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字真言對生命重建的意義
翁緒藍 2001-03-01 09:55
蕭大宗師宗教哲學研討會圓滿閉幕
廿字生活化‧生活廿字化
根據昨晚氣象報告的分析,今天應是個寒冷的冬天。中午大夥兒齊聚中正紀念堂,準備搭乘遊覽車前往鐳力阿道場,參加天德、天帝兩教合辦的宗教哲學研討會,此一研討會旨在紀念蕭大宗師並發揚廿字精神,藉此會議更可拉進兩教的距離,使廿字同道們發揮「愛其所同,敬其所異」的精神,逐漸邁向宗教大同的境界。
夜晚的聯誼及藝術饗宴
星期五的傍晚,與會的同奮及貴賓陸陸續續的抵達了,為了安頓大家舟車勞頓的疲憊,主辦單位用心的安排了晚餐後的聯誼及藝術的饗宴。首先上場的就是敏悅同奮主持的「聯誼活動」,因為長久以來代表帝教總會與其他宗教頻繁的接觸,對於各教代表及貴賓瞭若指掌,只見敏悅縱橫全場,令來賓們暢所欲言,更不忘介紹永遠的「郝秘書長」光聖同奮,莫不令人會心一笑。
緊接著由光胞同奮以幻燈片的導覽向來賓介紹「生死學藝術詮釋創作展」,光胞目前是台中巿廿號倉庫的駐站藝術家,對於中外當代之藝術有其個人精闢的見解,透過一張張幻燈片的震撼,加上音樂的催化,使一向敬肅的宗教場合,注入了浪漫的文藝氣息,也感染了更多元的美與神聖的情操,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個小時,卻讓與會之貴賓皆感受到宗教藝術之可貴。
星期天的清晨,大家都不忍心再貪睡,早早地起床恣意的享受這清新的山居歲月,走在環山步道,走在清虛妙境,正像是人間的仙境。用過早齋後,是維生首席使者與天德教秦淑德首席道監共同主持的開幕式,緊接著,由內政部宗教科科長黃慶生先生關於宗教立法之專題演講及座談會,當今世上有宗教法之國家不到十國,如今台灣欲立包涵各宗教派別及團體之法案,牽涉之事務龐雜繁複,相關之定義、對象仍不明確,若其貿然行之,恐其對宗教界造成的傷害遠大於未訂之時。
午後的陽光,總是把人晒得懶洋洋的。還好,第一場的發表及研討會,讓睡神沒有立足的餘地。光光掌教從民間宗教的角度切入,探討蕭師公創教時的時代環境,包括當時政局、社會及宗教的狀況,將天德教的歷史淵源及背景向前推進,值得有興趣的同奮參考研究。普珍同奮則以歷史學紮實的考證工夫,編寫簡要的蕭大宗師行年考,唯較遺憾的是史料只自民國十九年(師公三十七歲)開始,清末至民初之資料仍付之闕如,對於蕭師公的生平年表欲勾勒出一清晰的輪廓,我們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天德教田昌熾及吳鳳凰道長分別談廿字精神及止劫之道,有分字個別闡述及綜合論證,提供大家不少的省思。第一場研討會由天德教胡萬新道長主持,沈穩的風格頗獲好評。
帝教「救劫」德教「挽劫」 精神一致
第二場則由巨光膺樞機主持,基於學術研究的專業立場,掌握每個人的發言權利及時間便成了他最大的責任。光思開導師雖人在美國弘教,但其由緒資同奮宣讀之論頗得德教道長的認同,因其指出宗主之「佛說解冤往生經句解」與其釋經法,由宗主親釋自己之經,為自己作的經由自己做註解,實中外所罕見。靜嚼同奮則由廿字真經中「配之儒德,各得其仁」為題,從儒學的觀點闡析廿字真言,現為牙醫的她,擁有哲學碩士學位,洋洋灑灑五十餘頁,皆是其生活體證及哲學界辨下的結晶。天德教廿字學會香港創會長潘樹仁道長,則以「德」字貫穿道家、儒家及天德聖教之廿字真言,最後以內外兼備、德行相修為總結。第四位天德教吳鳳凰道長之「同源本一炁,正心挽劫殃」則併入第一場中宣讀,由眾多的事例中指出德教「挽劫」及帝教「救劫」之精神之一致性,皆以正心為本。
第三場主持人是天德教曾力斐道長,見其人方知為一典雅之坤道。光膺樞機以中華民國宗哲社秘書長的立場,說明宗教及學術交流在海峽兩岸互動的現況,指出一切交流及對話,應秉著師尊「太虛不拒諸峰插,滄海何妨萬派流」的精神,才能有「容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氣度。
