺之恩,小羊有跪乳之仁」,不孝何以為天地間「萬物之靈」呢?父母之恩若不能在有生之年及時把握盡人子事親之道,則於心何安?歷史之警言提示我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師尊在清虛集中也明示我們:「菽水承歡貴及時,婉容愉色莫相違,萬鍾祿養方言孝,游子常懷風木悲。」可見及時行孝方不愧為人子事親之道,更應時時懷盡孝之心,何況盡孝可以使父母獲得安慰,可以使家庭和樂,進而使社會安定;就因為我們有這「孝」的優良傳統,才使得我們能在繁雜的人群裡,有一穩固的家庭,使我們的身心可以獲得依託,也使得我們的民族能在世局的變遷磨難中得以綿延不絕。
順而不違背仁
凡事合情合理
父母生養我們是一種天職、是責任、是不容推諉;而子女不應以為一切理所當然,因為子女孝順父母也是一種責任,是責無旁貸,這責任是生於情感而非起於人為,更是人類文化必然的趨勢,這點與西方社會之家庭觀念是不同的。人生所以美好,因為有愛,社會所以溫暖,因為有情。只有心存感恩的人才有福、才快樂,這更說明了人際關係是相對的;每個人認清自己的角色,盡心盡力盡個人的本份,一切發乎情、中乎理,則社會自然和諧天下自然太平。
人類在時代的轉變中不斷的進步,人類進步愈文明然「孝」的重要性卻不會因此而減低。論語上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文明人類的孝不過是把這個基本的仁愛,做得更合情合理、更適中罷了。什麼才叫做更合情合理、更適中的孝道呢?古語說得好:「父有諍子,不陷無禮;士有諍友,不行不義。」這是子女可以諫諍父母的說法,父母有過子女要諫正,這是理所當然依乎情理,然而子女對於父母不義的命令,自然不應當盲目是從,此理至為明顯。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而不違;勞而不怨。」孔子雖然認為孝是「無違」,但絕不是不分是非,一昧順從,即不順從就是反對,然而就是反對也得合情合理。孔子說:「小杖則受,大杖則走,不陷父於不義。」這「不陷不義」就是合情合理,且適中的「孝」。孔子既說「無違」,又說「事父母幾諫」,顯然孔子希望孝為道是合情合理的,如果承「無違」的教訓,而做出愚孝的行為,那實不是孔子說話之本意。我們效法古代聖賢,須講求一貫之精神,不可斷章取義,不得不細心體會,謹慎運用呀!事實上任何事都當依乎事理,合於人情方為合理;孝道自不例外。
貢獻社會國家
孝的終極目標
孝經開宗明義:「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孝親是私孝,中於事君為現代意義則成「擴於報國」、「移孝作忠」則是大孝,此種忠孝一致的懿行,更擴大了孝的意義,故,「忠臣良將,多出於孝子之門。」不是沒有道理。曾子云:「居處不莊,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蒞管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戰陣無勇,非孝也。」因此要孝順父母,除了使父母衣食溫飽外,尚須端正自己的行為,努力充實自己成為有用的人,進而貢獻社會報效國家,多行善事而使父母以你為榮。為了不辱及父母更須將孝延伸至「報效國家」上。
而孝的最高境界是「終於立身」,我們處世待人,立身行事,有著孝的涵養,凡事合於正道,對得起良心,則必然接近仁的境界;以「仁」行事則必具有悲憫之情懷,行事坐臥立身於天地之間,便可無怍無愧了!「仁」是聖賢所求的最高境界,同時也是孝的終極目標。而蕭師公在人生指南中特別指出:「夫孝之一字,自其大者言之,則自立身以至於仁民愛物。而自其小者言,則在養父母之身,在安父母之心。」其道理與「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對孝的意義是相同的。
發揮孝道精神
使人類無紛爭
總之,「孝」乃一切道德的根本,也是一個,立身處世所應具備最基本的涵養,是做人最根本的道理。孝經上說:「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可見孝是成德之首,我國固有傳統倫理道德,亦即本教之人生守則是值得取法的,尤以「孝」道是維持家庭和樂,社會安定的原動力。帝教同奮每天誦誥,祈禱的就是希望國家社會安定繁榮,進而使世界減少紛亂;這是全體教徒同奮共同之心願,而我教的時代使命─早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更須每位同奮力行「孝」德,發揚孝道之精神,將孝德擴而宏之至大陸每個地方,迫使共匪放棄敗德亂倫的「非孝主義」,使大陸每位中國人都能生活在孝德的社會裡,使大陸人民的生活空間更臻祥和之象,那將是我們完成時代使命之際。
實例一
白雲思親
唐朝狄仁傑,字懷英,并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縣)人。生於唐太宗貞觀四年,逝於武后聖曆三年(西元六三○年至七○○年),享壽七十一歲,宮至右相。
仁傑自幼事親極孝,成人後,離家作事,隨時都在思念雙親。當他作并州法曹參軍時,父母住在河陽(今河南省孟縣)。一天,因公道經太行山頂,東望白雲孤飛,對隨員說:「我的爸媽就住在那片白雲下面呀!」很難過的望了很久,直到白雲飛去,才帶隨員下山。古文有「白雲思親」一個成語,就出自這個故事。
當時他的同事鄭崇質,母親既老又病,靠鄭服侍。一天,上級突然派鄭到邊遠地方公幹。仁傑認為鄭母既無人服侍,又要掛念萬里以外的獨子,實在可憐!就請見并州長史(相當於現省政府秘書長)藺仁基代他說情;並說如無人可派,自己甘願代往!仁基聽了,認為他自己既是孝子,又能助人行孝,內心極為佩服,答應改派別人。
實例二
天下無雙
江夏黃香
後漢黃香,字文強,江夏安陸(今湖北省安陸縣)人,約生於明帝永平元年,逝於安帝延光未年(約為西元五八年至一二四年),享壽約七十歲。
香九歲喪母,日夜思念,對父很孝,所有勞苦事項,都替父去作。每晚睡覺以前,夏天先用扇子扇涼枕席,冬天也必用身體溫暖被褥,再請父睡。
香自幼謹遵父命,用功讀書。年紀稍長,博學能文。當時國都洛陽,就有「天下無雙,江夏黃香」的諺語。和帝時作尚書令,安帝時作魏郡太守,是一個有名的好官。
實例三
移孝作忠
明未鄭成功,福建省南安縣人,生於明熹宗天啟四年,逝於清聖祖康熙元年(西元一六二四年至一六六二年),得年三十九歲。父芝能,於一六四五年擁唐王即帝位於福州,是為隆武帝;被封至平國公。
隆武二年,清軍攻福州,皇帝被俘,芝能決定投降。成功長跪哭諫:「人生在世,忠孝為先,變節投敵,遺臭千古。即令不顧道義,只講利害;魚不可離水而活,父豈可離閩而降?」芝能不聽。再三勸阻,依然無效。
芝能到京,果然被扣,並被逼寫信勸成功投降。成功回信說:「從來父教子以忠,未聞教子以貳,唯大人自愛!」發信之後,就堂堂正正,發動反清復明壯舉,一路打去,進軍南京。雖因後力不繼,未能直搗幽燕,但人心振奮,清廷震恐!後來光復台灣,用作反攻基地。至今仍是「諫親之非」和「從義不從父」的良好模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