破除迷信、化除門戶,直指宗教精神核心
光證同奮接著由馬丁路德的「改教運動」談起,探討蕭大宗師提出「宗教改良」的緣由、方向、精神及其歷程。光證點出蕭師公提出改良的對象並非改天德教本身,而是對於當時宗教界一種追本溯源,直指精神核心的自我改良,其方法則以「破除迷信」、「化除門戶」為主。天德教胡萬新及黃乃賢道長分述二十一世紀的宗教趨勢及從廿字意義看當代的功能導向,首先談及五大宗教的歷史沿革,再論及天德教來看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另一則從廿字出發,為廿字在當代世界中找到定位。
最後一天的第四場由何光傑樞機主持,同樣是四篇論文。光筆開導師初探蕭師公「宗教大同」的觀點,首先指出大同的意義及內涵,繼論其路徑方法,與光證「宗教改良」之方法前後呼應,進而看出蕭師公對外以「宗教哲學研究社」來推廣,對內則名之「天德聖教」。靜竅同奮則以天主教、天德教及佛教的祈禱及念佛來綜合論證,對於同奮日常祈禱誦持之皇誥、寶誥,亦可做一比較及反省。天德教曾力斐道長「廿字生活化,生活廿字化」則以其身為老師的教學經驗,闡述如何在生活中活出廿字精神,對於道德和良心的分界則提出其看法。天德教陽永華道長本身也是一位老師,則論述廿字對生命重建的意義。
為現代青年創造可賦予生命意義的大環境
綜合四場論文發表及研討會,讓我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論題:我們如何將「廿字真言」介紹給現代的年輕人以及我們如何活出廿字精神。或許誠如德教胡萬新道長所言,年輕一代已視道德倫理、四維八德為老舊思想,是他們急欲打破的框架,當他們都不願意接受十二字的四維八德所「束縛」時,更不可能接受二十字的廿字真言,如果,我們能讓年輕人去從事一項有意義、服務他人的行為,或許他們樂而跟從且實踐了廿字的精神。光超開導師也認為,我們應該為現代的青年創造一可以賦予生命意義的大環境,如當年國父開創了民國的理想,才有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的赴義,亦如蔣公救己圖存的號召,才有十萬青年十萬軍的集結,今日,我們造成了青年茫然、狂亂的時代,卻給他們貼上「e世代」及「新新人類」的標籤,到底誰是始作俑者?誰該為此負責呢?或許,應該知行合一的是我們吧!說一套做的卻是另一套,怎能不令年輕一代抓狂、反抗、叛逆呢?
維生首席追憶蕭師公儒雅風範
最後的閉幕式,由秦淑德首席道監及維生首席娓娓道來。在座的近百人中,唯有維生首席曾親炙蕭師公,當年首席只是個八歲的小孩子,最喜歡聽蕭師公談道論德了,因師公是個「慈祥和藹」的人,時時處處皆展現其溫文儒雅的風範。首席憶及蕭師公在大陸時,總是以其最大的慈悲,和社會中最低下、悲苦的人群生活在一起,對師公的追思,讓首席泛紅了眼眶,數度哽咽落淚,因為師公的身教、言教,已深深地刻劃在首席的心田裡。
總計第二屆蕭大宗師宗教哲學研討會,參與的貴賓、宗教團體、社會團體代表約四十餘人,有內政部宗教科科長黃慶生、中國國民黨組發會視導陳明振、蒙藏委員會楊莒妤小姐、美國宗教博士貝大衛、中華民國國際和平協進會理事長王月鏡女士、中日交流協進會秘書長劉永中、香港廿字學會創會長潘樹仁,並且有八個宗教團體的代表與會,有天德教理事長秦淑德等二十餘人、軒轅教副宗伯林育培、一貫道副秘書長蕭家振、回教青年會理事長楊龍江、天理教秘書長馮悟敏、所長羅文隆、天道教姚文和、統一教會林麗齡、基督教王迺剛等,我們感謝各宗教代表不遠千里來與會,希望除了研討之外,更能有進一步的了解與合作,為寶島的宗教大同奠立穩固的基礎。
●天德教道監秦淑德與天帝教首席使者李維生拍照合影。